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niàng) 清(dèng) 落(zháo) 高(miǎo) B . 巢(kē) 池(qí) 黄(yùn) 粗(kuàng) C . 蔽(yīn) 护(kān) 抖(shù) 萏(hàn) D . 弄(shì) 彩镜(léng) 斜(qī) 蓄(zhù)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化妆   取诀   分歧   淅淅沥沥 B . 繁密   娇媚   胳膊   倾盆瓢泼 C . 并谛   干燥   笑嘻嬉   呼朋引伴 D . 流转   宽敞   笠临    稀稀疏疏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顾全大局,让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B . 四川科技馆的门票太难预约了,刚才妈妈告诉我抢票成功,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C . 老师一遍一遍地给我讲这道题,就是想让我把它弄懂,这不是有点咄咄逼人吗? D . 国庆节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穿上盛装,打扮得花枝招展 , 特别可爱。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成都大运会为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运动盛事。 B . 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进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重视汉字书写。 C . 是否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金色花》是散文诗。 B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令尊、令堂、惠顾、高见、高邻、奉还都是敬称。其中,令尊、令堂都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C .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流传千古的诗篇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他的诗歌雄浑豪放,构思精巧。 D .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调的标题。
  • 6. 请用正楷字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美观。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7. 七年级一班准备在本周班会课(周五下午2点)开展“争做时代阳光少年”的主题演讲活动,特邀请本班任课老师参加。请你完善下文邀请函的主要内容。

    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七年级一班全体同学

    2023年10月20日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 8.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 (1)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2. (2)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3. (3) 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4.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秋天的怀念”有哪些妙处。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红朵百合

    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赏看,都嫌它太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

    ⑤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⑥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都觉得高了,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⑦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晚上零点,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那个大的花苞优雅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花的开放是没有理由的,它只为开放。

    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静谧的夜里,花朵绽放得更肆意了,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点,花瓣没先前那样黏得紧了,有一处已松开,看来,今晚,它是一定要开的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⑨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和第一朵仿佛双胞胎一样,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再给那两个红朵来个特写,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⑩太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⑪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围绕“红朵百合”,“我”的心情由发现红色花苞的惊喜、对圆茎开出美丽百合的憧憬,再到夜间绽放时的兴奋和欣喜,最后安静下来。 B .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中的“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这里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表现出“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 C . 文中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主要突出了老妇人不喜欢花、唯利是图的特点。 D . 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引用的诗文写出花儿开放驱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表达了“我”看到百合花开时的愉悦之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诗情画意。
    2. (2) 请简要概括全文的内容。
    3.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这句话。

      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

    4. (4) 你对文末“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 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文侯与虞人期猎

    司马光《资治通鉴》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yú)人:管理山泽的官。②焉:哪里。③之:到、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B .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C .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D .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 (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去后至            乃:才 B . 而去           委:丢下,舍弃 C . 饮酒乐,天        雨:雨水 D . 身自之             罢:停止,取消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 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从期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了。 D . 两篇选文都表现了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 11. 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两岸阔,风一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____
      A .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用对偶,并且偶数句要求押平声韵。这首五言律诗不仅中间两联对偶,而且首联也用对偶。 B .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时光流逝的象征,放在句子的前面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C . 首联用叙述的方式,写出江南风景秀丽。“客路”“行舟”二词表明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异地,与下文的“乡书”“归雁”形成呼应。 D . 新年将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诗人却不能回家,只能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书信。尾联用间接抒情的的方式,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2. (2) 请发挥合理的想象,描绘下列诗句展现的画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12. 古诗文默写。
    1. (1) 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5. (5)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6)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8分)
  • 13. 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B .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童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他在《二十四孝图》中讽刺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 . 《琐记》中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鼓励我们“打旋子”,说明衍太太是一个热心肠、疼爱孩子的人。
  • 14. 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1. (1)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2. (2) 长妈妈是“我”的保姆,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温暖。结合全书内容,说说长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
五、作文(60分)
  • 15. 小作文。

    进入新学校已经一月有余,校园中一定有一处景物引你驻足观赏。请你将此处美景细细描绘,让更多的同学领略到校园的美丽,感受你观景的心情。

    要求:1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16. 大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受挫的沮丧,被误解的烦恼……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⑵不少于500字;⑶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⑷文中不得出现包含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