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东明模拟)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混合物 B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 C .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D . 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 2. 气凝胶是一种密度特别小的新型固体材料。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高锰酸钾 B . C . 二氧化硅 D . 氯化钠
  • 3. (2020·河北)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 . Fe2+——铁离子 B . ——铝原子 C . 2He——2个氦元素 D .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 4. (2019九下·遂宁期中)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 5. (2023·福建)  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制备氧气 C . 收集氧气 D . 蜡烛燃烧
  • 6. 亳白芍的提取物芍药苷(C23H28O11)是抗炎免疫调节药。下列有关芍药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由23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C . 属于氧化物 D . 组成该物质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8∶11
  • 7. 模型认知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建立的模型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 四个氧原子 C . 镁离子 D .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 8.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 .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1:1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 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 .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 10. (2023九上·安乡县期中)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C . 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 . 乙是催化剂
二、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 11. 水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 (1) 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

      ①常用的净水絮凝剂为硫酸铝,其化学式为

      ②通过隔网和滤水池可去除水体中的(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③取清水池中的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充分振荡,出现了较少的泡沫,较多的浮渣。说明清水池中的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④向清水池中投放二氧化氯(ClO2),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二氧化氯中氯元素质量分数的为(只列出算式即可)。

      ⑤工业上也常用次氯酸钠(NaClO)作为净化水的消毒剂,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试验开始的,科学家又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水的组成。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12. 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己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

    ①物理性质:(填一条)。

    ②化学性质:

    ③制法: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保存方法:

    ⑤用途:

  • 13. “烧烤”是一种街头美食。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1:烧烤时会用到木炭,这是利用了木炭具有的化学性质,木炭做成空心的目的是
    2. (2) 木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写出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图2:羊肉是烧烤时常见的食材,羊肉富含钙元素、铁元素,钙在人体中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 14. CO2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从空气中分离出X的变化属于(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 (2) 根据图示,写出在低温加压下,NH3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尿素{CO(NH2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 (3) 根据图示,氨气(NH3)为合成尿素{CO(NH22}提供的元素是:
  • 15.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AB

    友情提示:A的反应方程式:

    B的反应方程式:

    1. (1)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2. (2)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 (3) 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装置中进行。
    4. (4)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5. (5)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 每48gMg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80gMgO C .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
    6. (6) 【拓展应用】将32g纯净物R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72gH2O。则纯净物R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部分装置。

    1. (1) 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
    2. (2) 在选用A或B装置制取气体之前要先
    3. (3) 选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精灯,其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 (4)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5. (5) F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泡沫,2016年暑期央视一套“加油向未来,科学一起嗨”节目中播出了此实验,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写出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7. (7) 实验室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填“a”或“b”)端进入G装置的集气瓶中无水且充满空气时,也可用于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通入的原因是

  • 17. 学习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后,同学们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进:

    (已知:白磷和红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1. (1) 如图1,红磷在瓶中燃烧产生大量,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空气体积的1/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该实验现象,还能判断出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溶于水。
    2. (2) 图2装置中,打开止水夹之前,气球的大小变化是
    3. (3) 图3装置中,若白磷量不足,活塞最终停在刻度线____(填序号)。
      A . 4处 B . 5处 C . 4~5之间 D . 3~4之间
    4. (4) 图4装置中,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若装置漏气,测定结果会(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改进后,实验结束时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43mL,则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 (5) 利用图二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得到3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X曲线表示(选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趋势。压强曲线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18. 小红将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固体的总质量为20.4g,请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