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计</span></strong><strong><span>24</span></strong><strong><span>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 (2023·金湾模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蒸煮大米 B . 米酒酿制 C . 天空下雪 D . 火炉烧炭
  • 2.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只含氧元素的是(    )
    A . 液氧(O2) B . 水(H2O) C . 氧化镁(MgO) D . 空气
  • 3.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
    A .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 . 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C . 有害垃圾深埋地下 D . 大力倡导植树造林
  • 4.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连接仪器 D . 加入锌粒
  • 5. 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 Mg2+——镁离子 B . 2O2-——2个氧原子 C . 3H——3个氢离子 D . Na——钙元素
  • 6. 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分子的数目变少 B . 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小 C .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造照明弹
    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炼钢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霓虹灯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B . 图乙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C . 图丙空气组成 D . 图丁灭火方法模型
  • 9. 下列实验操作未遵守实验室安全的是(    )
    A . 实验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B . 加热试管前,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C .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 . 用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 10.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B . 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 反应涉及6种物质
  • 11.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水和牛奶都属于化合物 B . 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 . 微粒观:物质从微观上是由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D . 变化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2.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排水法测定氧气的体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及简答题<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6</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计</span></strong><strong><span>23</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3.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1. (1) “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 (2) 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主要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3. (3)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 14. 现有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回答问题。

    1. (1) 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填序号)。
    2. (2) 量取18mL盐酸,应采用(填“10”、“20”或“50”)mL的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18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填“<”、“>”或“=”)18mL。
  • 15. 硒对人体有防癌、抗癌作用,图1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由图1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图3中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元素。
    3. (3) 图3中A表示的原子是
    4. (4) 图3中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
  • 16. 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丁中X、Y可以是____(填字母)。
      A . X是80℃水,Y是红磷 B . X是40℃水,Y是白磷 C . X是20℃水,Y是白磷
  • 17.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问题。

    1. (1) 图甲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A中溶液,说明分子
    2. (2)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①试管E的作用是

      ②对比图乙中B和C中的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

  • 18.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 (1) 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铜片
    2. (2) 乙中木炭燃烧后,为证明生成了新物质,需要向瓶中加入适量
    3. (3) 装置丙集气瓶里的水(填“能”或“不能”)用细沙来代替。
    4. (4) 丙集气瓶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热。
    5. (5) 若装置丙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 . 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B . 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C . 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D . 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三、实验及探究题<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计</span></strong><strong><span>13</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9.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写出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结束后,应先(填“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或“熄灭酒精灯”)。
    3. (3)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4. (4) 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20. 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1) 【实验探究一】甲同学利用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 (2)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 .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 B . 红磷量不足 C . 止水夹没有夹紧 D . 装置漏气
    3. (3) 【实验探究二】乙同学利用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已知: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实验探究三】丙同学利用图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发热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量筒内水量筒内剩余水
      250mL180mL129mL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5. (5) 丁同学改进了丙同学的实验,如图4,将同样足量的发热剂均匀涂抹在集气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6. (6) 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误差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