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丹桂飘香 C . 玻璃破碎 D . 柴草燃烧
  • 2. (2022·滨海模拟) 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二氧化氮
  • 3.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通电分解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食物变质——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气体受热膨胀——分子的大小变大
  • 4. 下列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 B . 过滤 C . 闻气体气味 D . 点燃酒精灯
  • 5.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 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 6. 科学家用Xe(氙气)首次合成了XePtF6(Xe显+1价、F显-1价),则XePtF6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4 C . +5 D . +7
  • 7. (2020九上·兴业月考) “加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铁”“钙”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单质
  • 8. 白银做容器有杀菌作用,净化水质。如图是关于银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银是金属元素 B . 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g C . 银在AgNO3中,显+1价 D . 银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Ag+
  • 9. (2022·百色)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原理是: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CO2 B . H2O C . SiH4 D . CO
  • 10. 勤做笔记是学好化学的必要习惯。下列笔记有错误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 . 酒精灯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C . 液氧可用作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 D .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21%
  • 11. (2022·福建) 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CO2 C . NaOH D . Na2CO3
  • 12. 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探究

    结论

    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子在不断运动

    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明显变少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式脂肪酸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B . 反式脂肪酸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 . 反式脂肪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34:2 D . 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4. (2020九上·龙沙期末) 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3种分子 B . 属于化合反应 C . 丙为CO D . 催化剂不断减少
  • 15. (2016九上·费县期中)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 元素的核电荷数 C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16. (2016九上·弥勒月考)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 17.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B . 离子带有电荷,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18.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所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19.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g

    x

    37

    5

    30

    A . x=16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 丙一定是催化剂
  • 20.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 向适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C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 D . 电解水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 21.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3个水分子
    2. (2) 一氧化二氮的化学式
    3. (3) 氢氧根离子
    4. (4) 2个氢原子
    5. (5)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2. 请用给定的物质或人名的字母序号填空:

    A、门捷列夫    B、氮气     C、酒精       D、明矾       E、稀有气体

    1. (1) 酒精灯中的燃料是
    2. (2) 净化水时可做絮凝剂的是
    3. (3) 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
    4. (4) 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5. (5) 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23. 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 (1) 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
    2. (2)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 (3)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4. (4) 实验中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24.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供航天员呼吸,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遨游的梦想。

      ①某种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填“大”或“小”)。

      ②利用铁酸镍可更快地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在此过程中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则铁酸镍所起的作用是作用。

    2. (2)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 . 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变大 C . 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D . 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3. (3) 图6中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25.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红水河的水经沉降、吸附、杀菌消毒等一系列的净化操作后可得到自来水,自来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该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组成的。
    4. (4) 下列有利于爱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农业上任意施用化肥、农药 B .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 .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 . 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就排放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 26. 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具有杀菌能力强,对人体及动物危害性很小、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它在不同的浓度时,由黄绿色到橙黄色变化的气体;遇热水能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氯气(Cl2)和氧气;见光易分解生成氯气(Cl2)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ClO2是由元素(填元素名称)和氧元素组成,它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 (2) 上文中的“它在不同的浓度时,由黄绿色到橙黄色变化的气体”这句话,描述的是ClO2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 (3) 已知化学方程式: , 其中化学计量数x的值=
    4. (4) 写出ClO2见光分解成氯气(Cl2)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7. 实验室有一包暗紫色的粉末A,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已知固体I为黑色,气体J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

    1. (1) 粉末A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固体H在气体B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进行该实验时,需要在固体H的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是
    3. (3) 写出无色气体B的一种用途
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1.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装置中还缺少
    3. (3)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并能观察到气体产生的速率,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最佳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9. 如图分别是甲、乙、丙三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均已调节天平平衡,所有的操作规范、称量准确和观察细致。

    1. (1) A实验:实验前,锥形瓶瓶底要铺有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白磷刚引燃,甲组同学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选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2. (2) B实验:乙组同学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选填“左”或“右”)偏转,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 (3) C实验:丙组同学将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粉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填“不平衡”或“平衡”)。
    4. (4) 由上述三个组的实验可知,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容器内进行。
    5. (5)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五、计算题(共6分)
  • 30. 在实验室用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固体总质量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27g

    17.4g

    计算:

    1. (1)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从表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O2质量是g。
    3. (3) 求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