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16世纪初,英国伦敦西部纽伯里一个名叫约翰·温彻康布的纺织业商人拥有一个约千人的手工工场,其中男女织工、纺工和助手600人,梳毛、理毛工人250人,修整工50人,染工40人,砑工20人。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 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B . 租地农场开始兴起 C . 现代工厂制度开始盛行 D . 开拓了新的贸易市场
  • 2. 13-15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世俗生活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新思想”是指(    )
    A . 民主自由思想 B . 禁欲主义思想 C . 人文主义思想 D . 天赋人权思想
  • 3. 下侧所示的目录节选自《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史丛书》一书,目录中的“____”处应填入(    )

    第四章横渡大西洋

    第一节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崛起

    第二节大西洋航路的开辟

    第三节____

    ……

    A . 谁是“美洲之父” B . 绕过“好望角” C . 叩关中华帝国 D . 发现麦哲伦海峡
  • 4. 15世纪初期之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的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一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 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 B .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 .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D . 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5. 下侧图片所示的史实(    )

    A . 推动了世界人口的迁移 B . 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 . 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D . 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产生
  • 6. 1640年4月,查理一世召开11年来没有召开的议会,议会要求惩办宠臣,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停止国王11年来滥用职权的行为,但拒绝拨付军费,拒绝对苏格兰作战。议会开了不到一个月,就被解散。材料所示的史实(    )
    A . 揭开了英国革命的序幕 B . 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向高潮 C . 标志着英国革命的结束 D .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7. 下图所示的史实(    )

    A . 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B . 是法国支持美国独立的诱因 C . 使北美人民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D .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
  • 8. 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材料主要表述的是美国革命(    )
    A .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C . 为人类制度文明提供可资借鉴的政体形式 D . 严重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 9. 法国皇帝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发出一句感叹:“是这两个人摧毁了法国。”……借着启蒙运动的“东风”,伏尔泰和卢梭批判欧洲封建制度和宗教统治,启迪了人们的心智,为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材料表述的是(    )
    A .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后果 B . 理性主义思想的产生 C . 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 D .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 10. 拿破仑于1800年8月14日成立一个法典起草委员会,遴选出四位顶尖的不同学派的法学家编纂这部法典……参政院针对法典草案召开了102次审议会,……法典草案交各法院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补充、完善,1804年3月21日这部法典正式公布实施。材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 . 抄袭了罗马法典的形式 B . 是拿破仑个人意志的体现 C . 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法典 D . 制定过程体现了民主原则
  • 11. 英国先后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织机、水力纺纱机、缪尔纺纱机等,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动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原有的自然动力,如人力、畜力和水力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对动力革命的需求空前迫切,这时,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
    A .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动力问题 C .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 . 满足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诉求
  •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过30年,也就是到2048年____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____”应是(    )
    A . 《拿破仑法典》 B . 《论法的精神》 C . 《共产党宣言》 D . 《独立宣言》
  • 13. 印度民族大起义结果虽然没有把英国的殖民统治推翻,但也使得殖民者损失4000万英镑,英国的军官、士兵大量在战场上伤亡,同时打破了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惊了世界。这次起义迫使英国殖民者改变了对印度的管理政策,也因为这次大起义,使英国延缓了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计划。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
    A .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4. 下图所示的情景(    )

    A . 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B . 使俄国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 . 激起了俄国对外扩张野心 D .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 15. 1962年,处于劣势的北方政府出了一个奇招——解放黑人奴隶,给予黑人奴隶“自由”!而这招也转变了战争的形势,南方黑人不断逃往北方,然后被武装加入军队,加上南方内部的恐慌和矛盾,最终北方美利坚合众国打败了南方美利坚联盟国,赢得了南北战争。材料旨在表述南北战争的(    )
    A . 历史背景 B . 详细过程 C . 重要影响 D . 胜利原因
  • 16.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遭遇了生存危机。然而日本以此作为弃旧图新的历史机遇,并最终化危为机,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列强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并以侵略扩张建立起海外殖民地的唯一亚洲国家。材料表明此“生存危机”(    )
    A . 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进程 B . 使日本顺利完成了工业革命 C . 推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 . 直接结束了日本的幕府统治
  • 17. 一则日记这样写道:“早上驾驶汽车从郊区到城市的工厂工作;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去有线电报厅给居住在别的城市的姐姐发送电报;下班时天已经黑了,但是城市被许多电灯照亮;快要回到家时,看见一些人正将污水、垃圾和烂鱼烂肉等倒掉。”该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18世纪的英国 B . 18世纪的美国 C . 19世纪末的美国 D . 19世纪末的印度
  • 18. 1888年9月,德国慕尼黑一份报纸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材料中“男人”可能是(    )
    A . 牛顿 B . 斯蒂芬森 C . 爱迪生 D . 卡尔·本茨
  • 19. 下面是某时段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示意图,该图所示的现象(    )

    A . 加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 . 适应了英国工业化进程 C . 造成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D . 标志英国正式成为海上霸主
  • 20. 下侧图书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该图书的出版距今(    )

    A . 164周年 B . 174周年 C . 175周年 D . 180周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1题16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8分,共6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卢梭的那种法国本土的、笛卡尔式的思维方式和法国人的思维习惯最为契合,是第一位的重要原因。主流派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都是从英国舶来的,虽一时新鲜,但毕竟不大对法国人的口味。第二个重要原因,应该说是旧制度下法国的贵族特权过于嚣张因而特别招人怨恨。法国当时贵族传统势力强盛,特权显赫,资产阶级受鄙视,哪怕再有钱,都比贵族低一头。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要求也愈发强烈,同时启蒙运动也强化了人们对权利平等的认同。卢梭出身平民,而且一贯地特别珍视平等的价值。最后,卢梭思想强大的征服力还与他文章浓郁的感性风格有很大关系。卢梭受的教育是很不完备的,远远比不上启蒙运动主流派;他有的是凭直觉进行推测的天才,而且特别善于师法自然,从自然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他的语言情感极其丰富,最少学究气,最易于感染读者。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所参与的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盛行于何时?
    2. (2) 据材料,分析卢梭虽不是启蒙运动的主流派,却能风靡法兰西的原因。
    3. (3) 19世纪,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行了启蒙思想,请列举三个相关史实。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美洲人)性格温和,不知道什么是罪恶,不杀人,也不偷盗;他们没有武器,非常胆小……所以陛下应该下决定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带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就能卖得很好。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

    材料二:与英国分离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在独立战争期间,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和金属冶炼业有了发展。……美国革命的结果是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它是狭隘的,资产阶级和奴隶主独占了胜利果实,工匠和农民套上了资本剥削的枷锁,契约奴、印第安人、黑人和妇女仍处于无权地位。所以,在战后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加剧,爆发了像谢斯起义等人民武装暴动。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嗣后的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殖民地海地和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经过长期斗争,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挣脱了法、西、葡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独立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

    1. (1) 据材料一,归纳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在美洲地区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括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3. (3) 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评价历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内战的胜利消灭了南方奴隶制度,恢复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扫除了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内战摧毁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资产阶级独掌了国家政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工业发展的政策,如实行保护关税,建立国民银行制度和统一币制,资助铁路建筑,大力支援农业,发展教育,增加智力投资,重视生产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管理等,这一切都推动了工业革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进一步发展。北部的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内战后不断地流入南部各州,促进了南方农业的改造和工业的兴起。到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宣告完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 (1) 据材料,指出当时阻碍美国工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最终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2. (2) 据材料,概括内战胜利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 (3)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农业的改造和工业的兴起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到19世纪末,随着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人对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殖民,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先发轫于哪一国家,并概括其发生的原因。
    2. (2) 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 (3) 列举在19、20世纪之交,中国各阶级为了顺应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扩张趋势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