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1·成都)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漫步月面 B . 采集月壤 C . 展示国旗 D . 点火返航
  • 2. (2016九上·重庆期中)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 可吸入颗粒物(PM2.5)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氮 D . 二氧化硫
  • 3. (2022·广东)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A . B . C . D .
  • 4. (2021·昆明)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取用固体 C . 量取液体 D . 加热液体
  • 5.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B . 海水 C . 氧化镁 D . 氯酸钾
  • 6. (2018九上·綦江期中)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7. (2022·长沙)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 . 氧气极易溶于水 C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 . 氧气能供给呼吸
  • 8. (2019九上·海拉尔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 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 C .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 9. (2016九上·环县月考)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
  • 10.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 .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 . 氢气+氧气 D .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11.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C .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 . 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 12.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大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95%),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 火星大气与地球空气成分相似 B . 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C .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火星大气和地球空气 D . 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火星大气中复燃
  • 13. 实验分析能力是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O2

    装置漏气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

    仰视读数

    C

    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大

    红磷太多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荣家湾的空气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测得目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 , 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垃圾;③减少燃煤使用; ④燃放烟花爆竹; ⑤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 15. 现有等浓度、等体积的a、b两份双氧水,其中a中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6.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氦气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为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已知空气密度为1.293克/升)

    1. (1) 稀有气体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2. (2) 将氦气制成熔点为﹣272.3℃的固态氦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 (3) 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4. (4) 在二百多年前,下列哪个科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____。
      A . 拉瓦锡 B . 门捷列夫 C . 屠呦呦 D . 张青莲
    5. (5)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17. 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验验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下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 (1) 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 (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②的实验现象:。图③的实验目的是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 (2) 实验二:图⑤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 18.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 (1) 指出仪器名称:a ,b 
    2. (2)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 (3) 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19. 某同学为了探究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请协助填写有关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物理性质:

      2.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证明生成 

      3.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证明生成 

    2. (2) 由上述探究实验可得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火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 ,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 性。
  • 20.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反应条件未标出)。通常情况下A是黑色固体,B的用途供给呼吸,C在医疗上常来杀菌消毒,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生活中没电时常用来照明。

    1. (1) 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2. (2) 完成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类型 
    3. (3) B、E两种气体中,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的是 
  • 21. 二氧化锰粉末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了另一种黑色粉末氧化铜,也想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①如图连接装置,加入20毫升10%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氧气。

    ②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加入10%的过氧化氢,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③清洗并干燥装置,换用氧化铜粉末重复步骤②,相关数据记录表中

    步骤

    物质

    质量/g

    10%过氧化氢体积/mL

    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s

    1

    /

    /

    20

    630

    2

    二氧化锰

    0.5

    20

    25

    3

    氧化铜

    ……

    20

    38

    1. (1) 步骤③中所加氧化铜的质量是 g;(得出结论)
    2. (2)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和 (填序号,下同)比较得出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和 比较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3. (3) 写出步骤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类型 
    4. (4) 小徐同学分析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后,认为还需要补做几个实验步骤,才能证明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步骤继续设计如下:

      ④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 (填写操作名称),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变化;

      ⑤将上一步所得固体加入少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复燃 ,证明氧化铜的 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