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伽利略首先确定了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 B .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回复力就是它所受的合外力 C . 驱动力的频率越大,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 D .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位移为负值时,回复力产生的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 2. 2023年9月,台风“海葵”导致的强降雨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图,在暴雨前有一带电云团(可近似看作带电球体)正慢慢靠近地面,某野外地面附近有一质量较小的带电体(不计重力)被带电云团吸上天空,不计空气阻力。带电体在靠近带电云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带电云团在周围产生的是匀强电场 B . 带电体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 . 带电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 . 带电体的电势能一定越来越小
  • 3.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振动频率为4Hz B . t=2s和t=4s两时刻,质点的速度相同 C . 前20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0cm D . 第9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 4. 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绳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相同小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同一位置处。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 , A球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球所带的电荷量,两球静止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则

    A .  mA>mB B . mA<mB C . mΛ=mB D . 无法确定
  • 5. 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B .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b正在向上运动 C . 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10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 若该波波源从O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在x=20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等于50Hz
  • 6.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75s时的波形图。若该波的周期T>0.75s,则t3=1s时的波形图为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它运动到b处时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可能的是
    A . B . C . D .
  • 8.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直线上相距10.5 m的质点a、b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质点a的振动滞后于质点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波的振幅为20 cm B . 该波由质点b传播到质点a可能历时3 s C . 该波的波速大小不可能为10.5 m/s D .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4 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波源,发出横波1和横波2,在同一种介质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B . 横波1的频率小于横波2的频率 C . 横波1与横波2的传播速度不相等 D . 在这两列横波的传播方向上,会产生干涉现象
  • 10. 如图,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中线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内,恰好从下极板的右边缘飞出,已知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间电压不变,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在板间下落前和后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 B . 粒子在板间下落前和后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 C . 若将上极板水平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两极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D . 若将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 11. 如图,在场强大小为E=1.0×103N/C、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绝缘轨道竖直放置,半圆轨道的最低点N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平滑连接并固定,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为R=0.4m。一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的电荷量为q=1×10-4C,质量为m=0.05kg,与水平轨道MN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该滑块以某一水平向左的速度恰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Q进入轨道并沿着轨道运动。半圆轨道的圆心为O,OP为水平半径,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滑块通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B . 滑块通过N点时速度最大 C . 滑块最终停在水平轨道MN上离N点2.5m处 D . 滑块通过P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0.1N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 12. 在探究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间的距离和所带电荷量有关。如图,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水平移动的绝缘支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上的C点(使两个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的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靠近B球,观察到两球的距离越小,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和B球的电荷量不变,改变A球的电荷量,观察到A球的电荷量越大,悬线的偏角越大。

    该实验现象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而增大。(均填“增大”或“减小”)

    该同学查阅资料,知道了早在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精心设计了一种库仑扭秤,归纳得出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该扭秤设计应用的主要物理思想方法是(填“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或“微小量放大法”)。

  • 13. 某同学在成都的家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1. (1) 下列措施能提高该测量精确程度的是。(均填标号)

      A.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尽可能大
      B.摆球选用体积小、质量大的钢球
      C.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D.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作为单摆的周期

    2. (2) 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摆球经过(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悬线的拉力最大。若摆球经过该位置时悬线断了,摆球将做运动。
    3. (3) 测出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用L、n、t、表示)。
    4. (4) 为提高结果的精确度,该同学测出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T为单摆的周期,L为摆长)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求出成都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取π2=9.87 )。

                       乙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当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14. 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波传播方向上的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比质点c早0.05s。求:

    1. (1) 该波的波长和传播方向;
    2. (2) 该波的周期和波速大小;
    3. (3) 平衡位置位于处的质点a从图示时刻起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 15. 如图为一组匀强电场的等势线,将一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由A点沿水平线移至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的功,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等势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1. (1) 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及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 (2) 若该点电荷的质量为 , 在B点给它平行于等势线斜向上的初速度,之后它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通过了A点,求该点电荷从B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
  • 16. 如图,倾角为的绝缘粗糙斜面底端与粗糙程度相同的绝缘水平面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金属块A静止于斜面上,此时金属块A所受摩擦力恰好为0。另一完全相同但不带电的金属块B静止于斜面底端。两金属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 (1) 判断金属块A所带电荷的电性并求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的比值;
    2. (2) 改变场强大小使金属块A所受电场力与重力的比值变为 , 金属块A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金属块A沿斜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求金属块A在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和金属块A刚到达斜面底端时(还未与金属块B碰撞)的速度大小;
    3. (3) 在(2)问的条件下,金属块A在斜面底端与金属块B发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运动,求碰撞后它们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