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份...

更新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
  • 1. 默写。
    1. (1)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2. (2)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 (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美好祝福和千古离人心愿的两句诗是:
    4. (4)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从听觉角度描写边地秋夜景象的两句是:
    5. (5)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运用反衬烘托手法,道出千古文人悲剧命运的两句诗是:
    6. (6)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坦诚心志,表达坚定决心和一片忠君之心的两句诗是:
    7. (7) 《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朝暮之景的语句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 (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少年要自觉磨练,要具有“,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的坚强意志。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 2. 下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iǎn) (zhēn)言 佝(lǚ) 强(guā)不舍 B . (xiè)渎 (kè)守 宽(yǒu) (jiū)占雀巢 C . (tān)塌 (pīng)婷 (huī)下 自惭形(huì) D . (sù) (qí)丽 (zhāng)气 形消(gǔ)立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的“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 .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C .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 . 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一入夏季,各校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溺水宣传活动。 B . 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C .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 . 目前,虽然每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但是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 5.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一直坚强的人敞开的,意志坚强是成功者的不二法门 B . 也许我们不再拥有矫揉造作的童年,但一定要保持那颗童心,只有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C . 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得益彰 , 缺一不可,都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D . 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 6. 下列有关语法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是个单句,其中“‘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个主谓短语作“确信”的宾语。“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个选择复句。 B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联系前后文看,“丰功伟绩!”是反语,增强了讽刺批判的效果。 C . 雨果是英国大文豪,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 . “曾文正公”指曾国藩,“范文正公”指范仲淹,“文正”是他们的谥号。“庆历四年”“崇祯五年”是我国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用皇帝年号纪年。
  • 7. 语文实践活动。

    自强不息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理想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某校九年级一班正在开展“自强不息

    1. (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本是功臣,却被流放;为国事而忧心;年老抱病,却谪戍边疆。但是,而是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惠及一方。

      材料二 柳州有一种风俗,用子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便改掉这项风俗,并植树、打井、兴办教育

    2. (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他们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仿照前后文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

      自强不息,是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凌云壮志,就要一百零一次站起来”的不屈呐喊;是范仲淹“断齑画粥”的刻苦攻读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
  • 8. 阅读艾青的两首诗(节选),完成问题。

    【甲】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乙】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 (1)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艾青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抒情诗《太阳》和《火把》情思浓郁地表现祖国、民族和人民的苦难,愤怒诅咒现实的黑暗,热情地赞美光明,他注重诗雄浑、朴素隽永的艺术风格。 B .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火把”。“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C . 艾青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D .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诗歌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
    2. (2) 【甲】诗中“它”指什么?这首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乙】诗中“洁白的浪花”和“铁链的喧哗”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 9.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以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一点心得,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诗魔”,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终于写成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咏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这样一位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像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这事,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__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识大字,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恭恭敬敬的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点本领。

    1. (1) 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虚心好学”。作者从“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论点。 B . 根据上下文,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分别是“谦逊”“度量”。 C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放在文中【甲】处。因为它阐释了前边古人说的那句话。 D . 第⑥段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 (2)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划波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吾谁与归?

    【乙】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至若春和明 

      ②吾谁与

      ③轼于其上 

      全其城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____
      A . 于 轼庐其上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B . 之 予尝求古仁人心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C . 以 使官吏分堵守 其境过清 D . 其 卒全城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3. (3)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4. (4)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

    5. (5) 甲文中“微斯人”“斯人”指的是“”(用原文语句填空),乙文中“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体现了苏轼在抗洪中 (用1个四字成语填空)的品质。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
  • 1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所作。②古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风。③鲁叟乘桴:《论语》载,乘桴浮于海”。④轩辕奏乐:《庄子》载,皇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威池》乐曲

    1. (1) 试品析【甲】首联中“凄凉地”“弃置身”的表达效果。
    2. (2) 【甲】诗颈联、【乙】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 12.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年关

    庞滟

    ①自从老伴儿前年去世后,老陈就害怕过年了。老伴儿在时,儿子闺女还回家过年。看着影儿,心里也舒坦。两个孩子从小就惧他,看见他像老鼠见了猫。他不待见闺女,怎么算都是亏了;他稀罕儿子,俩人见面就吵。不管怎么吵,他还是疼儿子——没黑没白地土里刨、水里捞

    ②争气的儿子给他脸上贴了金,却忙得没时间回来看他,经常寄回一些食品和用品。他见人就显摆:看看这贵重东西

    ③去年。他早早给儿子闺女打电话,让他们早点儿回家过年,年货都预备好了。年三十那天,忙得没时间回家;闺女忙着做卖菜生意

    ④他怕村里人笑话他是空巢老人。一个人坐了最慢的火车,晃晃悠悠来到儿子所在的城市。但他没有走出候车室,蒙头盖脸窝在冰凉的椅子上,躺到初五才踏上回村的路。望着城市喧嚣的烟火,他想到了野地里遗留的候鸟,他买了满满一兜子糖果,大街上都是亲亲热热团聚的老老小小

    ⑤回到村里,老陈一脸的张灯结彩,逢人就散烟、发糖,在儿子家过的年,天天大鱼大肉都吃腻了。村里人都夸他养了个好儿子

    ⑥今年。老陈提前两个月给儿女打电话预约过年。儿子声音嘶哑,说了句:“爸,我在山里忙工作呢,不就当个小官嘛,脾气还长得上天啦

    ⑦闺女拖着哭腔说:“爸,年关忙啊,过了初十再抓个时候回去,都给我回来!”

    ⑧年三十这天,他把屋子烧得暖烘烘的,把老伴儿的照片擦得亮亮的,他就下了最后通牒,命令儿子必须回家过年,卖菜的钱别计较,爸都补给你。

    ⑨日头过了中天。一趟趟闯进北风里的老陈,连儿子闺女的影儿都没瞅见。他强压住火,打儿子手机老不在服务区。

    ⑩老陈望着一屋子年货唉声叹气,找来一辆车赶往小镇的闺女家。这一路,他想起对闺女的种种不好,难受得心慌气短。

    ⑪当找到闺女时,闺女还在市场卖菜。姑爷坐在轮椅上,弯腰替买主刮鳞剖鱼。两个七八岁的娃,用冻红的小手择着烂菜叶子,帮忙理顺捆扎。老陈颤抖着声音呼唤了好几遍,如在梦里。闺女结婚后,他还是第一次登门

    ⑫不算丰盛的年夜饭,老陈和闺女一家人倒吃得很温馨,他的心被暖化了。晚饭后,热闹的人群,想到自己家空荡荡的房子,他低下头偷着抹眼睛。

    ⑬“爸,我又啥做错了吗?打我骂我都行,您别这样,“从小到大,我都不争气,翻车把腿给砸断了,没敢告诉您,他的腿天暖时就能好了。”

    ⑭“闺女啊,是爸爸错了,你没错。你们需要爸爸时,我偏要做爸爸,都怪我不好。不管穷富

    ⑮大年初一的饺子在锅里翻着浪花。老陈贴着老屋的窗玻璃往外瞧,好像看到了儿子的身影,揉揉眼睛再看好像又没有了。他转身叹息。随着敲门声,激动地喊着:“爸,过年好!山区的乡亲们说我自从进山扶贫做第一书记,两年没回家过年了,拿起铁锹一锹一锹铲了山路上的雪,说啥也要让我回家,让我代他们给您拜年!”

    ⑯老陈一迭声地答应着:“过年好,过年好!乡亲们,大家伙儿都过年好啊!”

    ⑰说着说着,老陈竟有点儿哽噎了,满脸笑容像凝固了一样。

    1. (1) 阅读下面句子,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

      ①回到村里,老陈一脸的张灯结彩,逢人就散烟、发糖,在儿子家过的年,天天大鱼大肉都吃腻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年三十这天,他把屋子烧得暖烘烘的,把老伴儿的照片擦得亮亮的(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2. (2) 文中的老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写出两点)
    3. (3)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品析结尾一段的妙处。
    4. (4) 这篇小说选入《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5期时,编辑把它放在“情感篇”,而不是“社会篇”
五、写作展示(50分)
  • 13. 作文。

    回首成长岁月,我们遇见过许多的人,经历过许多的事,那么一个人,那么一件事,让我奋进,使我反省;给我力量,促我改变,助我成长……

    请以“那次遇见,    ▲    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一篇记叙文;③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片段,不得抄袭或套作;④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