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 1.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cuān) 人声顶沸 (zhàn)开 花枝招展 B . (hè) 喜出望外 (líng)镜 翻来复去 C . (qí) 拙拙逼人 倜(dāng) 美不胜收 D . (ǎo)断 花团锦簇 (shà)时 油然而生
  • 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夜凉如水,璀璨的光与建筑整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花枝招展 B . 洁白的梨花开满枝头,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C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不耻下问 , 我们就能从长辈那里得到许多新的知识。 D . 这个学期班干部竞聘上岗,各得其所 , 班级工作效率更高了。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十三五以来”,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极其卓越。 B . 通过举办“春意诗情谁与共”朗诵比赛,使同学们朗诵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C . 一场初雪如期而至,飘落到各个角落,粉妆玉砌的校园让同学们怦然心动。 D . 认真倾听完他那感人的报告和慈祥的面容,在座的同学无不潸然泪下。
  •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  )

    ㅤㅤ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从表面看来,很多人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类”

    A . ②①③⑤④ B . ②③①⑤④ C . ⑤②①③④ D . ①③⑤④②
  •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B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今四川江油。 C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小王去同学家拜访,想问候一下同学的父母。于是小王问同学:你家令尊令堂在吗?
  • 6. 踏入中学的大门,同学们都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与人交往,需要真诚与爱心。七年级2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大家进一步增加了解,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人活一辈子,离不开朋友。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学习委员收集了一些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筛选出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____
      A . 君子之交淡如水。 B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 D .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2. (2) 有关“交友”的典故有很多。以下与交友无关的成语典故是 ____
      A . 高山流水 B . 割席断交 C . 举案齐眉 D . 莫逆之交
    3. (3) 在开展“穿越名著时空,结交名人朋友”的活动环节中,请从以下四位中挑选出一位做好朋友,仿照示例,写出你选择的理由。

      孙悟空 猪八戒 范爱农 阿长

      示例:我想与沙和尚交朋友。在漫长的取经途中,他默默执着师徒四人的行李跋山涉水,这种任劳任怨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 7. 阅读分享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将要对同学们作《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我”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____和⑤____,令人回味无穷。

    1. (1) 将下面题目的序号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

    2. (2) 在第④⑤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
  • 8. 请依照你的理解,补充诗句。

    ㅤㅤ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触发文人雅士的灵感,使他们留下或充满哲理或饱含深情的语句。孔子从不断流逝的河水中得到了惜时的启发:“①。”(《论语》十二章)杜甫以“落花”煞尾,既叹个人身世之悲,又叹繁华时代落幕:“正是江南好风景,②。”(《江南逢李龟年》)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在时序更迭中体悟了新旧事物总是不断更替的哲理:“③。”(《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 9.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舌辩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郎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绥:安,体恤。②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③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元方/入门/不顾 B . 元方时/年七岁 C .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D . 孤/往者/尝为邺令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 . 下车之(拉,牵拉)。 C . 相委而(跟随)。 D . 袁公(拜会)。
    3. (3)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甲】文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B . 【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 【乙】文中陈元方巧妙回答“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 D . 【甲】【乙】在对话中刻画了陈元方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聪明机智的人物形象。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 10.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首句写诗人离家时,正值春日,明月高悬,峨眉山笼罩在皎洁的月光中。 B . 次句描绘了诗人独立江岸欣赏到的美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一起流动。 C . “夜发”一句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深感前途茫茫,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D . 末句中“思君”二字,感慨深沉,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及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 (2) 诗中连用多个地名,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 11. 比较阅读下列两篇课内散文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朱自清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通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簌戴着笑。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

    雨的四季

    刘温秋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1. (1) 两段短文描写的都是春天的雨,其中【甲】文中春雨的特点是 ;【乙】文中春雨的特点是 
    2. (2) 与“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表达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 .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装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看。 C .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D .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3. (3) 多感官描写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下列句子分别是从哪种感官角度进行描写的?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通你的眼。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④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4. (4)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 12.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拐杖

    徐虹

    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可怎么也蹲不下去,便禁不住皱着眉,一阵呻吟。我心一颤,连忙紧紧抱着她的腰,让她慢慢蹲下,由于腰椎间盘膨出和骨质疏松,她难于蹲下和站起,虽然经住院治疗好多了,但仍行动困难。看她步态蹒跚,我的心始终悬挂在半空,可好强的母亲大多不要我搀扶,除非万不得已,诸如起床和上卫生间等。

    ②母亲生性好动,开朗活泼,热情大方,颇有好人缘!别看身材瘦小,可内力却很充沛。75岁之前,她都不服老:“你看,我的手多有劲,你的手还没有我的粗。”边说边骄傲地把一双布满黑褐斑、青筋暴露的手伸到我面前,母亲眼睛亮晶晶的,热切地望着我,一头白发,满脸是笑,那种情如同孩童做了一件好事向妈妈讨要表扬一般天真、单纯!我心一热,搂着母亲的肩膀,在她满是皱纹的额上亲了一口:“妈妈最棒了,我赶不上!”

    ③这是真的,我没有说谎。

    ④我家邻居载有一棵白玉兰树,花朵洁白如玉,清香随风阵阵散远。母亲生性爱花,谁要是送一束花给她比送她吃的东西更让她欣喜不已。这几天,玉兰花开得正盛,就像朵朵白蝴蝶在风中展翅欲飞!母亲弯着腰站在玉兰树下,尽量将头扬起,看着满枝的洁白的玉兰花,惊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笑容如花朵,眼睛清亮亮的盛满喜悦。母亲用手抬起一朵飘落在石桌上的玉兰花凑在鼻子前尽情地唤着,一脸陶醉和满足!光阴倒逝60多年,母亲在每天繁重艰苦的劳作之余,看着窗外如洗的月光,入神和流泪……

    ⑤“泪水中,我没有倒下,月光下的那棵玉兰花给了我欢喜和力量。“没有文化的母亲突然说出了一句这样充满诗意的话,让我一震!苦水里泡过、油锅里炸过、风沙里捶打过……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钢豌豆。

    ⑥“你把板凳抬出来,我站不住了。”母亲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冬天上午十点钟的阳光温煦而透明,我抬出靠椅,将母亲安顿在阳光下,又把药拿出来给她服下,便到厨房忙着做饭去了。做到一半,便又急急跑过客厅走出门叮嘱母亲:“别忘了用右手捏捏塑料圈,锻炼一下,尽量恢复手的功能。”

    ⑦母亲今年84岁,80岁之前身体还算可以,经常去体育馆、桃园湖散步,唱歌,做炼。可80岁以后身体慢慢不行了,近几年来,母亲几乎每年都要到医院住几次,由于母亲生性乐观、性格开朗、善解人意,有吃的都喜欢给同病房和医护人员分一些。看着她开心,大家也很高兴,医护人员都很喜欢地,个个奶奶、大妈地甜甜地叫着。母亲听得心花怒放,满脸荡起花朵式的笑容,正在皱着的眉头瞬间放开,病情仿佛也好得快了些,也许这就是心理疗法吧!

    ⑧母亲虽然拆除了石膏,可右手依然不能动,吃饭每顿都需我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母亲有点难为情,脸上泛起红晕,眼神躲躲闪闪的。我说:“妈,你只要想着,小时候你如何喂我饭就行了!”她眼睛一红:“你小,肯定要耐心细致照顾才行啊!”“现在轮到我了,你照顾我小,我照顾您老,不是很正常吗?”母亲定定看着我,像孩子一样听话地点点头。又转过身去,一边假装咳嗽、一边用纸巾擤鼻涕。

    ⑨书房外,一轮明月依旧清亮,几点疏星闪闪烁烁。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拐杖,她把我们一点一点从家送到学堂,从学堂送向社会,又让我们拉着她成家立业、生孩子,帮着带孩子……如今,这棵拐杖不再坚实,她一天天松软了、坍塌了,即将腐朽成泥……而母亲一生护佑下的我却越来越壮实,自然,我也就成了母亲的一根拐杖。

    ⑩想到母亲一天天衰老、委领,终将离我而去,终将消失在茫茫的地平线,我便有些惊慌失措起来。赶紧跑到母亲的卧室,推开门发现母亲已安然入眼,轻轻的呼吸声在我听来是如此的美妙动听。母亲,别担心,我是您永远的拐杖。

    ⑪窗外的玉兰花含笑玉立,暗香浮动,月光下,花朵点点泛着银光,乳白的情思越艳越长,随丝丝缕缕的清香飘曳在寒冬的夜晚,也让冬生硬的脸柔和了许多!

    1. (1) 本文以现今的叙事与回忆两条线索并行,请依据提示完成对文章的梳理。

      →回忆母亲年轻时的精力充沛,以及对花的喜爱→②→回忆母亲80岁之前的活力,80岁之后住院时的开朗→③→回想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与苦心,希望以后成为母亲的“拐杖”

    2. (2) 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可怎么也蹲不下去,便禁不住皱着眉,一阵呻吟。(从描写角度分析)

      ②苦水里泡过、油锅里炸过、风沙里捡打过……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钢豌豆。(从修辞角度分析)

    3. (3)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 (4) 本文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都写到了母亲。你认为两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三、作文(共50分)
  • 13. 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助互勉,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饱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    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见解;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⑤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