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3-11-1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25分)
  • 1. 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万物刚刚苏醒,天地间就开始酝酿一场盛世,召唤八方宾客蓄了一年的美全拿出来向四海游客大献殷勤。一场秋而使人静mì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冬天来临,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叔然lì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 2.  孩童的想象天马行空,饱含诗味和趣味。请根据表格提示,填写①—④空。                                                                                                                                                                                          

    简笔画

    联想

    诗词

    诗句

    高挂在天空的太阳或月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 3.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春》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C . 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律诗,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4. 根据语境,选出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小语喜爱画画,她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寄给美术协会的陈老师,想听听他的意见,上面这样写着:

    陈老师:

    学生小作一幅,望您拜读后,不吝赐教垂示宝贵意见!

    小文

    A . 小作 B . 拜读 C . 赐教 D . 垂示
  • 5. 小羽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

    ①(  ):迅哥儿,《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还不错吧!

    ②(  ):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③(  ):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根据阅读《朝花夕拾》的经验,为上述回复分别选出相应的人物。

    A.长妈妈

    B.父亲

    C.寿镜吾先生

    D.范爱农

  • 6. 结合《朝花夕拾》,谈谈鲁迅对儿童读物的看法。
二、阅读(35分)
  • 7. 现代文阅读。

    野孩子不爱白送的春天

    ①雨大不大不要紧,把地面淋湿就行。雨一停,去园子里走走,藏着苔藓安安静静的小家。

    ②苔藓很恋家。2018年,我在金银花藤下面看到好多苔藓。它们趴在石头上,睡得真香。2020年的春天,很多人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可是,它们仍在那里。

    ③金银花开花,同一根藤上,白的立几簇,都很香。我弯腰,低头,在花下蜜蜂的嗡嗡声里,把苔藓小心翼翼铲起。其实,我不过想给苔藓一个更美的家。

    ④我在自制盆景。陶盆、紫砂盆、大理石盆、瓦盆,每一个都精挑细选。栽上小松树、柏树、榕树、红枫、文竹,也有认不得的、喊不出名字的小苗,就请进花盆。再摆几颗东倒西歪的小石子,在盆景里负责营造“在人间”的气氛。余下的,营造出别致的深远意境,让盆景更具生气。

    ⑤早晚喷水,偶尔还会置于水盆里浸润。但遗憾的是,养着养着,枯萎了。于是我把那两个已经看不到苔藓绿的鸡蛋石放回金银花藤下面,可没几天,摆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给我看。精心搭建的玻璃房里,每天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恨不能把苔藓养成闺女样。而园子里,啥心也不操

    ⑥十天半月没雨的夏天,四处都不见苔藓的芳踪。它们难道集体壮烈了吗?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太干旱的日子,就来一场别来无恙的“旱眠”吧。如果突来一场雨,它们立刻就会醒过来。而醒过来的苔藓,转眼就精神抖擞生机勃勃。

    ⑦那些被我铲回花盆里的苔藓,无论怎样浇水施肥,精心照顾,是真的不喜欢窝在方寸的盆子里。它们更热爱自己的老家——没有一片瓦遮风挡雨,没有人造的缩微景观,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⑧荠菜,还有野菊花,也是这样的脾性。

    ⑨荠菜包饺子好吃,可我家园子里没荠菜,得到野外去找。找到了,把根栽在园子里,选最好的半块菜地给它们安家落户。之后,我按时浇水,施肥,荠菜也慢慢长出了新叶。可是,再不肯满足我们打牙祭的心愿。原本不过是野地里乱长的荠菜,移民到我们的园子里,多好的福利呀,为什么就不安心好好长呢?我想不明白。

    ⑩野菊花更让人恼。野地里开得那么张扬的野菊花,总是肆无忌惮地绽放,炫耀它们火热的青春。

           ⑪我们开车穿行于中央海岸的农场,会不时撞上被废弃的农场,没有牛羊,突如其来、铺天盖地冲进你的视野。

           ⑫可一旦我把它们请进园子里,很快就蔫巴了。即便活着,也不肯再好好开花。

           ⑬还有野百合、野桑椹,那些野生野长叫不出名字的花……都一样。只要进了园子,待遇再好,我再不去打它们的主意了。野花野草,热爱的,轻轻道一声珍重,各自安好吧。

    (选自《品读》2021年第10期)

    1.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野孩子”

      在野外

      在家里

      苔藓

      茂盛安静

      荠菜

      自由乱长

      野菊花

      蔫巴凌乱

    2. (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结合语境,品味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弯腰低头 , 在花下蜜蜂的嗡嗡声里,“”苔藓。小铲子紧贴石头或泥土,把苔藓小心翼翼铲起。

      ②请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如果突来一场雨,它们立刻就会醒过来。而醒过来的苔藓,转眼就精神抖擞生机勃勃。

    3. (3) 请你仿照示例,对第⑨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可从重音,停连等角度进行设计)。

      示例:精心搭建的玻璃房里,每天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花那么多工夫耗那么多精力

      朗读设计:朗读这句话时,“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可连读,表现出作者打理苔藓的细致用心,适当延长语气,以突出作者对苔藓的精心培育

      我按时浇水,施肥,荠菜也慢慢长出了新叶。可是,再不肯满足我们打牙祭的心愿。

    4. (4)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用“野孩子不爱白送的春天”为题,有什么意蕴?
  • 8. 班里要编一期科普月食知识的黑板报,下面是第二组同学收集的材料,请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月食的成因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月亮本身不发光,是被太阳光照亮的。满月时,就会挡住照向月亮的太阳光,由此出现月食。

    月食一般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地球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背向太阳拖出一个长长的黑影,如果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影子;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偏食。还有一类半影月食,造成月面的亮度轻微减弱,不易为人察觉

    寇文表示,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但满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发生月食。大部分时间,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选自《新京报》2021.5.24)

    材料二:

    ____

    在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这了种月食中,当属月全食最为好看。月全食时产生的“红月亮”主要是因为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实际上“红月亮”随时都可能发生,它所反射的太阳光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从而有一定几率产生“红月亮”,或者发生的时间人们没有注意到。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10.8)

    材料三:

    ____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就特别关注月食,因为有很多重要的天文观测,只能在月食时候做。

    古人就是观测发现不同地区月食发生时间不同,才发现时差的。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下令进行一次天文观测。然而结果和计算的并不相同——似乎比计算的结果早了很多。经过耶律楚材反复确认,发现月食发生时间是确定的,耶律楚材创立了一个叫做里差的概念,也就是是根据两地东西距离

    月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测量太阳的位置。古人发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他们意识到,月食时候,加上半圈,也就是180度

    (节选自公众号(司天灵台》2022.11.25)

    【读懂关键内容】

    1. (1) 小武在编辑时对材料进行了分析,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都是公众可观测的月食。 B . 月食一般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C . 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变成了红色,但是不只是月全食时能看到“红月亮”。 D . 古人发现只要知道月食时候月亮的位置,加上180度,就大概能知道太阳的位置了。
    2. (2) 手抄报的每个板块都有一个小标题,是每则材料内容的概括。请参考材料一的小标题,给材料二、材料三拟个小标题。

      材料二小标题:①

      材料三小标题:②

    3. (3) 社交平台上对于月食有一些不恰当的说法。请选择下面的一种说法,结合材料中的内容进行科普宣传。

      A.月食时出现“红月亮”是不祥之兆,“血月有灾,不能观看”。

      B.古人对月食不够重视,认为月亮被食不被食无足轻重,对月食的研究是现代才开始的。

      我选择说法 进行科普宣传,我的理解 

  • 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诗》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1. (1) 行知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开展了“我爱古诗”微视频拍摄脚本比赛,下面是小雨编写的《别诗》拍摄脚本,脚本中四处画线部分处理不合理的一处是( )                                                                                                                                                                                                                                                                  

      镜头

      时间

      景别

      画面(色彩、构图等)

      拍摄技巧

      内容

      音乐

      1

      3s

      中景

      冷色调:

      城东古道,漫天飞雪

      固定镜头

      人物出场

      A.主人公与友人披着雪花挥手作别

      伤感

      2

      3s

      近景

      远景

      B.暖色调:园子中,冰雪消融,草木复苏

      摇动镜头

      由近及远

      主人公目光越过重重屋檐,投向城西

      悠远

      3

      4s

      中景

      近景

      C.冷色调:

      城东古道梨花似雪

      摇动镜头

      由远及近

      D.城东古道,友人的身影由远及近,主人公疾步上迎

      轻快

    2. (2) 请从下面有关表现手法的提示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探究诗人的情感。

      提示:①寓情于景 ②对比 ③比喻

  • 10. 【阅读文言文】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则是无礼,”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太丘去 

      ②入门不

      ③后贼追

      其自托 

    2.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4. (4) 朋友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生活中,你会选择(甲)(乙)
三、写作(40分)
  • 11. 根据要求作文。

    在本次“童心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怀揣一颗童心告别童年,体悟成长,书写你的心灵。

                                            

    任务一:童年里的人或事

    提示:

    ①童年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它可以是让你开心的、难过的、醒悟的、疑惑的……

    ②这些人或事带给你哪些影响?

    ③可讲述经历,可发表议论,也可进行想象

    任务二:十年后的我

    提示:

    ①十年后的我会处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中?我会遇到哪些事情?

    ②经历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我是否依然保有一颗珍贵的童心?我的性格、心态是怎样的?

    ③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故事应在具体情境中展开,要有语言、动作等描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在600左右;③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