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南阳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 1. 下面是小文收集的黄河文化公园相关资料,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这是一块神奇而厚的热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里北临黄河,南依邙山,是黄土高原的终点,也是华北平原的起点,黄河自此流速减缓,泥沙沉。雄 ① (混 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公园如今已发展成融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寻根问祖、弘扬中华文明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 ② (璨 灿)的明珠。

    1. (1) 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
      A . zhòng diàn cháng B . chóng dìng cháng C . chóng diàn zhǎng D . zhòng dìng zhǎng
    2. (2)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 2. 小文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诗文中最美的景】跟随文人一起赏读诗文中别样的风景。“ ①  ② ”(《渡荆门送别》),随李白感叹明月如镜、云霞似楼;“ ③  ④ ”(《使至塞上》),同王维欣赏大漠广阔、雄奇壮丽;“ ⑤  , 山山唯落晖”(《野望》),看王绩描绘山野秀美、秋意浓浓;“ ⑥  ⑦ ”(《梁甫行》),听曹植感慨家园荒芜、狐兔出没;“ ⑧  , 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与陶弘景赞叹山高水净、景致清新。

  • 3. 小文找到了下面两则新闻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帮小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2023年7月16日,新密市伏羲山红石林景区里,回荡着悦耳的笑声。进入暑期,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和“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新密,迎来了大批游客。他们踏上山水美景与厚重文化交织的旅途,让身心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材料二】2023年7月16日晚,在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人潮涌动,他们着汉服,绾青丝,点朱丹,邂逅千年前的自己。在洛邑古城,小桥流水,翠竹掩映,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梳着发髻的游客拍照“打卡”;游客品美食,逛古街,拍美照,尽情享受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丰厚文化气息。

    1. (1) 请你帮小文拟写一个能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15字左右)
    2. (2) 小文找到一幅关于河南旅游的标识图,打算将其刊登在校报“身边的美”专版上,但他不是特别了解该图的主要构图元素及其寓意,请帮他简要分析。

    3. (3) 小文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活动做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意、修辞一致。

      美,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只要用心去寻找,美其实无处不在。当你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当你远眺高山,苍翠绿意会启迪你的心智;当你……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在你眼中就会成为绝美的图景。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最温暖的归途

    孙道荣

    ①小时候,除了我们村,我最熟悉的村庄就是严庄。

    ②严庄离我们村有十来里山路,中间还有四五个村庄。除非太渴或者突然下了大雨,奶奶才会牵着我的手走进其中的某个村庄,或讨口水喝,抑或在谁家的屋檐下躲躲雨。其他时候,奶奶都是领着我径直走到严庄的,仿佛路上那几个村庄都不存在似的。其实,我更想在路过的一个村子停下来,因为那里有一棵很大的枣树,枣子成熟的季节,我总能从树下的草丛里找到几颗被人遗漏的、甜得透心的枣子。然而,奶奶却不让我停下来,她要么说枣树还没开花呢,要么说枣子早被人家用竹竿打光了。可是,就算没有枣子,走了这么远的山路,是不是也该歇歇脚了?奶奶笑着说:“我一个老太婆都不累,你个小娃子累什么?”她拽着我,继续走。

    ③奶奶总是很急迫的样子,出了家门,脚步就变得又碎又急,一刻不肯停下来。我记得,她自从第一次领着我去严庄,就一直这样。我一点儿也不觉得严庄有什么好玩的,面积比我们村小,房子也比我们村的更矮更破;如果不是年节,在那里吃到的饭菜,比我们家的还难以下咽。严庄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一个比我奶奶更老的老太太,她有时候会偷偷地塞一块蜜饯给我。她脸上的褶子比我奶奶的多,腰杆也比我奶奶的还佝偻,走路时她低垂的脑袋都要触到地面了。她的牙齿差不多全掉了,嘴巴完全瘪进去,讲出来的话就跟从破风箱里发出来的一样,沙哑到让人听不清她说什么。

    ④奶奶却跟她有讲不完的话。不过,奶奶赶了十几里的山路,当然不仅仅是来跟她说话的。大多数时候,奶奶来到严庄,比在家里还辛苦,她要下地干活,要将被子、衣服全部洗一遍,冬天时还要用塑料皮围个圈,帮老太太洗个热水澡。整个白天,奶奶都在不停地忙碌,到了晚上,两个老太太会钻进同一个被窝,开始讲话。她们的话我一点也不感兴趣,在又矮又破又小的房子里,我躺在两个苍老的声音中间,无趣至极。只是有时从矮墙的破窗看出去,能看到满天繁星。有一次,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奇怪的“扑哧”声惊醒,原来是两个老太太不知道说起了什么,笑得在被子里蜷成一团。我翻个身又沉入梦乡。多年以后,如果我在睡梦中被什么声音突然惊醒,我还会忍不住想到小时候的那一幕——两个老太太,在深夜的土炕头发出“扑哧”的笑声。奶奶留在我记忆里的声音并不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模糊,唯有那夜的笑声,仿佛刻在了我脑海深处,清晰、深刻,不时进发出来。

    ⑤每次跟奶奶去严庄,我们都会住一晚,但是第二天必须往回赶,因为我还有两个妹妹在家里等着奶奶照顾。离开时,比奶奶更老的老太太总会拄着一根树棍子,将我们送到村口。回我们村的路上,我总是走在前头,奶奶说我跑得比兔子还快。而奶奶走出严庄的时候,脚步却总是拖拖沓沓的,好像被严庄的土黏住了脚一样。直到回头再也看不见严庄了,奶奶才突然加快了脚步。

    ⑥有一天,爸爸急急忙忙对我和妹妹们说:“快,我们去严庄。”那一次,奶奶已经先去了几天,也是她唯一一次没有带上我。爸爸告诉我们,太太没了。

    ⑦到了严庄,奶奶看到爸爸,突然放声大哭。我看到那个我喊作“太太”的老太太,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那个每次我和奶奶来严庄时一起睡的土炕。

    ⑧那一次,我们全家在严庄住了几晚,直到将太太安葬。

    ⑨从严庄回来,我们默默地行走,半路上,奶奶突然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哇”地大哭。我们都停下来陪着奶奶。奶奶摸了摸我的头,呜咽着说:“奶奶没有家了……”

    ⑩那一年我6岁,还不能理解奶奶的话,想,我们不是有家吗?

    ⑪我24岁那年,我的爷爷去世;31岁那年,我的奶奶也去世了。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爷爷奶奶的家就是我的家;没有了爷爷奶奶,我从小长大的那个村庄里,也就再没有家了。那个严庄,我更是很多年都没有再去过,它和我的村庄一样,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那里,曾经有奶奶回家的路,也有我回家的路。它们,曾经是奶奶和我,在这个世间最温暖的归途。

    (选自《品读》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 (1) 奶奶去严庄时,“脚步就变得又碎又急”;离开严庄时,“脚步却总是拖拖沓沓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 (2) 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其他时候,奶奶都是领着我径直走到严庄的……

      ②到了严庄,奶奶看到爸爸,突然放声大哭

    3.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如何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中奶奶说自己没有家了。
    4. (4)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 5.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①“双晴碧珠莹,四翅青罗薄。”蜻蜓薄如轻纱的翅膀使其成为伟大的飞行家,而宝石般的眼睛则使其具有全方位的视野。蜻蜓的复眼占了它头部大小的三分之二,巨大的复眼能保证它充分获取信息。蜻蜓的视觉生动而舒缓,这使得它能够察觉到猎物最细微的动作,并且是以“慢镜头”的形式呈现的,它看到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实际比物体本身的移动速度慢三倍左右。这种独特的视觉保证了蜻蜓在捕食时能轻易锁定猎物。

    ②蜻蜓不仅有最大的复眼,也有最多的小眼。每只小眼自成休系,都具有屈光系统和感觉细胞,它们各司其职,保证蜻蜓能够360度无死角地监控周围环境。任眼观六路这项本领上,蜻蜓超过了绝大多数动物,甚至超过了变色龙。变色龙虽然看东西时不用转动身体,但至少要转动眼球:而蜻蜓即使一动不动,也几乎可以看到上、下、左、右、前和后等各个方向。

    ③最神奇的是,蜻蜓的眼睛居然可以测速。如果猎物在蜻蜓眼前移动,蜻蜓的众多小眼会逐个做出反应,通过一系列处理后,蜻蜓能准确判定猎物的移动速度和位置,成功将其捕获。人们根据蜻蜓复眼而发明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广泛应用于机载、陆基、空基、舰载等领域。此外,蜻蜓复眼的偏振光特征及复眼中整齐排列的小眼构成的二维光栅等,都是仿生学研究的重点。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14期,有删改)

    【文本二】

    ①蜻蜓看起来不胜凉风,却一点儿也不温柔,它们“无肉不欢”,从不吃素,捕食成功率很高,算得上昆虫中的顶级猎手。

    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蜻蜓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捕食成功率,主要是因为其飞行速度快,变向技巧高。蜻蜓轻薄的翅膀每秒可振动30~50次,冲刺速度可达每秒40米。每一个翅膀都由不同的肌肉单独控制,飞行时互不干扰,运动轨迹可以完全不同,从而使其可以随意转动翅膀,快速改变方向,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的飞行特技。蜻蜓不仅可以在高速运动中迅速静止,灵活悬停,还可以瞬间从悬停状态转为高速飞行,或者突然垂直起降。最特别的是,蜻蜓有高超的飞行姿态矫正技巧,它不仅会“飘移”,甚至会倒飞,而它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会倒飞的昆虫。

    ③当然,蜻蜓捕食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那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在捕食燕尾蝶幼虫时,蜻蜓有时不得不放弃。因为肉墩墩的燕尾蝶幼虫在受到攻击时,臭腺会突然膨胀出来,并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蜻蜓宁可少吃一顿也不想忍受这种恶臭,只好悻悻飞走。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14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第①段画线句说明了蜻蜓的显著特点:薄如轻纱的翅膀,宝石般的眼睛。 B . 蜻蜓身上的许多小眼让它一动不动便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监控周围环境。 C . 文本一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蜻蜓眼观六路的本领很强。 D . 蜻蜓在捕食燕尾蝶幼虫时会失手,是因为它嫌弃燕尾蝶幼虫的肉不太美味。
    2. (2) 请简要分析文本二第②段的写作思路。
    3. (3) 文本一与文本二虽然都围绕“蜻蜓”展开说明,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加以简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6.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戍秋,八月既望 , 予至杭,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其妙愈呈,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不知夜之几何,恍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也!

    (节选自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

    【注释】①壬戍: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②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1.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⑴怀民未寝

      词语推断法:人云

      西湖之上

      查阅词典法:①听说,得知;②见闻,知识;③名声,名誉;④闻名,传扬

      (填序号)

      不知夜之几何

      课内迁移法: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 (2)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 (3) 下面是甲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解说其合理性。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4) 甲乙两文均是各自作者欣赏月夜时所写的,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 7.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下面诗句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B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C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 (2) 颔联中的“几处”“谁家”分别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联系全诗,说明理由。
四、名著阅读(5分)
  • 8. 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 (1)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中国精神”分享交流会。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 , 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写一段发言稿。

      A.百折不挠 B.忠诚爱国

    2. (2)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中国英雄”分享交流会。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 , 结合名著具体情节,分析将其称为“英雄”的原因。

      A.毛泽东 B.徐海东

五、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梅花冷香飘散,傲立寒冬;菊花深秋绽放,高洁伟岸;向日葵盛夏开颜,明媚温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花一样,像花一样绽放美丽,像花一样开出个性,像花一样活出自信……

    ⑴请以“像花一样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上面的材料引人深思: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管我们是哪一种花,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开得灿烂……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