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

更新时间:2024-01-2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题共36分)
  • 1. 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醋瓶:我摔碎了 B . 煤气:我燃烧了 C . 铁锅:我生锈了 D . 蔬菜:我腐烂了
  • 2. 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 二氧化碳 B . 稀有气体 C . 水蒸气 D . 氮气
  • 3. (2023九上·龙岗月考) 设计实验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4. 根据下列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氧原子:O2;②镁原子结构示意图:;③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Fe3O4;④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⑤一个硝酸根离子NO3-。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③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⑤
  • 5. 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石蜡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的过程
  • 6.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 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河水经沉淀、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7. 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二硫化钼中硫与钼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 . 化合价 B . 中子数 C . 质子数 D . 相对原子质量
  • 8. 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 . 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 . 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 . 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 9. 从安全角度考虑,运输汽油、酒精等燃料的槽罐车应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10.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 CO2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图二

    A .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 . bc段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 C .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 . cd段二氧化碳气体输出
  • 11.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B . 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D .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 12.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19H1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1g B . 叶酸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 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 叶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比氮元素质量分数大
二、科普阅读(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时间,CO2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的排放量。我国目标是争取 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 CO2。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为捕集、利用和封存 CO2。如利用废气中的CO2制取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中,CH3OH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CuO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 2所示)。

    图1图2

    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2. (2) 根据图1,写出CO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3. (3) 由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CuO质量分数为时,CH3OH产率最高。
    4. (4) 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 .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C . 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 D . “液态阳光”将实现燃料零碳化
三、生活、生产、科技应用(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28分)
  • 14.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 (1) “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2. (2) “火能熟水”说明燃烧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4. (4) 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15. 安乡县城内用的自来水取自松滋河水,其净化过程如图所示:

    1. (1) 根据上图填空:

      ①操作a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液体C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即可)

      ②操作b主要是吸附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可选用的物质是

    2. (2) 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此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填操作名称)净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 16. 2022年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VO2)相变材料的多层光谱选择性自适应涂层,对太阳热源和太空冷源进行时间解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二氧化钒(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二氧化钒(VO2)属于(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二氧化钒与硝酸反应能生成五氧化二钒,五氧化二钒的化学式为
  • 17. 化学在生活、生产、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薯片包装袋C-14呼吸检测仪打铁花

    1. (1) 薯片是年轻人爱吃的食物。薯片包装袋总是鼓鼓的,猜测薯片包装袋内常用的填充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 (2) 医疗上,用 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 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化学符号C可以表示 (写出一种含义)。
    3. (3) “打铁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表演方式独特、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22分)
  • 18. 在近期“支原体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也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图1

    1. (1)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图1中的装置(填字母)。
    2. (2) 如图2,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 ml水。
    3. (3) 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图3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①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0mL;②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55mL。回答下列问题:
      图2图3图4图5
      组装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4. (4) 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实验三:探究“富氧空气”的应用

      通过重油、褐煤在氧气含量不同的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到有关数据如图:

    5. (5) 结合图4,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与燃烧产生的温度的关系
    6. (6) 结合图5,简述减少燃料燃烧尾气污染的措施
  • 19. 实验课上,同学们对电解水的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电解水时常常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钠等物质,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小明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 2体积的氯气;②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提出假设】猜想I:氧气和氯气;猜想II:氢气和氧气;猜想 III: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 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2. (2) 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思与评价】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是否可以加氯化钠溶液,你的理由是
五、计算题(本题共4分)
  • 20.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某同学发现某药物有效成分酚酞的介绍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回答:

    药物名称:非诺夫他林果导片

    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

    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 50mg

    功能与作用:有缓泻作用

    用法用量:睡前口服50~200mg果导片

    1. (1)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请列式计算:多少mg酚酞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32m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