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
  • 1. 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一次“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主题班会,下列行为与活动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小林大量传播违背公序良俗的视频

    ②小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残疾人让座

    ③小慧将好友的生活照片发在朋友圈分享

    ④小明在家观看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实况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 2. 在家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老师的关系分别属于(    )
    A .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 .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 . 地缘关系、血缘关系
  • 3. (2016七下·雅安期中) 风筝在天空中的自由依靠线的束缚而获得,系着它的线一旦断了,风筝很快就会掉落到地面上。这告诉我们(    )

    A . 规则是获得自由的保障 B . 规则和自由是相互矛盾的 C . 有了规则就会失去自由 D . 真正的自由没有规则约束
  • 4.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规则面前,我们应选择(   )

    ①严格自律,不断反省自己

    ②自觉遵守只符合自己利益的各种规则

    ③坚定地维护规则,与规则同行

    ④别人遵守我就遵守,别人不遵守我也不遵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5.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人们可以通过“政府信箱”反映意见和建议,利用网络平台为社公发展建言献策,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这说明(   )
    A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 .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D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 6. 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我们应该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B . 违反社会规则会破坏社会秩序 C . 缺少规则意识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D . 任何时候,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 7.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一条立法建议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为此,他们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这让同学们倍受鼓舞。这说明(   )

    ①社会规则都是国家颁布或认可的

    ②规则的制定必须要有未成年人的参与

    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④我们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1八上·长春期中) 近期,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
    A . 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 . 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 .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尊重 D . 有了自尊,就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 9. “初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学会(   )
    A . 换位思考 B . 谦让 C . 真诚、礼貌 D . 理解、宽容
  • 10. 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家园活动

    亲社会行为

    在网络上谩骂他人

    体现公民言论自由

    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考试时向同学传递答案

    维护同学之间的友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下面是市民小刚的一个违法案例,根据图示推断,小刚最有可能违反的法律是(   )

    A . 治安管理处罚法 B . 劳动法 C . 国家赔偿法 D . 民法典
  • 12. 张某因走私穿山甲被处以有期徒刑三年,李某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处以罚款5000元,他们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
    A . 民事法规、行政法规 B . 刑事法规、行政法规 C . 行政法规、刑事法规 D . 行政法规、民事法规
  • 13. 《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②口蜜腹剑,信口雌黄

    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④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依据下列图表史的事例及处理情况,简评正确的是(   )

    事例

    相关处理

    简评

    ①上课打架,扰乱课堂

    当面谈心,批评教育

    违反纪律,不利于健康成长

    ②借钱不还,威胁他人

    返还财产,消除影响

    不违法但不道德,应予以谴责

    ③种植罂粟,谋取私利

    没收违法所得

    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④聚众斗殴,打伤多人

    拘留十天,罚款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6小题,共64分)
  • 15. 【遵守社会规则 弘扬正能量】

    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并乱扔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声称这是她的自由。这种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

    1. (1)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
    2. (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 16. 【防止电信诈骗 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一  10月24日某省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自6月8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百日行动”以来,该省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6万起、抓获嫌疑人3.7万名。

    材料二  泰安市岱岳区一位全职妈妈于某从小区楼上跳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于某被人引导刷单、下载涉诈APP,家庭积蓄被骗并欠下巨额借款无力偿还,无奈之下选择轻生。

    1. (1) 结合材料一,说一说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
    2. (2) 材料二中于某的遭遇令人痛心,也表明防止电信诈骗的紧迫性。请在下面的防诈小妙招中写两条。

        

    3. (3)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防电信诈骗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 17. 【以案说法增强法治观念】

    案例一  八年级某校学生胡小菲,经常违反校级班规,多次参与敲诈勒索。10月25日她纠集并指使低年级学生,在公共厕所殴打他人,并录打骂他人的视频,参与人数众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受害学生家长报警后,参与校园霸凌的相关学生被带到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案例二  李某因为上班玩游戏,被公司经理张某发现,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开除了李某。他怀恨在心,趁着王某下班、人流量比较大时候,用砖头将张某的头部砸成重伤,被警方抓获归案。

    某校八年级(1)班在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对上面的案例展开了探究活动。下面是小聪同学针对上述案例写的一份模拟判决书(摘录)。

    判决书经本庭合议,李某因违反工作纪律被公司开除,报复他人,致人重伤,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判决如下:

    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罚款5000元……

    1. (1) 根据胡小菲同学的所作所为,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以下劝导语补充完整。
    2. (2) 上述判决书的内容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理由:

      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