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12-28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 阅读下面一段话,请在语段后面序号的相应处为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学期的语文之旅结束了。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感受到生前鲜(A)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非凡气质,我们领略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B)的黄河英雄气魄,我们感动于杨绛悲天mǐn(C)人的博大情怀,我们自豪那哀牢山上 “梨花人”的心有灵xī(D)

  • 2.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对长妈妈怀着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B . 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最苦与最乐》告诉我们: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 C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写景状物散文《紫藤萝瀑布》正是运用此法,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给予读者启迪。 D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高手在民间”,卖油翁用倒油的绝活使恃才傲物的陈尧咨心悦诚服。
  • 3.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属“羊”。 D .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 4. 古诗文默写。
    1.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
    3. (3)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
    4. (4) ,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5. (5) (5)         ,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6. (6) 登高望远抒发情志是古诗的常见题材。在杜甫《望岳》中“”抒发的是诗人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的豪情;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这份豪情。
  • 5. 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尼摩船长又一次沉默了,他在平台上徘徊,接着他又对我说: “至于海水中的微生物,它们也同样重要。它们吸收海中的盐和矿物质,当一滴水中的矿物质被它们吸收后,就变轻了,从而浮到水面上来,后又因为水分的蒸发造成盐和矿物质含量高,又变重了,于是又下沉。正是这种不停的循环,永恒的生命力使得海洋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壮大发展。这就是真正生命的所在!”

    文段选自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文中的尼摩船长驾驶的潜水艇是[甲]选项中的哪一个?( )这艘船所使用的动力是[乙]选项中的哪一个?( )

    [甲]第比利斯号 鹦鹉螺号 裴廓德号 阿喀琉斯号

    [乙]核动力 生物能 水动力 电动力

  • 6.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也许,在辽阔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平庸,你会懊恼;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也许,在浩繁的书籍面前,,。然而,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

  • 7.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品味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解字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的语言,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令其魅力无穷。请参照示例,在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解读其义。

      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备选汉字:尘 功 裕

    2. (2) 【析广告】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下面是一则公益广告语,请品析这则广告创意的巧妙之处。

      广告语:人品十良品=食品

    3. (3) 【选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常会在名胜古迹或者市井闾巷看到很多对联。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 “写成文章,在 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 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 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背,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③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 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④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节选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 (1) 选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品德?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的?
    2. (2) 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3. (3) 选文中举叶圣陶先生区分“做”和“作”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4. (4) 结合叶圣陶先生语文主张的核心,联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 9.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载人航天飞行

    ①人类要想进行航天飞行,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且不说发射火箭时发动机所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巨大的噪声,单是加速上升和减速返回时所产生的几倍、几十倍的重力加速度,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将人压成肉饼。另外,太空是个超高温度的真空环境,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体内的液体会迅速气化沸腾而散逸。最后,太空中还有足以致命的强烈辐射。

    ②为了了解太空这个陌生环境中各种影响生命的因素,在人类上天之前,必须先用动物进行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上天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当航天器在太空中作无动力轨道飞行时,由于离心惯性抵消了地球的引力,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及其里面的一切物品,均处于失重或微重力状态。这改变了许多在地面上常见的现象,使单调艰苦的太空生活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④由于失重,衣服可以停留在空中并展开成方便的形状,穿衣时只要将四肢伸进去即可。食物可以摆放在空中,然后用嘴去吸食,就像鱼儿在水中觅食。太空睡眠倒是十分方便,无论什么姿势,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睡。但为了安全,应钻进睡袋,且睡袋要固定在舱壁或床板上,否则一觉醒来,所有人都会挤在通风口前面。如果飞船加速或减速,还会被碰伤。睡时手臂也应放进睡袋,不然在睡梦中会被卷进机器或碰着仪器开关。

    ⑤太空的个人卫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如剃须前必须抹剃须膏,防止泡沫飞溅,而使用的剃须刀又必须能吸须渣以免须渣乱飞。为避免刷牙时泡沫飞溅和洗脸时的水珠飞溅,太空中洁牙只能用洁齿纸等,而洗脸则只能用湿毛巾擦擦。太空中淋浴更是一件大事。在一个封闭的圆筒内,水从上面用压力压进来后就会飘在空中,粘在身上和筒壁上,为防止被水溺,淋浴者必须戴防水和供氧面罩。脏水用水泵从下面抽出去,粘在筒壁上的水珠,要用吸尘器吸。洗15分钟淋浴,准备和收拾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

    ⑥到太空去行走,就是一件十分惊险的事情了。首先,航天员必须穿上舱外活动航天服。这种航天服与密封舱一样,能供给航天员氧、水,保持一定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总之,要有能维持一个适合生命的生存环境的条件。其次,要吸纯氧排氮。因为密封座舱中采用的是与地面上大致相同的空气成分,因此,出舱前还必须吸纯氧排氮,否则在舱外低压环境中,身体里的氮便会游离出来,堵塞血管,形成气胸,从而对生命造成危害。

    ⑦航天飞行是一种集各种先进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尽管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考虑得很周到,但仍难免有意外发生。比如1971年6月30日,俄罗斯3名航天员乘联盟号飞船飞行后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室息而死。任何事业都会有牺牲,对于航天事业更是如此。

    1. (1) 从第①段内容看,人类航天飞行必须克服的困难是什么?请概括。
    2. (2) 第④~⑥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载人航天飞行生活,请简要概括这三个方面。
    3. (3) 太空中一切物品都会处于失重和微失重状态的原因是:
    4. (4) 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
    5. (5) 从文中提供的信息及你的知识积累看,你认为要想成为航天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 10.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惟吾德  

      ②可爱者甚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3) 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文都阐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标明了各自所属文体的不同。 B . 《爱莲说》对莲进行的是人格化的描写,使莲成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C . 《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D . 《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 11. 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1) 如何理解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 (2) 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
四、作文(50分)
  • 12. 请从以下作文题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⑴写不完的生活故事,道不尽的幸福生活。在成长中,那人、那物都可能给我们结下难解的缘,有苦痛,也有甘甜。你的那一瞬间,你的精神品质,依然在我心中历历在目。请以《我记住了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500字以上;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⑵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