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6.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2024学年高一...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0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6高一上·荣成期末) 下图为贾老师旅游时拍摄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照片。他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该山位于赤道附近,是一座火山,科学家预测近期不会喷发。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 (1) 登山过程中,贾老师先后看到草原、阔叶林、草甸、荒漠、积雪冰川。这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 . 纬度地域分异 B . 经度地域分异 C . 垂直地域分异 D . 水平地域分异
    2. (2) 有科学家预言,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雪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消融殆尽。这主要因为(    )
      A . 降水减少 B . 火山喷发 C . 风力吹散 D . 气候变暖
  • 2. (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 . 递减 B . 先减后增 C . 递增 D . 先增后减
    2. (2)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体营养盐 B . 太阳辐射 C . 水体含沙量 D . 洋流流向
    3. (3) 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B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D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 3. (2020高一上·淄博期中) 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辽宁某景区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指向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   )
      A . 西北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 西南方向 D . 东北方向
    2. (2) 该同学在公园某处看见一被砍的树桩,树木年轮清晰可见,下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0高一上·肥城期中)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   )
      A . 针阔叶混交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热带雨林 D . 荒漠
    2. (2) 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分 B . 热量 C . 海拔 D . 土壤
  • 5. (2020高一上·绍兴期末)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为世界自然遗产,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下图为神农架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自然带为(   )
      A . 草原带 B . 荒漠带 C . 季雨林带 D . 针叶林带
    2. (2) 导致同一自然带南北坡高度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热状况 B . 土壤性状 C . 坡度大小 D . 基带海拔
  • 6.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 . 森林、草原、荒漠 B . 荒漠、森林、草原 C . 森林、荒漠、草原 D . 荒漠、草原、森林
    2. (2) 从丙到甲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D . 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
  • 7. (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透迄数百里,绵延到天涯……下图是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诗人所描述的植被位于(    )
      A . B . C . D .
    2. (2) 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热量 B . 人类活动 C . 降雪量 D . 地形坡度
二、综合题
  • 8. (2022高一上·广州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脉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其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有数条河流,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出太行山主脉地区后,在山脉东麓形成冲积扇(图)。图为太行山东麓A处冲积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属于地貌,其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是
    2. (2) 描述A处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 (3) 与B处河谷相比,说明C处河谷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原因。
    4. (4) 分析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适合农耕的自然条件。
  • 9. (2023高一上·正安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塔里亚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平均水深80厘米、平均河宽20米,河道弯曲,形成繁复的河曲。图甲为我国泰加林分布范围图,图乙示意塔里亚河河曲。

    1. (1) 分析我国泰加林生长的气候条件。
    2. (2)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
    3. (3) 指出塔里亚河繁复河曲的形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