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strong><span>选择题</span></strong>
  •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碳酸饮料 B . 矿泉水 C . 纯牛奶 D . 蒸馏水
  • 2. (2019·沙坪坝模拟)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箅渣取液 D . 灌装保存
  • 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水和泥沙

    过滤

    B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C

    证明某气体是否为氮气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

    区分软水、硬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A . A B . B C . C D . D
  • 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 . 冰山融化 B .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C . 动植物的呼吸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
  • 5. 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B . 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D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 6. (2023九上·合肥期中) 生活现象五花八门,下列场景,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铁锅生锈 C . 天然气燃烧 D . 葡萄酿酒
  • 7. 太空舱内通过铁酸镍作催化剂可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只能一种 B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 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量 D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 8. (2020九上·海淀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 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 . 空气经液化、蒸发获得氧气的过程中,氮分子变成氧分子
  • 9.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B .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 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 10. 如图所示,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

    A . 实验1中将试管浸入冰水里,烧杯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B . 实验1中用手紧提试管外壁,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C . 实验2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 D . 实验2中向里推注射器后塞,长颈漏斗内无明显变化
  •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12. 图中所示的是三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是稳定结构,③不是 B . ③表示的微粒符号为Mg+ C . ①在形成离子时,容易失去电子 D . ①可用来表示氧原子
  • 13. (2021九上·海淀期中) 拉瓦锡利用汞与氧气的反应研究空气的成分,所用的装置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曲颈甑中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 . 装置内两处容器中汞的作用均是消耗氧气 D . 反应结束后需关闭火炉冷却至室温,再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 14.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现将12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加热后,剩余固体8.9克,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 . 7g B . 8.4g C . 11.8 g D . 10.9g
  • 15.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 .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 . 实验室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含氧物质,所以不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不能制取氧气 D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2. (2) 3个三氧化二氮分子
    3. (3) 5个铵根离子
    4. (4) 硝酸铁
  • 17. 超市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住住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用序号填空)

    ①洁净的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液态氧气 ④水银 ⑤冰水混合物 ⑥海水 ⑦氯酸钾

    1. (1)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3. (3) 属于氧化物的是
    4. (4) 属于单质的是
  • 18. 用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 (1) 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 (2) 64g甲醇中含 g 碳元素。
    3. (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 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

    【提出问题】水是一种元素吗?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如图 1)进行了实验。

    【收集证据】

    1. (1) 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尖嘴口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观察到a管现象是
    2. (2) 【讨论分析】

      实验时,同学们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3. (3)  【得出结论】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请你分析思考:和图2的装置相比,现行教材(图 1)装置的优点是(任意写一点)。进行该实验时,(填“能”或“不能”)将氢氧化钠换为氯化钠。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5. (5) 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农业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三、实验题
  • 20.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氧气的制备。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化学基本类型属于
    2. (2) 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3. (3) 能用E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实验时,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
    4. (4)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同学们对寒痛乐熨剂(简称“寒痛乐”)的发热原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带了几包寒痛乐,来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1次,将外袋剪开,取出药袋,晃动数次,使药物充分松散,接触空气,手摸有热感时,置于固定袋内,覆盖于痛患处,每袋可发热不少于15小时。

    [原料层]铁、蛭石、活性炭、水等。

    [作用原理]铁跟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固体),并放热。

    1. (1) 验证寒痛乐成分中所含铁的化学性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寒痛乐打开,将药物倒入一烧杯中,观察

      药物为黑色固体粉末

      ② 

      用一条形磁铁与烧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触,取适量吸附在磁铁上的黑色粉末放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剧烈燃烧,,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集气瓶中事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2. (2) 用如图所示的2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对塑料的组成进行了定性检测。

      小王用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可看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实验中白磷的用量少,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小李用如图所示实验:

      测量: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填序号)。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