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汉书·五行志》)即在太阳边侧有大小如同弹丸成领斜形状的黑色斑块。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日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多发生在太阳日冕层上 B . 会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 C . 是太阳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 D . 是由于温度较低而形成的
    2. (2) 从汉元帝永光元年开始,下一次看到“日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 公元前32年 B . 公元前38年 C . 公元前54年 D . 公元前57年
  • 2. 据报道,鲸鱼座τ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τ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 (1) “鲸鱼座τ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 . 可观测宇宙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 “鲸鱼座τ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 . 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 . 该行星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层 C .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D .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 3. 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⑥⑤ D . ③④⑤⑥
    2. (2) 如果在岩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 . ③地层形成于三叠纪 C . ④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D . ⑤地层形成于寒武纪
  • 4.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次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下地幔 D . 地核
    2. (2) 下列地球圈层,受地震影响最小的是(   )
      A . 生物圈 B . 水圈 C . 大气圈 D . 岩石圈
  • 5. (2020高一上·南康月考)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 (1)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⑤⑥ D . ③⑦
    2. (2)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 . 东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西南方向
  • 6. 乘坐飞机出行是人们常见的行为方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人们出行坐飞机时,飞机最可能在(   )
      A . 平流层顶部飞行 B . 平流层中部飞行 C . 平流层底部飞行 D . 平流层任意高度飞行
    2. (2) 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平流层大气气温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②平流层大气气温下热上冷,以平流运动为主③水汽和杂质含量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④水汽和杂质含量少,少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14年12月5日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 . ②弱、③强 B . ①强、③弱 C . ②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 (2) 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
      A . ①的减弱 B . ③的增强 C . ④的减弱 D . ①的增强
  • 8.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 . 蒸发量增加 B . 地下径流量增加 C . 地表径流量增加 D . 降水量增加
    2. (2)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 9. (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 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 B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与湿度变化
  • 10. 下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S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E、F、G、H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 . E B . F C . G D . H
    2. (2) 关于图示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H处的气温最高 B . 图中H处的气压最低 C . G处的天气一般为阴雨天 D . H处的气温日较差一般大于G处
  • 11.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 草地 B . 落叶林 C . 荒漠 D . 阔叶林
    2. (2) 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 . 气温高低 B . 降水多少 C . 地表形态 D . 人类活动
    3. (3) 我国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土地盐碱化 B . 土地荒漠化 C . 水土流失 D . 生物多样性锐减
  • 12.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   )
      A . 针阔叶混交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热带雨林 D . 荒漠
    2. (2) 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分 B . 热量 C . 海拔 D . 土壤
二、综合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 (2) 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点

    3. (3)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 14.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 (2) D表示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3. (3) 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该处称为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
    4. (4)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 .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 (5) 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 . 左右摇晃 B . 上下颠簸 C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15.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大气受力情况和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代表风向的符号是,根据图中方向标判断风向为
    2. (2) 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符号是,其方向为
    3. (3) 该图应为 (填“北”或“南”)半球,风向应为 (填“近地面” 或“高空”)。
    4. (4) M、N 两地风速较大的是,理由是
  • 16. (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   高值出现在南北附近的海域。
    2. (2) 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3. (3) 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4. (4)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