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市十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2-05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伸,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下列有助于我们感受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

    ①假期到市博物馆当义务讲解员,宣传家乡的优秀文化

    ②周末在家玩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世界

    ③和伙伴们一起积极观看“两会”新闻并交流感想

    ④周末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2.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商场。我们是购物的消费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思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对社会的作用相同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 . 人的身份是根本无法确定的 D . 未成年人的身份与社会的关系不大
    2. (2) 材料中的“我们”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
      A .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 3. 下列选项中未能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
    A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4. 某校的中小学也参与到“争创文明城市”的热潮中。中小学生们走上街头,参与环保行动、宣讲卫生知识等,为家乡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引来路人的驻足与称赞。这表明亲社会行为( )

    ①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

    ③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④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5. 聊城市区的一位年轻母亲,周末带着儿子一起到大街上捡拾垃圾,做志愿者,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网友热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弯下身的你永远是儿子心中最美的母亲。材料说明了( )

    ①良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②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④做志愿者就是为了成为“网红”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6.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把研学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下说法中,与研学旅行倡导理念相符合的有( )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要( )
    A . 遵守社会规则 B . 培养创新精神 C . 关心社会发展 D . 树立诚信意识
  • 8. 当下,依托互联网大平台旨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材料说明互联网(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丰富了民主形式  
    ④发挥网民监督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年央视《诗画中国》全面升级。千古丹青季,诗词与古画陶冶人们的情操,体现科技与艺术氤氲融合之美,展现家国情怀的源远流长。这说明我们( )
    A .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B . 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 . 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D . 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 10.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据统计,“两会”微博阅读量达781亿,讨论量超768万。这说明( )
    A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C .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D . 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
  • 11.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借助网络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关于网络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 . 它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C . 它可以为文化的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D . 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 12.  2022年4月,网信办发布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进行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很多网友感叹:“晚上刷抖音,刷着刷着天亮了,时间去哪了?”针对网友的感叹,你认为短视频( )

    ①容易使人沉迷网络,影响生活

    ②为丰富和养护精神提供重要平台

    ③会消耗过多时间,影响身体健康

    ④是释放人们生活所有压力的最好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3年5月,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武汉举行。与此同时也涌现出许多网络公益活动,如“帮农义卖”、关爱留守儿童计划等,这启示我们( )

    ①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②要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③在网络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4.  2023年金华网络文明大会发布《全民参与网络文明建设倡议书》。下列选项中有违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
    A . 在网络聊天时,语言文明 B . 利用网络真诚友好地交流,不欺诈他人 C .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随心所欲 D . 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遵纪守法
  • 15.  2023年5月3日,山东费县“点点义工”组织义工到大青山开展主题为“庆五一劳动节重走突围路”的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和难忘的红色革命精神洗礼。该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是( )
    A . 快速提高成绩,丰富假期生活 B .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C . 加强自我防护,远离社会危害 D . 塑造健康人格,厚植家国情怀
  • 16. (2023八上·防城期中) 为了救助安徽芜湖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少年,2023年5月24日中午,历经4小时30分钟,马鞍山爱心小伙马成功在芜湖代矶山医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47毫升。这是( )

    ①热心公益的亲社会行为

    ②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③奉献社会的人性之美

    ④延续生命的人间大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7.  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一景区两名女子插队后叫嚣的视频引起热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社会公共秩序全靠人们的自觉维持 B .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 .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D . 维护公共秩序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18. 下列选项与社会秩序相一致的是( )
    A . 小明每次乘公交车都保持安静——维护了交通秩序 B . 工人师傅维修路灯、自来水管道——维护了社会管理秩序 C . 刘师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工零部件——遵守了社会管理秩序 D . 小林登机之前自觉接受安检人员的检查——遵守了市场秩序
  • 19.  2023年五一期间,记者走访了西安大雁塔和曲江遗址公园发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
    A .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 . 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 . 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 . 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每题2分,共20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
  • 30. 材料一: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材料二:在火车站、高铁站,旅行中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牌子“自觉排队、文明购票”,“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进站乘车查“三品”,出行安全你我他”等。

    1. (1) 结合材料一,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 (2) 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 31. 某校八年级(2)班时政小组拟开展一次以“网络改变世界”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新闻解读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

      这段材料表明了什么?

    2. (2) ⊙畅所欲言:

      小强:互联网,太好了,它解决了我爸爸的工作。爸爸利用网络开网约车赚钱…

      小东:有了互联网,我妈妈说许多东西都是通过网购买来的,但偶尔也买到过过期变质商品。

      小徐:我觉得不好,网络交往有很多安全隐患,我就曾经因为轻信网友,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

      小明:只要我们使用网络时,遵守网络规则,世界定会因“网”而精彩!

      通过四个同学的互动讨论,同学小东、小徐妈妈的遭遇分别说明了什么?

    3. (3) 综合新闻解读和畅所欲言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简单阐述。
  • 32.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则喜欢“宅”在家里在线购物、游戏、社交媒体等。

    材料一:目前,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宅”。通常理解为足不出户,待在家里。由此衍生的“宅男”“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指范围广泛,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为长期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生活圈狭小,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

    材料二:2022年8月底,以“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举行。大家围绕“各方参与共建,打造网上精神家园”、“激扬青春能量,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展开了对话交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在社会中成长”的角度,针对“宅”现象,请发表你的评论。
    2. (2) 网络文明重在实践。你打算怎样做网络文明的使者,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 33. 开学初,某校开展了假期实践作业展示活动。以下是作业内容摘选:

    活动内容:打扫卫生

    活动感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大手拉小手清洁在身边”活动,跟爸爸一起打扫楼下社区自行车棚的卫生。干活很累,但是邻居们对我说“谢谢”和“辛苦啦”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我也体会到了保洁师傅的辛苦,以后一定做干净环境的维护者。

    1. (1) 一位同学表示:“假期是学习充电的最佳时期,学校留这些实践作业对我们提高成绩帮助不大,浪费时间!”你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2. (2) 学校要在假期作业中,继续布置实践作业,请你在假期作业的基础上,再推荐一个实践作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