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

更新时间:2023-11-18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题目
  •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使人怀想、传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wū 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 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ìng mì) ②(wū yán)

    2. (2) 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高邈 ②灵魂 

    3. (3) 文段中的“阔”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4. (4) 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脉”字的四个义项。文段中“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中的“脉”意思是什么?

      脉mài:①血管:动~|静~。②脉搏:象|切~。③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山~|矿~。④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叶~。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洋淀自古以风光____(秀丽/娇媚)闻名。如果说“西淀风荷”是自然界中粗犷的壮汉,那么世界名荷园、太空荷花园就是自洋淀文化苑人培育的标致佳丽。这里造型独具,为“五一六八”形状,即周围的五角、六角形花池,中间一个大花池,总共八个池子,取意“我要顺发”的意思,祝愿游客“财运恒通,事业顺利”。这里(甲)有白洋淀代表性的“一花三宝”(荷花、菱角、芡实、皮条),(乙)引进了国内外多种转基因名荷,成为精品园景。种类齐全,色调多样,争奇斗艳,尽展____(烂漫/妖娆)。

    1. (1) 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 (2) 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还 B . 不仅 又 C . 虽然 但是
    3.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由景生,境由心生,景能引发伤感也能愉悦心情。“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诱发了马致远浓烈的乡愁;“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场景,则引起了李白对友人王昌龄的关切之情;而曹操登高观海感慨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在《观沧海》中生发出了“③ ,④ ;⑤ ,⑥”的豪情壮志。

  • 4. 中秋佳节,以月为伴。中秋诵诗会上,同学们朗诵了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请你赏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丁】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1. (1) 【乙】诗句中的“宝镜”是月亮的别称,请你写出另外两个有关“月亮”的别称。
    2. (2) 以“月”传情是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3) 【乙】【丙】【丁】诗句中的“月”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儿女讲论文义        与: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

      俄而雪骤            俄而: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4. (4) 你认为“撒盐”与“柳絮”哪个更适合描写雪景?说说你的理由。
    5. (5) 选文末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世背景有何用意?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夏意起于一枝荷

    王国梁

    ①我总觉得,季节转换时,大自然会委婉地提醒人们,呈现出某种小小的仪式感。比如,夏秋之交的落叶飘飞,秋冬之交的一场寒风,冬春之交的一抹新绿。可是春夏之交,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让人觉察不到时光的背景即将转换。因为春末时草木的盛况已经铺展开了,夏天不过是沿着春天营造的气势继续走下去,没有明显的变化。直到我发现一枝荷花,才意识到夏天是真的来了。

    ②那是我经过一片荷塘,不经意间侧目的时候,看到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正亭亭立于万顷绿海之上。我的脑海里立即冒出两句写初夏风光的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初露,诗意盎然。虽然我没有看到蜻蜓,但我知道它们会循着荷香赶来赴一场约会。这场约会,是夏之约。一枝荷花就是夏天的代言人,她早早赶来宣告夏天的到来。原来,夏天也是如此善解人意,季节悄然过渡,不让人感到突然,却隐藏着小惊喜。

    ③那一枝荷花优雅地站立着,亭亭的模样仿佛一位准备舞蹈的少女,虽然还未曾移动舞步,但起了范儿,酝酿了情绪,做足了一切准备。即使有微风吹过,她也纹丝不动,仿佛怕惊扰了悄然而来的灵感。这枝荷花的花瓣紧紧收拢着,里面似乎藏着无数个夏天的秘密,让人无限期待。荷花的花瓣是粉色的,而且她的粉色是有层次的,有个渐变过程,边缘和顶端颜色较深,花托部分颜色较浅。粉色本身就是惹人怜爱的颜色,再加上她在有节制地使用自己的颜色,更让人觉得她多了几分雅致,不由联想到她盛开时的美丽。

    ④我想这应该是这枝荷花最美丽的时刻。都说“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美的境界,其实万物都是希望初露时最美,如同这枝紧紧收拢花瓣的荷花,里面有太多的美好需要打开和呈现。这样的状态,给人憧憬。有了憧憬,才会觉得未来是明亮和美好的。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有人花费90多个小时拍摄的荷花开放的完整过程,然后把关键镜头连贯成不到一分钟的视频。一朵荷花慢慢舒展花瓣,优雅绽放,灵性舞蹈。一枝初夏的荷,带给人的是满满的欣悦,你会觉得她是夏天新生的希望,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此开启。

    ⑤时光移到转角处,夏意起于一枝荷。我忽然有了这样的想象:季节的巨型画笔轻轻在宣纸上点了一下粉嫩色,一枝含苞未放的荷花出现了。紧接着,季节之笔开始精心构图、着色、晕染,夏天的美丽图画便出来了。如果说“春风柳上归”,那么“夏意荷上起”。一枝荷花引领了夏天,也推动了季节的进程。

    ⑥夏天真的来了,从一枝荷花上赶来了。你感觉到了吗?风从温暖变成了温热,草木从茁壮变成了葳蕤,田野里的庄稼到了生长的鼎盛时期,山林的绿色也逐渐加深……夏意流淌,生机无限。

    ⑦“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是啊,美好的时光总是太容易逝去,好好把握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跟随一枝荷,走向夏天的深处……

    (选自《池州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1. (1) 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 (2) 同学们对下面描写荷花的相关材料适合放到文章的什么位置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放在第③段后,有的说放在第⑤段后,请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我再次路过荷塘,发现那枝收紧花瓣的荷花已经鼓胀起来了,比原来丰腴了许多。花瓣虽然还未张开,但已经有舒展的模样,像是微微绽开的笑靥。我放眼望去,发现荷塘多了不少“小荷”,照例是“才露尖尖角”。她们仿佛即将在季节舞台上亮相的女子,让自己在碧叶之间若隐若现,娇羞中有着急于登场的活泼和生机。

    3. (3) 通过阅该文章,你领措到了什么生活意趣和哲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老爹

    包丽芳

    ①我的父亲是位中医,一般病人到了他面前,经过望闻问切几个程序下来,病情基本八九不离十了,刷刷刷写下一串中药名,“去抓三副药,每天一副,3天后再来调药。”这是父亲常对病人说的话。

    ②20世纪80年代初,读初一的我要到离家十公里外的东江河边的附城中学住校,从村里到学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单车都骑不了,我唯有推着单车走几里路,去邻村坐渡船,到河对岸的公路骑车十公里去县城,然后把单车寄放在父亲单位,再坐渡船到学校。

    ③才12岁的我,每周上学都得骑车倒船两次才能到校,父母不担心我的安全是假的。可又能怎样呢?

    ④那个周日下午,因家里农活多,我出门晚了点,到达父亲单位天快要黑了,满头大汗的我放下单车,背上书包,拎起一周的米和干菜,准备去学校。父亲忙放下手中的活,叫住我:等等。他摘下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放下手中笔,径直走进厨房,拿出一个有盖的口盅,再找出一个网袋,把口盅装进网袋递给我。隔着盖也能闻到香味,我好奇地揭开盖子一看,里面竟然是几块炖熟的红烧肉,焦红焦红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才能吃到一点连肥带瘦的猪肉,我母亲不会做红烧肉,通常是将猪肉煮成一大锅汤,全家老少能喝上一天。眼前这几块外焦里嫩的红烧肉,谁看了都会垂涎三尺。我惊喜地问父亲:“哪来的?”父亲用手围成小喇叭样,凑近我耳边小声说:“特地给你做的。”我冲父亲会心一笑,父亲满意地挥挥手:去吧!

    刚走到门口,父亲又喊:等等。他又折返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到我手上:把这个药丸带上,一天吃一个。“我没生病啊!”

    ⑥“吃吧吃吧,对身体有好处。”“不要,我又没病,干吗吃药?”“这个对身体有好处。”“有好处您吃,我不要。”说完一溜烟跑了,对身后的父亲挥了挥手。“唉!”身后传来一声叹息。

    ⑦接下来的周日下午,我收拾妥当准备去上学。正纳闷,父亲这周没准备好吃的?难道生我气了?就因为我不吃他给的药丸?刚抬脚走到门口,只见父亲又拿出口盅,不好意思地说:“这鸡腿有点小,你就自个儿吃吧,不要分给同学吃了。”父女俩都笑了。

    ⑧夜修课,我拿出书包准备写作业,发现书包里赫然躺着那个精致的盒子,拿出一看:乌鸡白凤丸。再看说明书:适用症状:月经不调,痛经,补气补血。我的老爹啊!这宝贝啥时塞进书包的?我竟浑然不知。

    ⑨回首往事,父亲无声的爱,在浑然不觉中融入我的骨血。而今,我有能力报答父亲了,他却遥在天边。想起父亲,唯有托云捎话:老爹,您在那边要好好的。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6月1日,有删改)

    1. (1) 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父亲的哪些事?
    2. (2) 文章第①段介绍父亲的中医职业有何作用?
    3. (3)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结合语境,分析下面语句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刚走到门口,父亲又喊:“等等。”他又折返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到我手上:“把这个药丸带上,一天吃一个。”

    4.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平实的语言记叙具体细致的情节,表现了亲情与挚爱的主题。 B . 全文围绕“鸟鸡白凤丸”展开叙事,因此“乌鸡白凤丸”是行文线索。 C . 文章第⑤段中“精致的盒子”里的“药丸”就是“鸟鸡白凤丸”。 D .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感恩,以及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之情。
四、整本书阅读
  • 8. 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1. (1) 下面是晓宇同学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时做的摘录。请参考摘录的读书笔记,并结合加点词句为《五猖会》的结尾部分写一则读书笔记。

      摘录: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读书笔记:“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不仅细致地描绘出“纪念品”的材质和构成,也表达了“我”失望的心情。

      结尾部分: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 , 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 , 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

      读书笔记:

    2. (2) “我”别的都忘却了,却还清楚记得背书这一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书声琅琅的晨读,热烈奔放的早操;绿树成荫的那道,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的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每一处都有崭新的美妙。

    请以“美妙新学期”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你新学期发生的美妙的故事、遇到的美妙的人。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表达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写、抄袭;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