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6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niàng)啬(lìn) 萏(hàn) 咄咄逼人(duó) B . (qí)   斜(qī)     聚(cuán)人迹至(hǎn) C . (jì)    黄(yūn)   甲(kuī)  波光粼(lín) D . 志(dǔ)   谷(bǐ)     蝉(tùi)  淅淅沥(lì)
  •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 贮蓄 徘徊 粗犷 诲人不倦 B . 搓捻 决别 澄清 絮絮叨叨 C . 澄清 冷冽 静谧 浑为一谈 D . 瘫痪 高邈 抖擞 喜出往外
  •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开业的泰华城内人声鼎沸 , 到处挤满了赶过来凑热闹的人。 B . 学校运动会即将召开,负责会务服务的志愿者们忙得不亦乐乎 C . 展览馆里履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 美不胜收。 D . 我的身份证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 还是没有找到。
  • 4. (2020七上·崇左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①④②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B .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C . 现在有很多经常使用的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三十而立”等。 D .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 6.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各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吾身

    2.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吾/日三省吾身 B . 传/不习乎 C . 民/无信不立 D . 必不得已而/去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4) 【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其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 7. 阅读唐代钱起《沭阳古渡作》,完成各题。

    沭阳古渡作·唐钱起

    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牧牛避田烧,退潞随潮风。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翩翩青冥去,美彼高飞鸿。

    ①【津】渡口。

    1.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句“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所展示的画面。
    2. (2) 本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8. 按要求填空。
    1. (1)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 (2)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 (3) 若到江南赶上春,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 (4) 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石灰吟》)
    5. (5) 苏苏参加学校组织的“寻访古镇”社会实践活动。在家家临水的古镇同里,坐在摇橹船上,穿过吉利桥,苏苏的脑海里浮现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
三、语言运用(5分)
  • 9. 下面是某学校读书节期间的两个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 (1) 为参加班级读书会,王华制作了一份经典名著推荐表,请你帮她补全。

      名著

      推荐书中的篇目

      推荐理由

      《朝花夕拾》,原名《

      文中既讽刺了纵恶养奸的“正人君子”,又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语言辛辣,讽刺意味浓厚,读来令人深思。

    2. (2) 请根据下面的片段提示,用(四个字)概括这一故事。班内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对选文中这个人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假如你是反对鲁迅观点的那一方,你的理由是什么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四、 现代文阅读(25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南京疫情热点追踪

    7月20日,南京市通报,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9例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27日24时,南京市新冠肺炎感染者增至155例。此外,安徽、辽宁、广东、四川等多省均报告新冠肺炎南京关联感染者,多为途经禄口机场的旅客。

    受访专家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依然是境外输入、境内扩散,呈现传播隐匿、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各地应汲取此次疫情教训,充分认识暴露出的问题,常态化防控举措依然不可松懈,尤其要加强机场、车站、港口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选自新华网2021年7月)

    【材料二】

    有学生未戴口罩经过感染者餐桌时1秒中招

    据流调,6月12日晚7时50分许,病例李某某(18日确诊)和丈夫带着家人在一楼点餐完后,来到二楼用餐。几乎就是前后脚,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贾某某、井某(分别于20日、21日确诊)也进入了麦当劳。餐厅内的多个视频监控还原了两张年轻的脸和李某某一家的交集∶双方根本没有任何的交谈,李某某一家在二楼坐下后,贾某某、井某也上楼了,两人经过李某某餐桌的那一秒没有戴口罩,仅此而已。

    与李某某一起生活的孩子、婆婆4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阴。谁又能想到,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贾某某、井某会被感染呢。“这就是德尔塔毒株的诡异之处。”东莞疫情防控现场工作组总调度黄振宇说。

    (选自央视新闻2021年6月)

    【材料三】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仍然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污染物这两种方式传播。此外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还可以形成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病毒在空气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时间。

    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对德尔塔变异毒株仍然有效。不过由于它的传染性在增强,这些措施的执行要更严密、更认真。现有疫苗也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选自央视新闻2021年8月)

    1. (1) 星期天,州州和爷爷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门口温馨提示近期出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所有入馆参观者都要戴好口罩。爷爷认为,戴口罩太闷了,不戴也没关系。州州该怎么劝说,才能让爷爷认识到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危害,自觉戴上口罩呢
    2. (2) 州州和爷爷刚走到家门口,奶奶迎出来对爷爷说“社区在安排老年人接种疫苗,可是,我刚从电视里看到,禄口机场很多工作人员都打了疫苗,但还是感染了,说明疫苗接种了也没啥用啊!我们到底要不要去预约呢?”爷爷也犹豫不决了。请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州州会怎样说服爷爷奶奶一起去预约接种疫苗
    3. (3) 社区要进行防疫宣传,邀请圈圈老师绘制了四幅海报,请你仿照第一幅,在后面三幅海报中任选两幅,为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

  • 11. 阅读丁立梅《菊有黄花》,完成各题。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⑪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焙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1. (1) 请简要概述作者围绕“菊花”写了“我”的哪些活动
    2. (2) 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①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②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喷喷叹着。

    3. (3)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焙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这一句话的含义与作用。
五、写作(40分)
  • 12. 进入新的学校,你一定认识许多新同学,谁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请你抓住这位新同学的主要特点,完成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600-800字;⑶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小贴士】

    切记: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