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中国历来注重基层组织的构建,秦汉时期在郡县以下就推行了乡里制度。下图①所指代的基层组织名称及职能是( )

    A . 亭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B . 牌长——轮流收掌并相互纠察 C . 里正——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D . 啬夫——主要掌管狱讼和赋税
  • 2.  战国时的《吕氏春秋》记述了以“连种制”代替“休耕制”的做法;西汉的《氾胜之书》则总结并推广了“区田法”的耕作技术,以及“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和育种方法;而南北朝时期灌钢技术的采用提高了铁农具的质量。这些情况反映中国古代( )
    A . 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 B .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C . 政府持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 . 农业劳动工具持续不断改进
  • 3.  下图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编辑《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汉代( )

    A . 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B . 门阀士族势力逐步发展起来 C . 战乱使得官员考核流于形式 D . 地方官员主管地方户籍工作
  • 4.  元朝时与中国有海上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元末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菲律宾以南以西的沿海国家和地区达97个,比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所记载的多出38个,且最远到达非洲的层摇罗(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材料表明,元朝( )
    A . 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 . 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C . 实现国家统一宣扬国威 D . 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 5. 明朝在嘉靖中期后陷入困境。一方面,政府需支出的“京运年例银”400 余万两,相当于国库太仓每年收入白银数量的总额;另一方面,“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终至国家税收严重不足。为此,张居正将实物赋税和直接力役改为货币赋役。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 )

    ①是在较为严峻的财政形势下进行的 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民与市场的结合

    ③从本质上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 ④损害豪强地主的利益而未能缓解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下面文本框展示的是某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某次事件的特征时得出的若干结论。据此推断,该同学探究的事件可能是( )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 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清末新政 D . 新文化运动
  • 7.  辛亥革命后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仅1912年大小政党团体就出现300多个。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每当召开国会期间,各个政党为了选票贿赂议员,乱象迭出。政党政治最终因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而名存实亡。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

    ①当时的社会性质难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②北洋军阀派系纷争,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 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近现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经历了从丧失到收回再到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收回关税自主权始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有关中国关税演变历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 中国最早的关税出现于秦统一之后 B .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丧失关税自主权 C . 南京国民政府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 D . 改革开放后强化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
  • 9.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中共的此项规定( )
    A .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 . 加强了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C . 进一步巩固了国共合作关系 D .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 10.  2023年 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是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主题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
    A .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B .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C . 按照“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针改善周边关系 D .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 11.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该表所示政治制度出现于( )

    权力分布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

    A . 雅典 B . 斯巴达 C . 罗马共和国 D . 罗马帝国
  • 12. (2023高三上·嘉兴月考) 英国《大宪章》第39条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些规定(  )
    A . 体现了程序公正原则 B . 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 . 结束了王权专制局面 D . 突出了先例在司法中的作用
  • 13.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生产受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人类交流等因素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人类食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后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玉米、马铃薯在欧洲最初曾作观赏之用 B . 非洲成为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C . 玉米、甘薯引入中国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D . 水稻渐成北美第一大农作物
  • 14.  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起文官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西方文官制度共同特点的有( )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②事务官随内阁共进退

    ③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④实行政治与管理合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英国学者韦斯特威尔在《一战战史》中阐述道:作为可以解决成员国纷争的国际组织的倡导者,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确勇气可嘉,但经由其倡导而成立的国际联盟却屡逢危机,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这一“阐述”旨在说明国联( )
    A . 推行“大国一致”原则导致其效能有限 B . 因受到美国操纵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C . 因缺乏足够的权威而难以履行责任 D . 客观上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唐律疏议》中写道:“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些律文说明唐律( )

    ①全面强化对社会基层的教化 ②特别重视维护“忠”、“孝”伦理

    ③注重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渗透 ④以亲属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原则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7.  中国货币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经历了从贝币、铜铸币再到多种货币并行并最终回到单一货币的演进过程。下表对各个不同时期“货币发行概况”的阐述,正确的是( )

    序号

    时期

    货币发行概况

    汉朝

    汉武帝铸造“五铢钱”,一直沿用到唐朝初年

    宋朝

    交子的行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作为主币与铜钱兼行

    明朝

    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并成为政府承认的法定货币

    新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使其成为新中国法定货币

    A . B . C . D .
  • 18.  下表为1949—1956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概况表。下列相关解读,与史实不符的是( )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1953年

    1954—1956年

    建交国家

    10个(均为社会主义国家)

    9个(部分新兴国家)

    1个

    (巴基斯坦)

    0

    9个(其中同英国、荷兰是代办级外交关系)

    A . “一边倒”等外交方针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B . 1950年中国与新兴国家建交得益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 “一边倒”方针的局限性使新中国外交发展遭遇瓶颈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
  • 19.  下图是清朝康熙至咸丰年间人口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数据变化图。据此分析可知,这一时期( )

    A . 耕地面积并未明显扩大 B . 人口增加有赋税改革与物种交流双重原因 C . 农村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D . 人均土地面积快速减少主要缘于水土流失
  • 20.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据此推知,大陆法系( )
    A . 体现内陆国家法统共性 B . 以日耳曼法为主要法律基础 C . 植根封建社会法律体系 D . 法官主要作用在于执行法律
  • 21.  下表展示的是20世纪 2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甘地研究”的不同侧重点。这说明( )

    时间段

    研究侧重点

    20世纪20年代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高度关注甘地及其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但对其非暴力主义持批判和否定态度,时事评论感情色彩浓厚

    “文革”时期

    研究被束之高阁

    改革开放以后

    同时关注民族意识觉醒、民族经济发展等问题,出现更具学术意蕴的争鸣与探究

    A . 历史解释难以展现客观性 B . 历史结论由学者的立场决定 C . 历史研究具有时代性特点 D . 历史事实随研究深入而变化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 23 题 20分,第24题12分,共 52分)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方汉人大姓与鲜卑政权之间,以实质上的共生关系维持了一个相当稳定的朝代;汉文化与鲜卑文化之间,有密切的涵化过程。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全盘汉化,当然是一个高潮。 同时,草原文化对于汉文化的冲击,也留下相当深远的影响。 生活起居的方式,由席地而坐转变为据案坐倚,就是一例。这一文化涵化的过程中,自然因胡汉通婚之普遍,人口的血缘关系也有所融合。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根据藏文史书《藏汉史集》记载,忽必烈即位初期就派官员进藏,按照各地道路的险易、土地的肥瘠以及人口的多寡,仿照汉地驿站制度,在从青海的汉藏交界处至萨迦设立了27所驿站,其中乌思藏地区设有11所,由中央直接派官员管理。后来又设立军站,特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驿站的设立,是元朝对西藏地方和其他藏族地区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之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专访《西藏始终置于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访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研究员、国际藏学会理事巴桑旺堆》(2008.04.29)

    材料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引自习近平《在2023年10 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化与鲜卑文化”之间“涵化”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驿站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当时设立这些驿站的重要作用。
    3.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请结合所学列举两例作为其佐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简述中共十九大将其写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意义。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货币体系存在分散、零乱的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就成为客观需要。1867年,国际货币会议决定铸造价值为5 法郎的金币作为通用货币体系的支点。金币本位制因金币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与输入、自由兑换,使(任意)两国间的汇率以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各国)正是看重了金币本位制的这一稳定特点,英、法、美、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在35年内一直没有变动过。

    ——改编自高伟《金本位制钩沉》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该体系使得国际汇率相对稳定,同时推动了国际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进步。在国际贸易方面,贸易总额在1950—1973年的23 年中,从600亿美元增长到 5740亿美元,年均增长十分迅速,速度为 10.3%。对于美国而言,通过发行钞票而不是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改编自温晨昊、温才亮《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经济全球化》

    材料三通过回顾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历史,有以下三点经验教训值得吸取。一是支撑货币国际地位的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发行国的综合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人们至少有三次认为美元将丧失头号国际货币地位,但是直到今天,美元头号国际货币地位仍然稳固,而且享受着远超过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的市场份额。 二是没有永恒不变的金融规则,因时而变、相机抉择才是有效的应对之策。三是由本币充当主要国际货币,既享受权力(特权),也负有义务。

    ——摘编自赵庆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金币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该体制的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表现,并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特点,并谈谈国际货币史给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到,古代的政治讲汉、魏晋、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首先讲政府职权的分配,我们可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第二个范围讲考试和选举,让我们先知道中国历来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 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三个范围则讲政府的赋税制度,这是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如何处理的制度。

    参考材料,自选材料中所列的朝代(或时期),以钱穆先生“第二个范围”所涉内容为视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3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