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积累运用。
  •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伏(juǎn) 人声顶沸   怂恿   疲倦不(kān) B . (liǎn) 麻木不仁 安祥 花团锦(chù) C . 待(nüè) 人迹罕至   倜傥   下断语(wàng) D . (hè) 畏罪潜逃    纯粹    为一谈(hǔn)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历了这件事,我才恍然大悟 , 原来父亲就是那个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的人。 B . 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C . 全市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D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 .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C . 人生在世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D . 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地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记载时间为汉末至东晋。 B . 《天净沙•秋思》是宋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秋思是曲牌名,天净沙是题目。 C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D .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其代表著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6.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属于古代常见的敬辞,下列句中带点词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 . 多日不见,令郎可好 B . 这是我个人拙见 , 仅作参考。 C . 我的话不过是抛砖引玉,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D . 我在这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请您不吝赐教
二、阅读与鉴赏。
  • 7.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

    ㅤ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ㅤ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ㅤ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ㅤ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ㅤ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

    【乙】

    ㅤㅤ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节选自《西京杂技》)

    1. (1)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 . 不亦

      同“悦”,愉快

      B . 人不知而不

      生气,恼怒

      C . 与其佣作

      于是

      D . 为师矣

      可以

    2. (2) 下面“而“的用法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人不知不愠

      A . 时习之 B . 择其善者从之 C . 博学笃志 D . 邻居有烛不逮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

    4. (4) 【甲】文选自《论语》,是古代四书之一,这是古代君子的做人行事守则,也是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准则。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世典故,可见《论语》这部书的影响力之广泛。其内容主要是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 的表述,【乙】文中讲述了匡衡 和为了想要去大户人家读书而 的故事,两文表述的共同点都是学习。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2)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4. (4) 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5) 《论语》十二章,用“ ”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 9. (2022七上·南宁期中) 古诗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以对偶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行舟”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B .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字描绘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开阔的景象。 C . 尾联巧用设问,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 D .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长江下游秀丽的晚春景色,情景交融,意境深婉。
    2.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妙处。
  • 10.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1. (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共记录了他的十篇散文,下面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 . 《父亲的病》 B . 《琐记》 C . 《故乡》 D . 《无常》
    2. (2)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到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 11.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任务。

    1. (1)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活动积累一句交友名言警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名言警句:

      宣传标语:

    2. (2) 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3. (3) 此次活动中,铜仁市第十一中学的学生小林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你想认识并进一步了解他,希望和他成为朋友,你该怎么对他说。(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 12.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⑧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所写的四件事。
    2. (2) 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停)在菜花上。

      ②肉体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飞)向云霄里去了。

    3. (3)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的表达效果。
    4. (4) 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目的?
    5. (5) 分析第⑨段有何作用?
  • 1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第二天,经我再三劝说,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上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碴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 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

    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 (1) 选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 。(每空不超过8个字)
    2. (2) 文章第(6)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以文章第(12)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三、习作表达。
  • 14.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有母亲相伴,史铁生走出了双腿初瘫的暴怒无常,走向了“好好儿活”的精彩人生;因有寿镜吾老师相伴,鲁迅在严厉的书塾中苦中作乐,奠定了文学功底;因有莎莉文老师相伴,海伦•凯勒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领悟了真知,感悟了人间真爱……在我们的身旁也有这么一个人,耐心陪伴,默默付出,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 600字;②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