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邪pì 强jué 味xìng 滋暗长qián B . shì 鲜yú 辱 mò 深痛疾wù C . 钝 yū 刻 juān 跚 pán 振聋发kuì D . 然qiǎo 形 dùn 首 qiáo 疲力尽jīng
  • 2.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遏制  频临  旁逸斜出  为富不仁 B . 暮年 交御 坦荡如坻 和颜悦色 C . 狼藉 教诲 正襟威坐 藏污纳垢 D . 由衷 诘责 眼花缭乱 触目伤怀
  • 3. (2023·本溪) 选出对下面语段各句子修改有误的一项(   )

    ①五一假期,上海街头巷尾的一家家特色小店引领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目光。②据报道,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开的特色小店数量已超过3万家左右。③这些各美其美的小店,不仅悄然孵化和营造出新的消费生态和文化空间,还彰显了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④通过举办“上海逛马路节”等活动,让“无小店,不上海”的理念深入人心。

    A . 将①句中的“引领”改为“吸引”。 B . 将②句中的“左右”删去。 C . 将③句中的“孵化”与“营造”调换位置。 D . 将④句中的“让”删去。
  • 4. (2023·盘锦)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B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她的记梦之作,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磨难,后来在冬妮娅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 《骆驼祥子》中祥子本是农村人,来到北京后,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 5. (2023·长沙) 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介绍围棋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围棋有“三得”,即“得好友、得人和、得心语”。

    ②围棋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③不仅如此,围棋还常被人们称作“头脑体操”,能使头脑得到锻炼,促进健康,可“得天寿”。

    ④也就是说,围棋可以使人们广交朋友,教人与人和谐相处,让人们能够进行心灵的沟通,同时,对人们的健康长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⑤因此,围棋也成为了一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②①③④⑤ C . ①④③②⑤ D . ①②④⑤③
  • 6. 综合实践

    学校筹备主题为"锻炼体魄强国有我"的体育节,为此,学生会成立志愿者小组。下面是学生会征集的部分标语,请选出与体育节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

    A . 科技强国 奋斗有我 B . 逐梦赛场  自信自强 C . 运动展风采  拼搏向未来 D . 赓续拼搏精神 激扬青春活力
  • 7. 古诗文填空

    山水皆有意。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压抑之感;“,铜雀春深锁二乔”引发了杜牧历史兴衰之感;“烽火连三月,”寄寓了杜甫漂泊他乡,思念亲人的愁苦;李清照的“我报路长嗟日暮,”用路途的遥远暗含了时光易逝,理想难以实现之苦;《饮酒(其五)》诗中“”既写出了南山美好的黄昏景色,也道出了陶渊明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的情态,和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所写的“夕日欲颓,”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与理解
  •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非不深也

      ②寡助之至,亲戚

      ③行乱其所为

      ④入则无法家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3)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更清楚。 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国家灭亡的条件往往是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 9. 阅读《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完成下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 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 最高达51米,相当于 18层楼高;重达550吨, 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 38米、高 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⑧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 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⑩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 (1)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 (2) 指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

      ②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 )

    3. (3) 第⑧段中划横线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4) 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
  • 10. 阅读《老妈是个菜贩子》,完成下题。

    老妈是个菜贩子

    邹华卫

    ①许朵的叛逆,是从厌烦“菜贩子老妈”开始的。

    ②读初中时,许朵私下里叫老妈“卖菜的”,嫌她不似同学牟卉卉的老妈,举手投足,一股文化人的范儿。一想到卖菜的,许朵就巴不得离老妈远远的。

    ③不过许朵老妈的菜摊,经营得真不错。她做买卖诚实,人又热情活络,很快就从菜摊发展到菜店,后来拥有十多家连锁店。但在许朵看来,老妈骨子里是暴发户,不管老妈的职业还是素养,都不值得敬重,以至于坚决要让自己和老妈的人生拉开距离。

    ④读到高中,许朵坚决要求住校。老妈不同意,说:“牟卉卉跟你一个班,人家咋不住校?”许朵“哧”地冷笑一下,压根不想服从。最后老妈拗不过许朵,只好依她住校。但让许朵没有想到的是,开学时,老妈不仅自作主张执意开车送她到学校,还一见如故地和班主任聊上了。她那卖菜的大嗓门一嚷嚷,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于是开学当天,全班都认识了许朵——她妈是卖菜的,是家喻户晓的“诚信菜店”的老板娘。许朵简直沮丧透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也垂着枝条,没有一丝生气。坚持住校就是想离老妈远一点儿,可是一天没过,又被罩在她的影子里了。

    ⑤因为卖菜的老妈,许朵不由自主地在同学面前显出自卑,甚至承受不了一些善意的玩笑。在大家聊起老爸老妈的时候,她便找借口溜出去。由此,许朵对老妈的忌恨又多了一重。

    ⑥而老妈还是老妈,又跟学校管后勤的校长扯上,零利润为学校食堂送菜。老妈得意洋洋地对许朵说:“你们校领导说了,你吃饭不用花钱,想吃啥就去吃啥。”

    ⑦许朵简直要崩溃了,但这次,她默然不语,只是坚决不肯再去食堂,而宁愿去学校门口那些不卫生的廉价小食店吃。结果没几天就吃坏了肚子,患了急性肠炎。

    ⑧至此老妈终于知道许朵的抗议行为,她又气恼又意外,哆嗦着嘴唇,抬起手掌,可看着许朵苍白的小脸儿,还是无力地放了下来,叹口气,转身走了。这样的抗争之后,许朵觉得再多花一分钱就是对老妈的妥协与认输。她分外努力,只想远远地逃离老妈

    ⑨可到底是长身体的时候,功课越来越紧张,到了高二上学期,许朵明显出现营养跟不上的疲累。恰在这个时候,牟卉卉的老妈找到许朵,以一个母亲的急切央求道:“朵朵,卉卉也住校了,可她不许我中午送饭,这样营养怎么能跟得上呢?阿姨求你,跟她做伴儿吃饭好不好,卉卉说了,只要你同意我给你们俩送饭,她就让我送。”

    ⑩许朵过意不去,可看着牟卉卉老妈祈求的眼神,她还是点了头。许朵想,这才是爱孩子且有素养的妈妈,不像自己老妈,是个卖菜的,永远不考虑后果,总把事情做得那样浅薄。

    ⑪于是,牟卉卉老妈每天中午都送来丰盛的午餐,让许朵有了足够的体能,加上要远离老妈的动力,许朵的状态越来越好,高考时发挥出超常水平,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所远离家乡的一流大学。

    ⑫接到通知书的那天,许朵很兴奋,去答谢牟卉卉老妈。没想到牟卉卉老妈微笑着揽过许朵的肩膀说道:“朵朵呀,你真把你老妈逼急了,就为你的吃,来求我求卉卉想了这个法子。孩子你想想,卖菜怎么了,靠自己劳动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不值得你自豪吗……”

    ⑬这些话,一句一句戳在许朵心窝里。

    ⑭话语如蚕,心似桑叶。

    ⑮真的,老妈有什么错,她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赚血汗钱,过好自己的生活,竭尽全力爱自己的孩子

    ⑯许朵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

    ⑰那天下午,许朵第一次去了老妈的菜店,看老妈正弯着已然有些佝偻的身子,跟员工一起码菜,在老妈的手里是那样乖巧,服服帖帖地任由老妈侍弄。许朵愣了愣,过去接过老妈手里的菜,轻声说:“妈,你歇着去,我来吧。”

    1. (1) 通读全文,完成以下框架图,梳理许朵对老妈的情感变化过程。

    2. (2) 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下列语句。

      ①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也垂着枝条,没有一丝生气。

      ②菜在老妈的手里是那样乖巧,服服帖帖地任由老妈侍弄。

    3. (3) 结合全文,探究第14段“话语如蚕,心似桑叶”这句话的含义。
    4. (4) 牟卉卉老妈这个人物形象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5. (5) 简要分析许朵总想逃离老妈的原因,说说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
  • 11. 阅读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①从放羊娃到全国技术能手,距离有多远? 这是 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走过的追梦路。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他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走向工作岗位,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回顾师延财的成长,我们看到,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时代,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师延财的经历,便是许多青年成长的缩影。有梦想、志存高远,有行动、脚踏实地,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③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树立远大志向后,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对青年人来说,在校园中学习,就要孜孜不倦、打好基础;在职场上打拼,就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方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⑤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不忘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古人说:“志不笃者,不能力行。”真正踏上追梦之旅后,沿途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江苏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创业伊始, 由于缺乏务农经验,第一季的种植曾遭遇失败。然而,怀着当好新时代"新农人"的志向,她不断探索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回首来时路,"直面困难,未来可期"是她对大学生们的寄语。

    ⑥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或许一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或许第一份工作不够满意,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灰心丧气、萎靡不振只会停滞不前;勇往直前、愈挫愈勇方能成就梦想。青年人要用微笑面对挑战,用执着迎接风雨,许多成功都是从困苦中开出的希望之花,要坚信:“困难乃见才,不止将有得。”

    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要志存高远,行路要脚踏实地。坚定出发吧,勇往直前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3. (3) 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做才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4. (4)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选文①段中举出师延财踏实努力的例子作事实论据,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选文②段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青年人要为实现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C .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可以放在⑤段来论述追梦之路充满艰辛。 D . 选文结尾段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向青年发出“坚定出发”“勇往直前”的号召。
三、作文
  • 12. 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在600宇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