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段阅读(14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wū 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 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ìng mì)②(wū yán)

    2. (2) 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高邈②灵魂

    3. (3) 文段中的“阔”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4. (4) 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脉”字的四个义项。文段中“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中的“脉”意思是什么?

      脉mài:①血管:动~|静~。②脉搏:~象|切~。③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山~|矿~。④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叶~。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洋淀自古以风光____(秀丽/娇媚)闻名。如果说“西淀风荷”是自然界中粗犷的壮汉,那么世界名荷园、太空荷花园就是白洋淀文化苑人培育的标致佳丽。这里造型独具,为“五一六八”形状,即周围的五角、六角形花池,中间一个大花池,总共八个池子,取意“我要顺发”的意思,祝愿游客“财运恒通,事业顺利”。这里(甲)有白洋淀代表性的“一花三宝”(荷花、菱角、芡实、皮条),(乙)引进了国内外多种转基因名荷,成为精品园景。种类齐全,色调多样,争奇斗艳,尽展____(烂漫/妖烧)。

    1. (1) 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 (2) 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 还 B . 不仅 又 C . 虽然 但是
    3.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向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
  • 3. 古诗文默写

    [甲]李白用《峨眉山月歌》“____,____”两句诗描绘出月映清江的空灵与美妙。

    [乙]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其在小令中真切地表达了漂泊无依的哀愁与伤感。而王湾行舟江上,见大雁北归,也引发了一腔羁旅之人的乡愁之思。

    [丙]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赋予了月亮深厚的文化内涵。张九龄曾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千古流传。同是借月寄情,李白也曾通过和友人都能看见的月亮,来寄托自己的安慰和问候

    1. (1) 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 (2) 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和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3. (3) 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李白表达对朋友无比关切之情的名篇《》。
  • 4. 古代诗歌阅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本诗中,曹操因而触景生情,借助奇特的(写法),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2. (2) 南宋敖陶孙在《诗评》中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本诗展现出了诗人曹操怎样的形象?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儿女讲论文义 与: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

      俄而雪骤 俄而: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4. (4) 你认为“撒盐”与“柳絮”哪个更适合描写雪景?说说你的理由。
    5. (5) 选文末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世背景有何用意?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春日大荆湖

    黎孝民

    ①早上,天空现出清朗的蔚蓝色,养眼润目,太阳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②春天,万物复苏,生命也鲜活明媚起来。我被一缕春风牵引,沿一条铺满阳光的乡村公路一路向北,去大荆湖赏春观鸟。

    ③穿过村户人家,前面便是大荆湖。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大荆湖的湖水明净知镜。湖边那一排排稀稀疏疏的杨柳也开始有了绿意。干枯了一冬的树枝被暖风吹得柔软起来,那丝丝柳技上挤露出鹅黄的芽苞。一丛丛枯黄的芦苇依然挺立在那里,微风过处,苇叶相互摩擦,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④湖边有一片沙洲,沙洲上建有大大小小的鱼塘。知果站在高处,你会发现阳光下鱼塘的水面波光粼粼,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一片广袤的原野上。鱼塘的提边零星散落着几栋渔民的房屋,是一色的平房,年代已有些久远。

    ⑤在一户人家的背风处,我发现一片嫩嫩的小草在雪水的滋润下,长得绿油油的惹人怜爱。我不禁走过去细细端详。这些向南生长着的小草,要比朝北的草木更早感受到春天,那初现的生机正在向上张扬。提上依然覆盖着枯黄的茅草。扒开衰草枯叶,发现小草已经开始钻出地表,慢慢向上探出头来。那些黄绿色的草芽,从头到脚都是新鲜稚嫩的。

    ⑥这里,是候鸟们的天堂。这些候鸟遵循着季节的约定,一到冬天就千辛万苦地飞到大荆湖来过冬。这里的鸟类以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悠闲逍遥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撩拔着人的心绪,足以冲散心头所有的烦恼。

    ⑦天气晴好,春阳朗照。湖边有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小孩在悠闲漫步,间或还有几头水牛缓缓走过。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呼吸,快乐地观鸟,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此处的快乐感染着我的情绪,让我感受到不曾有过的愉悦。

    ⑧或许是我奔跑而来的脚步声惊扰了这些鸟儿,只见它们一飞而起,在水面上溅起数道箭一般的水花。也有胆大的鸟儿迅速潜入水中,过一会儿又冒出水面观察,在水面留下一圈又一圈的波纹。鸟儿在空中久久地盘旋,似乎在盯着我这个唐突的来客,并发出警告的叫声。而那些家鹅与水鸭受到了惊吓,逃也似的奋力划着水,直到身影滑进湖的深处。

    ⑨湖边的菜地里,一畦畦的油菜在雨水的润泽下快活地舒展着肥壮的菜心,菜心上挤满了淡黄色的花蕊。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油莱花,已悄悄绽开生机盎然的笑容,早早为油菜地增添了几分蓬勃的气象。我相信,再过几个晴日,再下几场雨水,这里的油莱花一定会开出一片更迷人的大好春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选文以“春日大荆湖”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结合情境,赏析选文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
    3. (3) 你怎样理解选文结尾处“我相信,再过几个睛日,再下几场雨水,这里的油菜花一定会开出一片更迷人的大好春光”的内涵?
  • 7.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我的老爹

    包丽芳

    ①我的父亲是位中医,一般病人到了他的面前,经过望闻问切几个程序下来,病情基本八九不离十了,刷刷刷写下一串中药名,“去抓三服药,每天一服,3天后再来调药。”这是父亲常对病人说的话。

    ②20世纪80年代初,读初一的我要到离家十公里外的东江河边的附城中学往校,从村里到学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单车都骑不了,我唯有推着单车走几里路,去邻村坐渡船,到河对岸的公路骑车十公里去县城,然后把单车寄放在父亲单位,再坐渡船到学校。

    ③才12岁的我,每周上学都得骑车倒船两次才能到校,父母不担心我的安全是假的。可又能怎样呢?

    ④那个周日下午,因家里农活多,我出门晚了点,到达父亲单位时天快要黑了,满头大汗的我放下单车,背上书包,拎起一周的米和干菜,准备去学校。父亲忙放下手中的活,叫住我:“等等。”他摘下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放下手中的笔,径直走进厨房,拿出一个有盖的口盅,再找出一个网袋,把口盅装进网袋递给我。隔着盖也能闻到香味,我好奇地揭开盖子一看,里面竟然是几块炖熟的红烧肉,焦红焦红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才能吃到一点连肥带瘦的猪肉,我母亲不会做红烧肉,通常是将猪肉煮成一大锅汤,全家老少能喝上一天。眼前这几块外焦里嫩的红烧肉,谁看了都会垂涎三尺。我惊喜地问父亲:“哪来的?”父亲用手围成小喇叭样,凑近我耳边小声说:“特地给你做的。”我冲父亲会心一笑,父亲满意地挥挥手:“去吧!”

    刚走到门口,父亲又喊:“等等。”他又折返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到我手上“把这个药九带上,二天吃一个。”“我没生病啊!”

    ⑥“吃吧吃吧,对身体有好处。”“不要,我又没病,干吗吃药?”“这个对身体有好处。”“有好处您吃,我不要。”说完一溜烟跑了,对身后的父亲挥了挥手。“唉!”身后传来一声叹息。

    ⑦接下来的周日下午,我收拾妥当准备去上学。正纳闷,父亲这周没准备好吃的?难道生我气了?就因为我不吃他给的药九?刚抬脚走到门口,只见父亲又拿出口盅,不好意思地说:“这鸡腿有点小,你就自个儿吃吧,不要分给同学吃了。”父女俩都笑了。

    ⑧夜修课,我拿出书包准备写作业,发现书包里赫然躺着那个精致的盒子,拿出一看:乌鸡白凤九。再看说明书,适用症状:补气补血。我的老爹啊!这宝贝啥时候塞进书包的?我竟浑然不知。

    ⑨回首往事,父亲无声的爱,在浑然不觉中融入我的骨血。而今,我有能力报答父亲了,他却遥在天边。想起父亲,唯有托云销话:老爹,您在那边要好好的。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6月1日,有删改)

    1. (1) 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父亲的哪些事?
    2. (2) 文章第①段介绍父亲的中医职业有何作用?
    3. (3)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结合语境,分析下面语句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刚走到门口,父亲又喊:“等等,”他又折返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到我手上:“把这个药丸带上,一天吃一个。”

    4.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本文采用平实的语言记叙真实细致的情节,表现了亲情与挚爱的主题。 B . 全文围绕“乌鸡白凤丸”展开叙事,因此“乌鸡白凤丸”是行文线索。 C . 文章第⑤段中“精致的盒子”里的“药丸”就是“乌鸡白凤丸”。 D .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感恩,以及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之情。
四、整本书阅读
  • 8. 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下面小题。

    下面是晓宇同学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时做的摘录。

    摘录一: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摘录二: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 (1) 根据摘录文字的内容,说说“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的含义。
    2. (2) “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3. (3) 两段摘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写作(50分)
  • 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书声琅琅的晨读,热烈奔放的早操;绿树成荫的廊道,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的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每一处都有崭新的美妙。

    请以“美妙新学期”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你新学期发生的美妙的故事、遇到的美妙的人。

    要求:⑴内容健康积极;⑵表达真情实感;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⑷不要套写、抄袭,⑸不少于600字;⑹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