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 1. 下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林则徐虎门销烟 C . 洋务派自强救国 D . 太平天国运动
  • 2.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瑗珲条约》签订后 C .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 《辛丑条约》签订后
  • 3.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变法通议》 D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5. 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重要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    )
    A . 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 . 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 .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 . 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 6. (2020·威海) 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 . 湖北织布局 B . 福州船政局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京师同文馆
  • 7. 1876~1878年,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开展(    )
    A . 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 . 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统一 C . 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D . 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威胁
  • 8.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如图漫画《时局图》创作于19世纪末期,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

    A .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 . “三国干涉还辽”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美国“门户开放”
  • 10.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洋务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义和团运动
  • 11.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 . 维新变法 B . 民主共和 C . 扶清灭洋 D . 自强求富
  • 12.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升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这个角度分析,“百日维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C . 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 D .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启蒙作用
  • 13. 维新派的某些主张是对洋务派主张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洋务官员的支持。材料中的“主张”不包括(    )
    A . 翻译西方书籍 B . 训练新式军队 C . 开办新式学堂 D . 改革政府机构
  • 14.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③②①
  • 15.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使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    )
    A . 清政府的公开宣战 B . 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C . 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 . 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 16. 下图是近代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有(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 .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 17. 《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人物和著作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章炳麟——《猛回头》 B . 邹容——《革命军》 C . 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 . 孙中山——《警世钟》
  • 18.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本主义 D . 民生主义
  • 19. 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B . 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谋划起义 C . 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D . 起义成功后,在湖北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 20.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21. 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是(    )
    A . 袁世凯黑暗独裁统治 B .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 .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
  • 22. 万户涕,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该檄文发表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二次革命时期 C . 护国战争时期 D . 护法运动时期
  • 23.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24. 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这场运动(    )
    A .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B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 .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D . 为维新变法兴起创造了条件
  • 25.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也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下表中所列人物的共同诉求是(    )

    人物

    言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梁启超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 . 发展军事自强求富 D . 实现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14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三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这一条款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 (4) 面对列强侵略,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并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看图说史】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读文析史】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

    【综合评史】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

    1. (1) 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
    2. (2) 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政治主张。
    3. (3)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 28.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二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三  每年3月12日,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3. (3) 今天,海峡两岸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  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上海、北京、汉口、南京等上万名工人的相继罢工,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 (2) 材料二体现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4. (4) 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