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六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3-11-2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
    A . 人类非常渺小 B .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人可以脱离社会 D . 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 2.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下列情境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有( )

    ①小明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 

    ②小李利用暑假时间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③小王在家里聚精会神地打游戏 

    ④小张的爸爸在有条不紊地指挥交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在学校组织的“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活动中,中学生小强讲述了自己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启示我们(  )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②要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紧密相连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下列句子的含义与梁启超先生这段话体现的意思一致的是( )
    A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B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 .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D .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
  • 5. 在父母的抚育、同班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下,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段材料说明了( )
    A . 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B .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 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6.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们的父母在工作单位中与同事的关系属于( )
    A . 业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亲缘关系
  • 7. 如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对此( )

    ①志愿服务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②获得他人的认可只有通过志愿服务才能实现

    ③青少年只有成为志愿者才能参与社会生活

    ④亲社会行为能使我们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下列诗句中,体现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 9.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小福梳理了峰会期间发布的部分数字成果:                                 

    在数字福州展区:市民只要刷身份证就能在现场办理诸多业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虚拟现实技术:推出更多数字体验网红打卡点,将福建著名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体验点、数字街区、智慧街区。

    上述成果体现了(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④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平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观察如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结交朋友

    ④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3八下·东港期中)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侵害,就要( )
    A . 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不泄露、防窃取、敢维权 B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C . 远离网络,拒绝上网,为个人信息保护筑牢屏障 D . 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不向任何人透露个人信息
  • 12.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产生消极影响。漫画《屏奴》说明了( )

    A . 要拒绝使用网络 B . 网络百害无一利 C . 要合理利用网络 D . 要拒绝不良诱惑
  • 13. 近日,经上海网信办与公安部门联合溯源调查,依据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并对首发谣言的多名微信个人用户予以处罚。从道德的角度,网民应( )
    A . 树立底线意识,加强监管力度 B . 恪守法律底线,学法守法用法 C .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生活 D . 善于明辨是非,提高媒介素养
  • 14. 观察漫画,你从中获得的感悟是( )

    A . 网络谣言需要道德来约束 B .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C . 散布网络谣言都应受到刑事处罚 D . 打击网络谣言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 15. 《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

    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②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

    ③遵守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准则,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④为避免沉溺网络,拒绝上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两大题,共20分)
  • 16. 走进社会生活

    材料一:我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任继愈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打个比方,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桶里的水就越来越多,社会中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人们就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材料二:如图漫画

    材料三: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1. (1)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划线句子所体现的道理。
    2. (2) 请分别说说上述材料二中漫画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
    3.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亲社会行为?请列举两例。
    4. (4) 请你就“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浅谈两点。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阳阳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妈妈的礼物,是期待已久的一部手机,他发现手机下压着妈妈的一封亲笔信:

    亲爱的阳阳:

    生日快乐!我想你现在肯定很兴奋。你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你必须了解如何使用手机上网并接受必要的约束,并自觉遵守以下约定:

    第一,使用手机上网时,要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第二,网络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请你使用手机上网时

    第三,网络信息无限,请你谨慎面对不良信息。

    第四,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亲爱的阳阳,请你了解并做到以上约定,否则妈妈将收回手机使用权。

    爱你的妈妈

    2023年9月2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告诉阳阳,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网络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你是如何理解?
    3. (3) 针对第三点约定,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理性面对网络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