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2.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3)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5)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6. (6)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战将领驰骋沙场英姿飒爽的句子是“。“
    7. (7)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写出农家盛情待客和淳朴民风,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的气象。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题。

    自此之后,娄太爷的病,一日重一日。那日,杜少坐在他眼前 , 娄太爷说道:我在你家三十年,是令先尊一个知心的朋友。令先尊去后,大相公如此奉事我,我还有甚么话?你的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你生的个小儿子,尤其不同,将来好好教训他成个正经人物。但是你不会当家,不会相与朋友,这家业是断然保不住的了!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甚么样人。像你这样做法,都是被人骗了去,没人报答你的。虽说shī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杜少    慷慨    shī

    2. (2) 提取文段中画线句“那日,杜少卿坐在他眼前"的主干,应为:
    3. (3) 文段中“令先尊”是一个敬辞,在选段中指(   )
      A . 杜少卿死去的爷爷 B . 杜少卿死去的父亲 C . 杜少卿死去的哥哥 D . 杜少卿死去的母亲
    4. (4) 以土文段选自《》,作者。作品中能体现杜少卿“慷慨仗义”的一个事例是
  • 3. 某班级开展以“拥抱秋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寻觅秋天]活动小组搜集了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歌,在欣赏中寻觅秋的踪迹。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①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 7日或8日。请写出二十四节气中第15个节气的名称。

      ②请仿照画线语句写一句小诗。

    2. (2) [再现秋天]某同学以出墙报的形式,展示秋的踪迹。请你完成下面两道题。

      ①请你帮他选择一种关于“秋”的谚语作为这期墙报的宣传语(   )

      A.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B.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C.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D.风风凉凉,晴到重阳

      ②下面不属于描写秋天的诗句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 (3) [赞美秋天]下面是一段赞美秋天的文字,请你仔细阅读,进行修改。

      秋天,有缠绵悱侧的柔风,有令人神往的美景,有沁人肺腑的青香,有那悲鸣的大雁,还有蛙呜蝉唱。秋天是成熟季节,经历了酷热的夏天,美丽的春天,秋天不再那么妖艳,而是多了分实在。秋天,带来了丰收和喜悦,有那农人们挥舞着明晃晃的镰刀忙碌在田间地头,有那皎洁的月光常常做伴,有那丰沛硕果等待着我们采摘。秋天,它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①    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②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二、阅读(55分)
  • 4.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________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________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鸦,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老人,从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⑩老人________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⑪“为啥?”

    ⑫“留给鸟儿们过冬。”

    ⑬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⑭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⑮人类的友善, 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鵲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

    ⑯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姑娘,尝尝?”

    ⑰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⑱“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⑲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6日)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几乎    似乎    大概 B . 似乎    大概    几乎 C . 似乎    几乎    大概 D . 大概    似乎    几乎
    2. (2) 仔细阅读第③-⑦段,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放慢脚步减轻动静,“我”生怕吓走喜鹊→→再次遇到喜鵲,“我”明白了它的心思→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4. (4) 第④段内容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5. (5) 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韩国北部有一个柿子园,农民们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这些精灵。一些游人经过这里时说,这些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真可惜。农民们则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鹊,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 5.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冬奥赛场深刻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 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达,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贵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7日)

    材料二:

    为拼摶喝彩, 向坚持致敬,是因为超越自我的勇敢追求。敢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极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谷爱凌在最后一跳以偏轴转体1620度高难度动作,力夺冠军;苏翊鸣以空中转体1800度的高难度动作,最终拿下金牌;高亭宇突破自我,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力拔头筹;闫文港在世界高手出色发挥的情况下奋勇争先,最终以四轮比赛总成绩4分01秒77,获得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雪车雪橇项目奖牌……中国冬奥健儿在赛场上以超越自我赢得喝彩,用不断突破收获掌声。他们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激发出的顽强斗志,必定会激励更多人为梦想而不懈奋斗。奋勇拼搏,才能收获成长:突破自我,也是一种胜利。每一次挑战极限,都将丰富宝贵的人生经验;每一次突破自我,都是在为更精彩的人生蓄力。这是冬奥会的启示,也是超越自我、成就梦想的关键。

    (节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02月22日)

    材料三:

    习主席在二O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明确提出“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的关怀,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新的征程上争做拼搏奋斗的平凡英雄。

    “伟大的灵魂,常窝于平凡的躯体。”平凡因奉献而伟大,平凡因勇敢而崇高,平凡因勇敢而伟岸,平凡因付出而出色。英雄不是从天而降的,在平时履职尽责、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就是英雄。回首过去的一年,很多让我们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都是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的生动反映。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平凡英雄,用拼搏实现理想,用奋斗赢得未来,铸就了精彩的生命华章,立起了时代的精神标杆。如我国冬奥会速滑运动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最终获得冠军。他们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节选自《求是网》2022年01月06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每一次的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B . 敢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极限,是对奥林四克精神的生动诠释。 C . 每一次奋勇突破自我,是一种胜利,也是在为更精彩的人生蓄力。 D . 只要脚踏实地做事,我们就会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 (2) 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面材料放在材料哪一段较为合适?请说明理由。

      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飞”入决赛。

    4. (4) 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拼搏的意义。
  • 6.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②忧畏讥

      谗:

      ③而长烟一空

      或:

      须臾却入海门去须臾:

      须臾: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日星隐哩,山岳潜形。

    3. (3) 两文写景都善用比喻,《岳阳楼记》中“ “一句极写洞庭湖月夜之美;

      《浪淘沙·其七》中的“ ”一句描绘钱塘江潮水退潮之美。(用原文语句填空)

    4. (4) 两文画波浪线语句所描写的景物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三、写作(55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旅,走过几多坎坷,经历多少艰险,留下多少故事。走出去,你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走出去,你的生命才能丰盈无比;走出去,你才知道世界如此缤纷,生活如此美好!

    请以“走出去,让人生多姿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

    ⑴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⑵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⑶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⑷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