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strong><span>1~7</span></strong><strong><span>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8~10</span></strong><strong><span>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span></strong>
  • 1.  2023年10月26日上午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历时约6. 5小时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6. 5小时是一个时刻 B . 对接完成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神舟十七号飞船是静止的 C . 研究对接后神舟十七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时,飞船不可以视为质点 D . 2023年10月26日上午11时14分是指时间间隔
  • 2.  我们已经学过物体的质量m与它的重力G的关系为 , 其中“g”通常取。下列与单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是等价的 B .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 . 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和速度为基本量 D . 1N是指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当今实验条件已经可以制造出绝对光滑的水平面,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被实验证实 C .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 D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其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 4.  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中的手机导航界面,直线1的两端分别为汽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路线2、3、4为三条可选择的行驶路径,图中标有“、剩余4. 6公里、18分钟、预计到达”等字样。已知该车辆沿4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之后沿3路线从目的地返回到出发地,往返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导航界面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在往、返过程中,两次的位移相同 B . ”指汽车的平均速度 C . “剩余4. 6公里”中的“4. 6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 D . 汽车在往、返过程中,两次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5.  驾校里某学员驾驶汽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汽车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 C . 汽车在内的位移大小为50m D . 汽车在第8s末的速度大小为0
  • 6.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水平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B点为弹簧自由伸长时的位置,一物块静止在A处。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推物块,直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位置C,B、C间距离为x,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从A到B加速,B到C减速 B . 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 C . 物块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D . 物块到达C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 7.  春节前,小明需移开沙发清扫污垢。如图所示,质量的沙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小明用力F推沙发,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力 , 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时,其水平分力大小为 B . 若力 , 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时,沙发恰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若力F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时,无论力F多大,沙发都不会动 D . 若力F方向能任意改变,让沙发匀速运动,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时,F最小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B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C . 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D . 乒乓球被球拍反向击回时,球对球拍的作用力与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 9.  有一串珠子(珠子可视为质点),穿在一根长1. 8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1个珠子,中间还有5个珠子。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细线的上端,让细线自由下垂,且第1个珠子紧贴水平地面,从第1个珠子算起,相邻两个珠子之间的距离依次为5cm、15cm、25cm、35cm、45cm、55cm。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 , 假设珠子落到地面上不再反弹,则关于第2、3、4、5、6、7个珠子的下落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邻两个珠子落地的时间间隔为1s B . 第4个珠子落地时,第5个珠子的速率为 C . 第6个珠子落地前,它与第7个珠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D . 第4个珠子落地时,第5个、第6个、第7个珠子的离地高度之比为
  • 10.  如图所示是户外露营中使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脚架,它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光滑较链组合在一起,每根轻杆均可绕较链自由转动。将三脚架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悬挂在三脚架正中央,设整体静止时三脚架正中央离地高度为h。若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三脚架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    )

    A . 减小h时,细铁链对三脚架的拉力增大 B . 减小h时,每根轻杆对地面压力大小不变 C . 减小h时,每根轻杆对地面摩擦力增大 D . 每根轻杆受到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 11.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橡皮条的长度为GE。如图乙所示,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到O点,小圆环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 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撤去 , 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小圆环,使小圆环仍处于O点,如图丙所示。

    1. (1) 在实验操作中,力F单独作用时与力共同作用时都使小圆环在O点保持静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具体操作前,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 图乙中,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 . 重复实验再次进行探究时,圆环O的位置必须与前一次相同 C . 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小圆环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一些 D .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线
    3. (3) 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4. (4) 某次实验记录纸如图戊所示,拉力的方向分别过点,拉力F的方向过P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后,请根据实验结论和图中给出的标度:

      ①在图中作出的合力

      ②根据作图法求出该合力大小为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力传感器与滑轮之间的轻绳始终与长木板平行。

    1. (1) 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若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应选用交流8V电源 B . 实验中砂和砂桶质量要远小于小车质量 C . 实验中使用了力传感器,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D . 实验中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 (2) 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各点均为计时点,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 , 小车加速度大小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图线与横轴的夹角为 ,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

      A . B . C . k D .
  • 13. 如图所示,吊车提升质量为的重物,以恒定的拉力使其由静止开始在4s的时间内竖直上升 , g取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物块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拉力的大小。
  • 14.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单行车道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小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处有一辆大货车开起了双闪,大货车以的初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汽车司机反应了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开始刹车。以大货车开始减速为计时起点。
    1. (1) 求第3s末两车的距离;
    2. (2) 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若相撞,求两车相撞的时刻及该过程中小汽车行驶的位移;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所对应的时刻及最近距离。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斜面体C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5kg的重物A放在斜面体C上,质量为2kg的重物B通过水平细绳与重物A相连于O点,O点通过另一根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以及斜面体倾角均为 , 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取重力加速度。求:

    1. (1) 水平细绳OA的拉力大小;
    2. (2) 重物A对斜面体C的压力及摩擦力大小;
    3. (3) 地面对斜面体C的支持力及摩擦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