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

更新时间:2023-12-06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 1.  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点和玉女峰附近的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点漂流到点的路程为 , 用时间的直线距离为 , 则从点漂流到点的过程中(  )

    A . 该游客运动轨迹的长度为 B . 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 C . 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 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
  • 2. (2018高一上·台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 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 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 . 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 . 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3.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提着一个水桶,要求保持水桶在空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小都等于水桶重力的一半 B .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相等 C . 减小的夹角,的合力变小 D . 增大的大小,的合力变大
  • 4. (2023·山东) 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 3m/s B . 2m/s C . 1m/s D . 0.5m/s
  • 5.  碗内部为半球形,半径为R,碗口水平。生米与碗内侧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止于碗内的生米粒与碗口间的最小距离d为(  )

      

    A . B . C . D .
  • 6.  一辆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某时刻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于是他立即刹车。汽车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为1m,若将汽车刹车后的运动看作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和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则(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 7.  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 . 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C . 地面上人水平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D . 地面上人水平推车不动,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 8.  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为圆心,为轨道最高点.中间有孔、质量为的小球穿过圆弧轨道,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在点保持静止,夹角为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则(  )

    A . 小球可能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 . 小球一定发生了形变 C . 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D . 轻弹簧的原长为
  • 9.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与曲线a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4 s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 . 前4 s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 C . 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 m/s D .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 10.  如图所示,长为的细直杆位于高的圆筒正上方处.由静止释放直杆让其竖直自由下落,当直杆的下端即将进入圆筒时释放圆筒让圆筒竖直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直杆端刚进入圆筒时的速度大小为 B . 直杆穿过圆筒的时间为 C . 直杆穿过圆筒的过程中下落的高度为 D . 直杆刚全部穿出圆筒时的速度为
三、实验题:共18分.
  • 11.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主要步骤如下:

    a.把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弹簧的原长

    b.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

    c.将该弹簧悬吊在铁架台上让弹簧自然下垂,测出此时弹簧长度

    d.挂上一个钩码,测出此时弹簧长度

    e.之后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每个钩码质量相同),并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分别(i为钩码个数);

    f.计算出 , 用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为纵坐标,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以上操作、记录和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 (1) 已知钩码质量 , 重力加速度 , 利用图乙求得弹簧劲度系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图像没过坐标原点,对于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选填“有”或“无”)影响;
    3. (3) 将作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作为纵坐标,实验得到图线应是.(填写下列四幅图的对应的字母选项)

  • 1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 请回答:

    1. (1) 除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填选项代号)
      A . 电压为的交流电源 B . 电压为的交流电源 C . 刻度尺 D . 停表
    2. (2) 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端(填“左”或“右”)

    3. (3) 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电火花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则电火花计时器在打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4) 小明同学在学校找到一个如图所示的自由落体仪,其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磁式吸球器、光电门1、光电门2、捕球器、小钢球(直径).他利用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将自由落体仪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调节水平底座使立柱竖直,固定好吸球器;

      b.适当调节两光电门1、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 , 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

      c.光电门1不动,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 , 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

      d.计算重力加速度值

      ①在步骤中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不动的目的是

      A.保证小球每次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相同

      B.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

      C.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②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值

四、计算题:共42分.
  • 13.  一小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5m后掉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全过程用时1.2s,假设石块在淤泥中的加速度恒定,且g=10 m/s2 , 求:
    1. (1) 石块在淤泥里下落的时间t;
    2. (2) 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d。
  • 14. 已知一质量的物体在倾角的固定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当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时,物体恰能匀速上滑。(

    1. (1) 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求推力的大小。
  • 15.  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24m/s和v=3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求:
    1. (1) 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 (2) 若t0=0.5s,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3. (3) 若t0=1.5s,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