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2024学年九...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
    A . 古埃及文明 B . 古巴比伦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D . 古希腊文明
  • 2.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区域和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 . 古埃及文明——楔形文字 B . 古巴比伦文明——金字塔 C . 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D . 古希腊文明——帕特农神庙
  • 3. (2018九上·雅安期末) 若要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A . 婆罗门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B . 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 C . 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D . 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 4.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
    A .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 雅典居民 C . 全体希腊人 D . 外邦人
  • 5.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谈到: “古希腊罗马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据此可知,古希腊崇尚( )
    A . 人人平等 B . 法律至上 C . 城邦利益     D . 个人自由
  • 6.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是雅典公民,曾对当时雅典许多流行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为此他被雅典法庭判处了死刑,其罪名是引进新神(不敬神明)和腐蚀青年思想,这表明当时雅典( )
    A . 言论自由缺乏 B . 专制主义盛行 C . 神学意识淡薄 D . 思想文化繁荣
  • 7. “辉煌属于罗马。”罗马人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下列选项不属于罗马人的是( )
    A . 拉丁语--帝国的官方语言 B . 儒略历-今天公历的蓝本 C . 万神庙--恢弘伟大的建筑 D . 楔形文字-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 8.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主张“人不能像野善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他们的思想所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
    A . 自由平等 B . 主权在民 C . 神权至上 D . 人文主义
  • 9. 所谓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列语句能体现这种制度的是( )
    A .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B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 .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 10. 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产生于庄园的内部发展和变动。庄园缓慢的进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开拓荒地和建立新的庄园,从而增加了西欧的农产品数量,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流动,为商业复兴提供了物质和人力基础。材料说明了(   )
    A . 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促成了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 B . 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 西欧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 D . 庄园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 11. 在中世纪欧洲,大学作为学者行会,与当时的君主政府和教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大学并不受所在地的君主政府的管束,在不满君主政府的情况下,大学甚至可以采用迁校等方法来与之抗争。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 . 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发展 B . 是各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C . 较为独立并拥有自治权利 D . 摆脱了宗教和王权的支配
  • 12.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入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晒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入,因为他该财对瓶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 .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B . 注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C . 已经具有契约思想 D . 成为服务统治者的工具
  • 13. 日本民族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梢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日本曾仿效唐朝制度实行的改革是( )
    A . 倒幕运动 B . 明治维新 C . 维新变法 D . 大化改新
  • 14. 九年级1班的一个学习小组在探究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及其影响时发生了争论,出现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到了欧洲 B .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 C . 古代阿拉伯人发明了通用计数法 D . 它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 15. (2022九上·秦淮期中) “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
    A . 封建行会的发展 B . 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C . 自然经济的发达 D . 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 16. 15世纪,意大利学者米朗多拉(1463-1494)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人的尊严”的演说。他承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这一演说( )
    A .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 B . 摆脱了神学理论的束缚 C . 深受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 D . 反映了自由平等的理念
  • 17.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一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 18. (2022·茂名模拟) 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算之上的。有人提出幸亏哥伦布做了错误的计算,否则他就不会向西航行,也就发现不了美洲大陆。这说明(    )
    A . 进取的人文精神促成新大陆的发现 B . 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历史的偶然性 C . 狂热寻金使哥伦布等人不惧怕艰险 D . 知识的落后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 19. 14一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 . 启蒙运动和光荣革命 B . 文艺复兴和法因大革命 C .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20. 1783年一1793年,英国利物浦的奴隶贩子赚了1200万英镑。当时利物浦的一个作家写道:“人类的血和泪是我们白手起家的代价。”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推动世界观念确立

    A .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 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 C . 促进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
  • 21.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 美国的独立
  • 22. (2022·自贡) 17世纪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这种政治模式下,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下列对国王“临朝不理政”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是(    )
    A . 《大宪章》 B . 《权利法案》 C . 《独立宣言》 D . 《1787年宪法》
  • 23. 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他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领导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

    ③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④指挥滑铁卢战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
    A .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 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 .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 25.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 )
    A .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 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 . 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 . 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 26.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这样说的原因是( )
    A . 伏尔泰和卢梭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B . 伏尔泰和卢梭直接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C .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D .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神权至上,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 27.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扩散法国革命成果

    ③远征俄国,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8. 小明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 . 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C . 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 . 都发生在18世纪
  • 29.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D . 1789年7月14日,巴蔡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 30.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虽然面临的具体任务不同,但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却是共同的。下列在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1787年宪法》  ⑤《拿破仑法典》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④ C . ①②④③⑤ D . ①②⑤④③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 31. 民丰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過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娜起的一个重要因营,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速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自《强国之路》

    材料三:如图是某国政权形式示意图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罗马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法律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 (2) 材料二中的“政治体制”是指哪一政治体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政治体制”的确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3) 如图所示的政权形式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律或法治建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32.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规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芬奇)以新奇的月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个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由于资本扩张的本性,英国资本家还把目光对准了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凭借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力量,最大的商船队和船坚炮利,英国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活动,拼命争夺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强行打开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大门。

    ——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思潮?写出这一思潮除达·芬奇之外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2)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它的实质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大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英国资本家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活动凭借的实力是什么?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是指哪一事件?
  • 33. 大国崛起需要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

    材料二:美利坚民族意识(独立意识)诞生于争取平等的斗争。自从1760年以来,英国政策的几乎每一个举措都在某种意义上使13个殖民地人感到,他们在英帝国统治下没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和政治地位……所以他们于1776年7月4日

    发表文件,宣告独立。

    ——摘编自[英]J·R·波尔《美国平等的历程》

    材料三:资产阶级从1713年至1789年间增长了5倍的法国贸易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然而,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不满意。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做二等臣民……简言之,资产阶级想要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并由此引发了大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文件”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利坚民族意识诞生”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对旧政权不满意”的根本原因。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欧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