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分类学习可使知识更有条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Ne——单质
  • 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NaOH
  • 3.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4.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于化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黄河水 C . 取用固体 D . 点燃酒精灯
  •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下列有关实验及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锌粒表面有气泡生成 B .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 .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点燃纯净氢气产生蓝紫色火焰
  •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用洗涤剂可以洗去餐盘上的油污——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脂分子溶解到了水中 B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寒冷的天气,滴水成冰——水分子吸收热量,分子间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 7.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离子 B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8.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B .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
  • 9. 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持续增大压强更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淡水 B . 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C . 加压后右侧海水溶液的密度不变 D . 在未加压的情况下,也可使淡水量增加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 10. 请从H、O、Cl、Na、Si等几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氢离子:
    2. (2)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3. (3) 写出一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11.  10月25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发射了神州十七号飞船!这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1. (1) 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名称)。
    2. (2) 废弃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 (3) 神州十七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比推剂,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硫等气体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4. (4) “天宫课堂”航天员向注入蓝色颜料的水球内放入一颗维C泡腾片(),维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 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大量跨学科知识。
    1. (1) 语文: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有剧毒。其中中As的化合价为
    2. (2) 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物理中气压变化的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先将分液漏斗活塞关闭,再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松手后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

    3. (3) 历史:2023年10月25日上午,经文物局授权,接受澳方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其中有隋晚期至唐铜鎏金佛立像。其中金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 (4) 生物:盐是百味之首,也是咸味的来源。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碘盐中的碘是指(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 1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

    1. (1) 溴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
    3. (3) 若图D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x为
  • 14.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AC D

    1. (1) 在A、B、C、D四个烧杯中,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 (2) 若固体是硝酸钾,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字母)。想让溶液变饱和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除此外还可采用(填一种)的方法。
    3. (3) 若水的质量为50g,C烧杯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5.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1) 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试管b中产生气体是(填化学式),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 (2) 用图2所示的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 16. 某学生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该同学的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试回答:
    1. (1)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图③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是,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3. (3) 量水时应选用(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4. (4)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17.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请你认真思考后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①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②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进行实验】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条滤纸,在滤纸条上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1. (1) 【分析讨论】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的酚酞,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可能原因是
    2. (2)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基本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基本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相同的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向两支U型管

      A、C处的棉纱上注入浓氨水,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图Ⅲ装置中,可观察到纱布(填序号,下同)中液体变为红色,且试管变色速度更快。
    3. (3) 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Ⅱ所示的实验方法,有何优点:
    4. (4) 【实验反思】在图Ⅰ、图Ⅱ的实验中均闻到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实验室应保存氨水。
    5. (5) 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在图所示的实验中还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有:(写一条即可)。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 18. 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 (1) 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克?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 (2) 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上述所需溶液,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克?(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