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新...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9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strong>5</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2</strong>分,总共<strong>1</strong><strong>0</strong>分。)
  • 1. 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 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 .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B .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C .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 .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 2. (2023高三上·郑州月考) 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  )
    A . 淞沪会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3. 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

    A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 . 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 . 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 . 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 4.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双方的辩论观点,选项中合理的是:( )                                                                                                                                                                          

    否定方观点

    肯定方观点

    元代中文文献中没有对马可·波罗的记载

    来华外国人不可能都被记载,即使记

    载,也可能遗失

    《马可·波罗游记》存在错载史实以及漏载

    中国特有的长城、茶叶、汉字等事物

    书中关于中国的多数记载已得到印

    证,未记载特有事物,可以合理解释

    《马可·波罗游记》稿本众多且内容不一致

    稿本有差异但不影响主体内容

    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可能是依据某种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这种导游手册

    波斯的导游手册,编造出游记

     
    A .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错载或漏载某些元代特有事物,可否定其真实性 B . 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C . 判断《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应从总体上看其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资料 D . 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 5.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 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
    A . 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 .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 国王“统而不治” D .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二、非选择题(<strong>6</strong>题<strong>1</strong><strong>4</strong>分,<strong>7</strong>题<strong>1</strong><strong>6</strong>分,共<strong>3</strong><strong>0</strong>分)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 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 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 7. 图9、图10所示漫画从某个侧面分别展示了20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图9、图10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