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 1. 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在这里,各族儿女艰苦奋斗、而不舍,终于挣脱了贫困的束 , 迎来这历史的巨变。在这里,条条通途让青山绿水触手可 ① ;在这里,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在这里,“中国天眼”正在探索苍 ② 宇宙的奥秘。这里,就是贵州!今天,充满活力的多 ③ 贵州,将继续创造属于这片土地的奇迹!

    1.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è fù B . qiè bó C . qì       fù D . qì       bó
    2. (2)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及 ②芒 ③采 B . ①及 ②茫 ③彩 C . ①极 ②茫 ③采 D . ①极 ②芒 ③彩
    3. (3) 语段中“风生水起”一词的意思是( )
      A . 指传播出来的消息。 B . 借指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C . 指风雨适合农时。 D . 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型主战舰同时入列,证明中国海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实现了历史性崛起。 B . 在美国忙着调兵遣将、围堵东方大国时,一场惊心动魄的中美大博弈就这样开始了! C . 猖獗的电信诈骗分子总是殚精竭虑地制造各种欺诈信息,坑害了无数善良的人。 D . 踏上西沙群岛,仿佛进入了鸟的天堂,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 . 监察组将继续紧盯网吧乱象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 C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D .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 4.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是报纸、广播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 B . 鲁迅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们称为“民族魂”。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是《狂人日记》。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 . 律诗要求全篇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D .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 5.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 6. 默写。
    1. (1) 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2. (2)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3. (3)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 (4)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 (5)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 (6) 八方各异气,。(曹植《梁甫行》)
    7. (7) 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 (8) 刘桢《赠从弟(其二)》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予无限期望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50分)
  • 7. 现代文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 (2) 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 8.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 (1)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竹柏影也:

      ③晓雾将④复有能其奇者:

    2. (2) 请把【甲】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3) 【甲】文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
    4. (4)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则把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在文中“”的语句中;【乙】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9. 现代文阅读

    感念乔老师

            ①在我心目中,乔老师是值得我感念一生的人。

            ②36年前,我在一所联中上学。当时,我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③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勤工俭学劳动,让学生做些拾麦穗、倒地瓜之类事,来筹集教学经费。所谓捯地瓜,就是在收获后的地瓜地里,用镐头把土再深翻一遍,找出遗漏的地瓜。

    ④一天下午,老师安排我们捯地瓜,我却约了几个同学去捉鱼。快放学时,我才想起一点儿活也没干,于是打起了家中地瓜的主意。

    ⑤趁父母下地干活,我在院子里的地瓜堆上专挑个头大的地瓜装了半口袋,然后背到了学校。我的地瓜足足30斤,乔老师喜上眉梢,拍拍我的肩膀,说:“好样的,真能干!”

    ⑥一听夸奖,我心里乐开了花,感觉自己就像立了大功的英。我揪起口袋底,呼啦”一下把地瓜倒出来,连蹦带跳往家跑。刚走出不远,就听乔老师喊道:“回来!”我跑到他跟前,他绷着脸问:“你这地瓜是从哪里来?”捯来的!”“胡说!捯来的地瓜个头那么匀称,全那么大吗?”我一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交代。乔老师的脸绷得更紧了,说:“你知道吗?地瓜必须是你劳动得来的。”他教导了我半天,最后,摸了一下我的后脑勺,微笑着说:“好了,小伙子,你大公无私,值得表扬;不过,偷懒了、撒谎了,这得严肃批评。”就这样,我只好把地瓜背回了家。

    ⑦乔老师的话,我似懂非懂。但是,这次“地瓜事件”让我对他既佩服又有些好感,觉得这老头儿不但眼光厉害,还不财迷,更特别的是,没一味地批评我,还说得我心里挺舒坦。不过,这些我只是记在心里,行动上依然故我;对于学习,仍然不当回事。要说大的改变,还是那次月考过后。

    ⑧那次月考,监考老师正好是乔老师。试卷发下来,我傻眼了,会做的题没几道。我吭哧吭哧写了半天,趁同桌一时疏忽忘了遮盖试卷,就斜着眼偷偷抄了他好几道大题的答案。我下意识地抬头,发现乔老师正使劲儿瞪着我,凶巴巴的。我脸上火辣辣的,赶紧把头低下去。奇怪的是,他只是用眼神阻止我,并没有当众呵斥我,更没有把我抓出来。

    ⑨月考结束后,乔老师喊我到他办公室。我心里忐忑不安,以为要挨一顿训斥,然而他却用很温和的语气说:“你抄别人的,说明你还有上进心,是个有希望的好孩子;但是,抄来的不是自己的,要想有好成绩,还得好好学。做人做事要真实,假了只会害自己。”

    今天想来,自己当年虽算不得“好苗子”,这些年来,我却谨记乔老师的教诲与鼓励,说老实话,做本分人,扎实认真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面对困难和挫折,从未懈怠和退缩。

    (作者:陈栋林。有删改)

    1. (1) 通全文,将人物的心理反应补充完整。

      事件

      乔老师

      “我”

      “我”交了30斤地瓜

      喜上眉梢

      心里乐开了花

      倒出地瓜

      如实交代

      月考作弊

      凶巴巴

      月考结束

      温和

      忐忑不安

    2. (2)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3) 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何要交代“捯地瓜”这一概念? 
    4. (4) 结合全文,概括乔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 10.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截至5月23日10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008.6611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063.7275万人次,占68.6%,第二剂次接种944.9336万人次,占31.4%。

    湖北省自2020年12月15日开始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4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000万剂次,5月5日超过2000万剂次,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摘选自2021年5月24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节,记者:尚大原 洪亚飞)

    【材料二】

    ①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是我国首创。

    ②天花,古称“痘疮”,大约汉代传入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剧者多死。”在宋代,人们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这叫做种“人痕”。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 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样本,然后接种到一男孩身上。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病疫苗诞生……

    ④1949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于1961年研制成功。

    (摘编自2020年02月25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有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对疫情之下的人们最好的疗愈。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人类的文化和思想迎来了变革和动荡的关口。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这种不安定和连连死亡的消息,“使大家对于自己正在建立的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另外有更好的替代品”。东汉末年瘟疫前后,正是佛教思想输入中国最旺的时候。因此他认为,瘟疫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冲击,更会造成极大的思想冲击。

    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发生,了激烈的争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乔姆斯基警告,新冠病毒“最令人震惊,最残酷的一面.,就是使用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痛苦,而且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大利学者阿甘认为一切的公共信条和信念都在崩塌,人们不再相信一切,他认为紧急状态结束后,人类无法重返从前的生活。

    我们期盼更多的文化产品对疫情之下的人类文明有所反思,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催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认为,许多有关瘟疫和传染病的文学作品把当权者的疏忽、无能或自私呈现为民众愤怒的唯一根源。然而,像笛福和加缪这样最杰出的作家,能够让读者瞥见愤怒浪潮之下还有着政治之外的东西,它根源于人类境况的本质。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21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李慕琰)

    1. (1) 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湖北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B . 湖北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000万剂次 C . 湖北新冠疫苗最新接种率接近七成 D . 湖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研制出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疫苗。 B . 路易斯·巴斯德的“微生物致病理论”,为现代疫苗开发提供了方法指导。 C . 本则材料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D . 人类疫苗研发经历了古代疫苗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内培养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外培养研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3. (3) 疫情带给我们许多反思,根据材料,梳理和概括对于这场疫情我们不应该忘记什么。
  • 11. 现代文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

    ①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1. (1) 三段文字都在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但各有侧重,其重点分别是什么? 
    2. (2) 第②段末引用高尔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描述,有何作用?
    3. (3) 从选文中看出托尔斯泰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 12.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八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你根据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内容。

      ①述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2. (2)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钟南山院士在两次抗疫斗争中,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年事已高,冲锋陷阵,亲临一线,实地调研,与同行交流,现场指导,言传身教指导年轻医生救治患者,其作风平易近人,是一位十分受人尊敬的长者。

      上联:忆往昔,解放军锐不可当“横渡”扬军威

      下联: : 

    3. (3)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请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四、写作(60分)
  • 1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季少年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独自面对父母的出差,或协同伙伴探秘神奇的游戏,或拣拾瞬间的感动,或立志“少年强则国强”……记录分享时,便可骄傲地宣称:我,就是那善于发现故事、感悟生活、收藏美好的青春少年!

    请以“我就是那少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