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1-30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40</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1.5</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6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分析以下俗语能体现“应激性”这一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朵朵葵花向太阳
  • 2. 今年9月23日-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亚运会期间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更是令国外友人啧啧称奇,其中科技狗不仅能当拉拉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等。下列能说明科技狗不是生物的理由是(    )
    A . 它需要充电补充能量 B . 它不能繁殖后代 C . 它能跑能跳 D . 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3. (2021七上·陈仓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 . 植物落叶 B . 新冠病毒能繁殖后代 C . 含羞草受到碰撞叶片后会合拢 D . 钟乳石会慢慢长大
  •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B .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 . 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D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 5. (2019七上·马山月考) 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取的是(     )
    A . 调查法 B . 观察法 C . 实验法 D . 分类法
  • 6. (2023九下·石碣模拟)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 . 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 C . 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 . 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
  • 7. (2022七上·罗湖月考)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光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C .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 .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 8. 科学探究的正确顺序是(    )

    ①表达交流  ②提出问题  ③得出结论  ④制定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作出假设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⑥①④②③⑤ C . ②⑥④⑤①③ D . ②⑥④⑤③①
  • 9. (2022七上·紫金期中)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 25℃和0℃ B . 光照和黑暗 C . 有空气和无空气 D . 温度和水分
  • 10. 下列有关巴斯德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本实验的变量是瓶颈形状不同 B . 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C . 在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D . 直颈瓶A组和曲颈瓶B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 11. (2015七上·鄂尔多斯期中) 若显微镜镜筒上目镜倍数为5倍,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倍,转换器上正对通光孔的镜头应为下列哪一种(  )

    A . 8倍目镜 B . 15倍目镜 C . 10倍物镜 D . 40倍物镜
  • 12. (2018·滨州)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 . 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 C .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D .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 13.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
    A . 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B . 目镜、镜筒、物镜、镜座 C . 目镜、物镜、通光孔、镜臂 D . 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 14.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转动遮光器可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B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 . 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 . 由甲换成乙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 15. 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②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①②③
  • 16. 桑葚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
    A . 细胞膜 B . 叶绿体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17. (2018·广州)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细胞核和线粒体 B .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 细胞核和叶绿体 D . 液泡和叶绿体
  • 18.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A . 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 . 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 . 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 .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 19. 关于“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一探究活动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 . 该探究活动使用放大镜就可以了,不需要显微镜 C . 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D . 草履虫对刺激能做出反应,说明个体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20. (2022·海南)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时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 . 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物镜② C . ④所示的操作是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 . 要将⑤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 21. (2021七上·建华期末) 观看记录成长的照片时,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原因是(   )
    A . 细胞分化的结果 B . 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C . 细胞分裂的结果 D . 细胞生长的结果
  • 22. (2021七上·铁西期末) 下列各图分别代表番茄植株不同结构层次,请按结构层次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③→①→②
  • 23. 下列关于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体有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 B . 绿色植物的叶脉和人体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C . 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少了系统
  • 24. 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的生理活动。错误的是(    )

    A . ③过程形成的细胞,仍具备分裂能力 B .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不变,与原细胞相同 C . ③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同
  • 25. 植物细胞分裂顺序是(    )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  ②核内遗传物质复制  ③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④产生两个新细胞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①③
  • 26. 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 B . 人体的皮肤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C . 所有动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D .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 27. 这是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化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染和吸   ②滴清水   ③盖   ④展平   ⑤擦   ⑥撕

    A . ①②③④⑥⑤ B . ①③②⑤④⑥ C . ⑤②⑥④③① D . ①②④③⑤⑥
  • 28. (2023七上·潮安期末) 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被淘汰的选手是(  )
    A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 29. 下列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A . 金鱼藻 B . 葫芦藓 C . 肾蕨 D .
  • 30. 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而得名,它有“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的美称,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

    ①被子植物②裸子植物③蕨类植物④苔藓植物⑤种子植物⑥孢子植物

    A . ①⑤ B . ②⑤ C . ③⑥ D . ④⑥
  • 31. 枣庄,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它供应了江浙沪一带超过50%的煤炭。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引领下,催生着枣庄实现从“煤城”到“绿城”的破茧之变,开辟了生态宜居城市的绿色空间。下列与煤炭有关的古代植物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种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
  • 32. “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了凉爽。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 B .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会逐步增强 C . 对植物体来说是极大的浪费 D .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可以带走周围热量,从而避免被太阳灼伤
  • 33. 将下列活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涨破的是(    )
    A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 . 草履虫 C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 . 衣藻
  • 34. 分析以下结构的特点,从结构层次上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苹果 B . 苹果花 C . 苹果皮 D . 皮肤
  • 35. (2018·衡阳) 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玻片标本上 D . 反光镜上
  • 36. 在低倍镜下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q”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 . “上”和“q” B . “下”和“b” C . ”和“p” D . ”和“b”
  • 37. 某同学菠菜叶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 . 图中④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C . 多数植物的叶片上表皮气孔更多 D . 植物通过③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 38. 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观察叶片气孔,其操作错误的是(    )
    A . 需要用碘液对制作的叶片进行染色 B .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 C . 撕取蚕豆叶的下表皮,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 D . 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做成切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 39. 下列不属于降低蒸腾作用的是( )
    A . 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 去掉部分枝叶移栽植物 C . 对移栽之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D . 夏天经常给植物浇水
  • 40. 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 . 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C .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 . 促进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空</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4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41.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1中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顺序是
    2. (2) 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2)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 . 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 . 步骤4的操作是向右移动装片 C . 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400倍 D . 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3. (3) 在图1步骤C中,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4. (4) 在图1步骤A中,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从而避免气泡。在染色时,应该滴加的液体是
    5. (5) 图2中,要使物像清晰此时要调节的结构是。(选填图2中的字母)
  • 42. 根据细胞结构图完成下列填空。

    1. (1) 左侧是植物细胞结构图,判断依据是有叶绿体、
    2. (2) 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洗菠菜有时水呈现淡绿色说明[    ]一定被破坏了。
    3. (3) 有些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这些紫色物质存在于图中的[    ]结构里。
    4. (4) DNA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在寻亲过程中,可以通过DNA鉴定的方式确定亲子关系,实现家庭团圆。DNA主要存在于右侧细胞的[    ]结构中。
    5. (5) 图中③表示结构,其作用是。线粒体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 43. 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 (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 (2) 制订实施计划:

      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②在设计实验时,除了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

      ③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

      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2只

      1只

      0只

      1只

      阴暗

      7只

      8只

      9只

      10只

      9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要计算两组5次实验数据,取它们的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 (3) 做完实验后,实验中的鼠妇应当怎样处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