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
  •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西瓜榨汁 B . 木炭燃烧 C . 电灯发光 D . 冰块融化
  • 2. 苹果富含维生素,还含有较多的钙、铁、磷。这里的“钙”“铁”“磷”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离子
  • 3.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过滤 B . 熄灭酒精灯 C . 收集氧气时验满 D . 滴加液体
  • 4.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元素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Fe B . Al C . Si D . O
  • 5.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剂,在其存放处应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金刚石 B . 氯化钠 C . D . 二氧化碳
  • 7.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8. 溶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及科学实验中。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花生油 B . 淀粉 C . 蔗糖 D . 奶粉
  • 9.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用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钠 B . 浓硫酸 C . 食盐 D . 硝酸铵
  • 10. 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B . 生理盐水 C . 医用酒精 D . 矿泉水
  • 11.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下列物质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 . 可吸入颗粒物 B . CO C . NO2 D . CO2
  • 12. 次氯酸钠(NaClO) 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1 C . +3 D . +5
  •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铜作导线 B . 酒精用作燃料 C .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D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14.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提倡多喝硬水补充钙元素 B .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C . 可以加入适量的明矾加速天然水中泥沙的沉降 D .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 15. 氧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循环之一。下列不属于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
    A . 生物的呼吸作用 B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物质在空气的燃烧 D . 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
  • 16. 分类观是化学观念和学科思维之一。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O B . Fe3O4 C . H2O2 D . KClO3
  • 17.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18.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 B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 .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19. 双氧水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其溶质是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H2O2"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 B . 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 C . 表示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表示过氧化氢由氢、氧元素组成
  • 20. 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通电电解水

    B.用等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O2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氢原子
    2. (2) 氢分子
    3. (3)  2个镁离子
    4. (4) 氩气
    5. (5)  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22. 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序号(不可重复)填写在下面空格中。
    1. (1) 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气体是
    2. (2)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气体是
    3. (3) 可用作食物保护气的气体是
    4. (4) 可用于填充霓虹灯中的气体是
    5. (5) 春天,放置在空气的饼干易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物质是
  • 23.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回答。

    1. (1) 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 管得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b管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接。图2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在这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2. (2)  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序号)。

      ①过滤 ②沉降 ③吸附 ④蒸馏

    3. (3) 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 24. 如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A、B、C、D是某些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 (1) 钙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钙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的 (填序号)相似。
    3. (3) 图2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填序号)。
  • 25. 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水槽中的80℃热水用于点燃白磷,点燃后,移走水槽。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2. (2) 如果白磷熄灭后,未等V形管的温度降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则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填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1%。
    3. (3) V型管的容积为100 mL,量筒内有100 mL水。白磷熄灭后,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前,V型管内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外界的大气压。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倒吸入V型管内,理论上可观察到量筒内液面下降至mL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 26.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

    1. (1) 图1④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正确步骤顺序是(填序号)。
    2. (2) 图2中的错误操作是;若按图2操作,取用的氯化钠实际质量是 g。
    3. (3) 配制该溶液应量取水的体积是mL (水的密度为1 g/mL),若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量取蒸馏水时如图3所示进行读数,则所配制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15%。
  • 27.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化学肥料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

    1. (1) 合成氨是化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工业合成氨气(NH3)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可从空气中分离获得,工业上分离空气获得氮气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煤与氧气的反应(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3. (3)  N2与H2合成氨气(NH3)的反应符号表达式是
    4. (4) 合成尿素的原料是(填化学式)。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8.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装置,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里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填字母序号)和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在添加药品前,必须,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的现象,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3. (3) 可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选用的依据是;为了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需观察到时才能开始收集。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产生兴趣,并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活动。
    1. (1) 【活动一】探究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小组同学认为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判断的依据是(请从微观角度分析)。

    2. (2) 【活动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快慢是否受催化剂的种类影响

      【实验方案】在常温下,在等体积、等浓度且足量的两瓶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测量所收集到第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探究一】测量所收集到第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图1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小明认为图1中②处的收集装置选择图2中装置B更合理,其理由是

    3. (3)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6%过氧化氢溶液

      6%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1g二氧化锰粉末

      时间

      35s

      152s

    4. (4) 【实验结论】该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是
    5. (5) 【反思一】小明认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二】探究

    6. (6) 【实验步骤】①待实验探究一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分别将锥形瓶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并干燥、称量滤渣;②对比反应前后粉末的质量。

      【讨论】如果反应前后粉末的质量都,则说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7. (7) 【反思二】小华认为上述实验探究无法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探究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是否不变。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最后得出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两者的催化效果不同的结论。写出实验探究一中所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 小题每空1分,(2) 小题4分,共6分)
  • 30. 过氧化氢既是工业上重要的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医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为 3%。
    1. (1) 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它的化学式量是
    2. (2) 现将一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成3%的溶液,用于医用消毒。请计算所需要添加的水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