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_2024学年八年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A .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B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缘关系 D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 2. (2021八上·长春期中) 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同学的同学,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
    A . 社会关系是由人的身份确定的 B . 每个人只能拥有一种社会身份 C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D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3. (2021八上·松原期中) 某中学多年来坚持每周一节“时政课",向学生介绍一周来国内发生的重要的时政事件。“时政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    )

    ①积极融入社会   ②主动了解社会     ③关心社会发展    ④主导社会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互联网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说明网络( )
    A . 易使人沉迷其中 B . 易泄露个人信息 C . 促进了人际交往 D . 改变了学习方式
  • 5. 我们要在网络中传播正能量。下面属于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的有( )

    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利用网络发布真实的寻人启事

    ③转发各种各样的信息

    ④在网上宣传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下面属于自律的是( )
    A . 丽丽在老师的督促下值日 B . 李亮随地扔垃圾被邻居批评 C . 小莲在妈妈的监督下学习 D . 王强放学回家从来不玩手机
  • 7. (2021八上·长春期中) “不大声喧哗”是公共场合中的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是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则,“礼让行人”是每位车主应当遵守的规则……正因为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社会才能有序运行。材料表明(   )
    A . 社会规则比社会秩序更加重要 B . 社会规则打乱社会秩序的内容 C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规则都表现为强制性手段
  • 8. 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民法典中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以规范电子交易行为。这表明( )
    A . 规则没有规律可循,可以随时改变 B .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积极改进规则 C . 我们要遵守规则,将规则外化于行 D . 每个人都能参与法律等规则的制定
  • 9. 下面漫画中女士的言行( )

    A . 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B . 具有道德修养的表现 C .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D . 有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 10.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启示我们( )

    ①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要学会换位思考

    ③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④要热心帮助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
    A . 遵守交通规则 B . 守纪律 C . 遵守社会公德 D . 不违法
  • 12. (2021八上·松原期中) 武某依仗担任村主任的权力,多次纠集人员欺压村民,横行乡里。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 刑事违法性 B . 刑罚当罚性 C . 应受处罚性 D .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13. 小军在同学的生日晚会上送给同学一件生日礼物,可没想到自己买的礼物竟是件假冒伪劣商品,小军非常气愤,扬言要找店主“算账”。你认为小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 . 明争不如暗斗,慢慢地报复 B . 自认倒霉,算了,不去找麻烦了 C . 召集几名同学把商家的店砸了 D .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4. 【网络与规则】

    政府机关同站设置了“一键通”窗口,公民可以通过“一键通”窗口参政议政,行使建议权、监督权。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络使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网络信谣传谣更为普遍。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1. (1) 画线部分体现了网络具有什么作用?
    2. (2)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据此请你谈谈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3. (3) 请列举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4. (4)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少年如何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
  • 15. 各地博物馆开设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同学们在培训班中学习讲解员礼仪,近距离走近文物、了解文物、解说文物。博物馆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向,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空间。
    1. (1) 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小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应怎样以礼待人?(写出两点即可)
    3. (3) 材料启示我们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
  • 16. 林某是一位普通农民,他和王某合伙开了一家小餐馆,因双方在经营问题上产生争执,王某把他们合伙投资的设备全部拉回了家。林某找王某讨要,可王某不给,林某想和王某打官司,讨回应得的财产,但是自己又不知道具体咋办,他一时没了主意。
    1. (1) 林某和王某的“官司”属于哪种类型的诉讼?
    2. (2) 诉讼的重要性是什么?
    3. (3) 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们可以向哪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寻求帮助?(写出两个)
  • 17.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 (1) 评选“诚信之星”有利于营造怎样的良好社会风尚?
    2. (2) 诚信对个人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3. (3) 践行诚信,中学生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写出两点即可)
  • 18. 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做守法中学生”的班会活动。下面是班会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1. (1) 遵章守法·和谐稳定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经常旷课。后来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陈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的有关规定?

    2. (2) 材料启示我们,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 (3) 迷途知返·远离犯罪中学生孙某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孙某最终被判刑,触犯了哪部法律?

    4. (4) 对孙某的惩罚结果属于刑罚的哪一类?
    5. (5) 孙某的经历启示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应该怎样做?
    6. (6) 善用法律·合理维权中学生王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对同学行凶。情急之下,王某上前制止歹徒,不幸被歹徒刺成重伤。

      王某的经历启示我们,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什么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7. (7) 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写出两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