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但我国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务必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这表明( )
    A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B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 . 改革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 . 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 2. 下列选项与三幅漫画体现的共同主题最相符的是( )

    A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 . 努力共享发展成果 C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写在下边思维导图中“?”处的是( )
    A . 民主的足音 B . 新型的民主 C . 参与民主生活 D . 依法维护权利
  • 4. 小琪在新闻播报活动中展示了以下内容,结合新闻内容,播报的主题最可能是( )

    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平台开展了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小院议事厅”到“协商议事室”,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实践,大家的利益得以协调,矛盾有效化解。

    A . 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 B . 建设法治中国 C . 改革促进发展 D . 延续文化血脉
  • 5. 下列选项与右图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A . 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B . 要强化法治对道德文化的支撑作用 C . 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D . 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 6.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海,部分不法商人借此哄抬盐价。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依法加强对食用盐价格的监管巡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材料说明( )

    ①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用权须谨慎,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③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行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

    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平均化 
    ④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9. 大江奔腾、长河滔滔,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激荡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到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中华大地树起一座座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丰碑。守护好祖国大江大河( )
    A . 体现了开发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 B . 是新时代建设物质文明的需要 C . 有利于守护好中华文明与美丽家园 D . 是治国安邦、强国富民的根本
  • 10. 中国的前景十分光明,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对当代中国前景的坚定信心和战胜挑战的坚强决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
    A .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 B . 当代中国从历史中汲取发展壮大的滋养 C . 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力量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 11. 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 . 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 . 废除了农奴制 C . 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 . 加强中央集权
  • 12. 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以及棉花等工业原料,而南方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 .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存在矛盾 C . 工业生产落后并缺乏竞争力 D . 经济发展仍然受到英国束缚
  • 13.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的是( )
    A . 都对美日进行不同程度的制裁 B . 都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矛盾 C . 都被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D . 都实现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 14. 19世纪70年代,这场发生在法国的工人运动,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起始里程碑,影响深远。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事件与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

    ①都没有广大农民广泛支持 
    ②都因战争激化社会矛盾 

    ③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④都有无产阶级政党指导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5. 1266年的佛罗伦萨由工商业者组成的“市民大会”与贵族平权,拥有了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年,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13世纪末,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以法律形式将贵族排斥出市议会。这一过程反映了该城市( )
    A . 资产阶级的形成 B . 封建势力的消亡 C . 争取自治的斗争 D . 王权统治的强化
  • 16. 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 .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 17. 如右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此状况解释不合理的是( )


    片面的经济

    ①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经济发展失衡

    ③苏联优先发展农业经济 
    ④苏联工业发展缓慢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启蒙思想的宣传 C .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 三级会议的召开
  • 19. 某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

    封建庄园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与市场

    宗教束缚(禁欲)

    人文主义(享乐)

    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隔绝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 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 .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 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的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 . 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 . 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C . 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 . 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 21.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非凡十年,硕果累累】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长近70亿,年均增长6.2%。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2013—2022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38.6%。

    【开路架桥,指引方向】

    “桥”见贵州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之称的省份,修路几乎都要建桥,筑路之难难以想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1.4万座高速公路桥梁,连通了发展的高速路。

    跨海通衢

    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水域,阻隔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繁华。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跨海悬索桥避免涡振,使用木质模板建造混凝土塔……把整个大湾区的东西两边连接在一起。

    峡谷“天路”

    正在修建中的金沙江下游河谷沿线高速公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支撑项目,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的大通道。

    打通天山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正在修建的乌鲁木齐到尉犁的高速公路,实现南北疆直通,原来翻山越岭的七八个小时缩短至穿天山的三个小时,服务新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1. (1) 根据以上资料,概括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成就。我国取得非凡成就最关键的密码是什么?
    2. (2) 阅读以上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修建这些“中国路桥”的意义。
    3. (3) 少年当与时代同频共振。综合上述材料,你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与祖国共成长?
  • 22. 新时代十年的勇于探索、精彩蝶变在浙江有生动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变革撬动大治理】

    在浙江省委统一领导下,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着眼于为群众、企业服务的“浙里办”,从民生小事到家企大事,实现网上一站办,让政务服务更贴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地方创制性立法、互联网司法等一系列法治建设实践,为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浙江样本”。

    【小村庄治出大发展】

    【小人物展现大情怀】

    燃烧自己照亮正义的审判事业“抱薪人”应建勇,10年还清2077万债务的90岁高龄奶奶陈金英,舍弃价值10万元蟹笼拯救16条生命的船长沈华忠……他们都是浙江骄傲。

    1. (1) 材料中浙江省的治理举措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
    2. (2) 面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之问,结合材料谈谈这些村庄是如何交出满意答卷的。
    3. (3) 材料中的“浙江骄傲”给我们青少年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引领?
  • 23. 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影响也有极强的辩证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塊、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余秋雨《千年一叹》

    【示例】大河文明:建筑之美(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海洋文明:文学之美(古希腊)

    【文明交流】

    希腊文化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和东方文化的交流,希腊本身的特性和文化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比如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细软的衣服,同时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采用的方式。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美]海斯和穆恩[英]伟兰等合著《人类简史:从远古到二十一世纪》

    【文明传播】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文明延绵】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1. (1) “在恒河边思考”的思想先哲创立了哪个宗教?“在爱琴海边”思考的人是谁?
    2. (2) 恒河和爱琴海分别养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请根据示例,写出相应的古代文明成就及其历史价值。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作用?
    4. (4) 中国的文化是由什么人传到西方的?据此说说他们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的传播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是什么?
  • 24. 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罗马法图示》

    材料三 虽然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但是一个国家在革命或者改革后是否能兴盛不衰,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国家有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治体系。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 (1) 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对后世的重要意义,并简述罗马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3. (3) 请结合美国的史实,对划线内容加以论述。
    4. (4) 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 25. 大部分史学家认为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这段历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和发展。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发现者纪念碑               攻占巴士底狱              《蒙娜丽莎》

    1. (1) 发现者纪念碑是葡萄牙著名景点,碑中有麦哲伦的人物塑像,他是第一位横渡的欧洲人。《蒙娜丽莎》是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2. (2) 用图示法表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加以论证。(要求:图示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