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 1. (2020九上·海淀期中) 下图中的信息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我国的强国之路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 经济发展 B . 社会稳定 C . 法制健全 D . 改革开放
  • 2. (2023九上·青羊月考)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 )
    A . 加强经济建设,超越发达国家 B . 推进依法治国,关注社会稳定 C . 全面深化改革,转换增长动力 D . 坚持共建共享,实行平均主义
  • 4. 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合,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人民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一块块屏幕传播法治理念……这说明( )

    ①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②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③厉行法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还要强化宪法监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22·福建)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人人都是发明者和创造者   

    ②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我国发明创新成果逐年增加   

    ④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张家界)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2023年“两会”召开之际,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两会”有关内容后,引发同学们的热议和微点评。其中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两会要闻

    微点评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过程当中,我们还必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国务院总理李强答记者问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确定并集中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并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依法受人大监督……把1965件代表建议和1861件日常建议,逐项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最高人民法院报告

    审判机关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就可“掌控”大棚温度和湿度;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和交往的主要方式

    ③创新发展新引擎,共享发展新成果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小杨同学在学习中非常喜欢记笔记,他会在笔记里把自己一天的心得都记下来,可同桌却说他的笔记里有几处是错误的。请你统计出他出错的个数( )

    ①改革激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都是政府的决策好,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②改革开放是强民之路,更是富民之路,使我们迈向了同步富裕的轨道,脱贫攻坚已经完成

    ③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得到重视,我国还要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大力发展经济,还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发展速度,由中速提到高速,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做支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9. 下面有关知识产权的说法,你认同的有( )

    ①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国家只保护成年公民的知识产权

    ④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展协商民主主要是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发展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
  • 11. “民主不是全世界一个味道的可口可乐,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B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C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 . 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12. 中央有关部门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收到留言854.2万多条。这些调研成果为报告起草打下了坚实基础。报告征求意见稿形成立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②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③拓宽民主渠道,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④公民直接制定党的二十大报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1·怀化)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当 ( )

    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2019九下·龙湖开学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公众而言,要以博大的襟怀和良好的德行来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理性参与公共事务,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从参与民主生活的角度看,这需要(    )

    ①强化公民意识,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②铸牢民生保障,传递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③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公众政治参与意识

    ④加强社区治理,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5.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 )
    A .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B .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C . 法治要求公民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 D . 法治需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1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意义重大。航天人奋力拼搏、持续奋斗,通过独立自主的大胆探索,成功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更有底气和信心。创新铸就航天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创新。
    1. (1)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创新的价值。
    2. (2) 为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我国要继续实施哪些战略?
  • 17.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1. (1)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2. (2)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什么作用?
    3. (3) 作为现代的合格公民,我们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 18. 材料一:2022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求真务实、提振信心!

    ①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倾斜的政策导向;

    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③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④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材料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让父母“持证”上岗,“依法”带娃。

    1. (1)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政府的宗旨、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2. (2) 请你谈一谈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和要求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二,请你谈一谈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如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