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6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1.5分,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p align=left >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r> <td width=100 height=35 >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tr> <td> <div v:shape="Text_x0020_Box_x0020_2" > <p>点燃</p> </div> </td> </tr> </table> &nbsp; </td> </tr> </table>
  • 1.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知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3+3C X+N2↑+3CO2↑,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中的硝酸根离子:NO31- B . 3个碳原子:3C   C . 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D . X的化学式:KS
  • 2.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

    C

    用硫酸铜溶液对游泳池消毒

    硫酸铜可以破坏细菌的蛋白质结构

    D

    用洗洁精洗碗筷

    洗洁精可以溶解油污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

    B.过滤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稀释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4. 我国科学家提出由二氧化碳和甲烷转化为乙酸(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模型中的短线仅代表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甲烷、乙酸都是有机物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 C .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均不变 D . 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 5. 火是人类文明进程必不可缺的宝贵资源,燃烧与灭火的正确做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   B . 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要赶紧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   C . 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 6.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特殊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2 B . 钒为非金属元素   C . 钒原子的中子数约为23 D .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 7. 企鹅酮(C10H14O)是一种分子结构类似于企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企鹅酮是一种氧化物     B . 企鹅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企鹅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1 D . 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8.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 , Y为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a                                                  图b

    A . 图a中X溶液显酸性、转化1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 . 图b转化1和转化2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属于氧化反应 C . 图a转化1和图b转化1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 . 图a和图b两个转化过程中,都伴随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案可行的是(   )
    A . CO2(CO气体):点燃气体   B . Cu(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 CO2(H2O):用生石灰干燥   D . NaCl溶液(BaCl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10. 在不同温度下,NaOH、Na2CO3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NaOH、Na2CO3中的一种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NaOH

    Na2CO3

    温度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乙醇

    17.3g

    40g

    <0.01g

    <0.01g

    A . Na2CO3在水中是易溶物   B . 该图表示NaOH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   C . 20℃时,将等质量的NaOH分别加水和乙醇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较大的是NaOH的水溶液   D . 将40℃时等质量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2CO3水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Na2CO3
  • 11. 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CO2能与H2O反应

    C.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D.比较铁、铝的金属活动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如图所示,石蕊溶液、二氧化碳、X、稀盐酸四种物质类别不同且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有2条   B .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C . 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D . 工业上可以用X与Ca(OH)2反应制得另一新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13. 实验室制取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如下:

    1. (1) 仪器b的名称是
    2. (2) 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来制取较纯净的O2 , 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既可以制取O2 , 又可以制取CO2  ,并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
    4. (4) 若用G装置干燥H2 , 其中应盛装的液体试剂名称是
    5. (5) 如图H,镁条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物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 14.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1. (1) 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色,说明脱氧剂中含有
    2. (2) 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说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
    3. (3) 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的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请写出发生干扰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结合图3分析,判断图2哪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并说明理由

    5. (5) 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 作用。
    6. (6) 取暖用的“暖宝宝”主要成分与脱氧剂相同,说明脱氧剂发生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15.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一:

           

                             图一

    1. (1) 图一中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其俗称有

      A.火碱       B.烧碱        C.纯碱      D.苏打    E.小苏打

    2. (2) 写出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3. (3) 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在农业上可作氮肥,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析其原因
    4. (4) NH4Cl晶体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系列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的试剂宜用      
      A . 蒸馏水 B . 稀NaHCO3溶液 C . 稀NH4Cl溶液 D . 饱和NH4Cl溶液
    6. (6) 写出题中工艺流程图中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写化学式,H2O除外)
    7. (7) 结合图二分析上述流程中NaHCO3固体先析出的原因

  • 16. 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金属。
    1. (1) “胆水炼铜”是我国首创的冶铜方法,其原理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下列有关铜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铜作导线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最强 B . 铜有延展性,可以拉成丝 C . 黄铜(铜锌合金)属于纯净物 D . 铜片在空气中灼烧会变黑
    3. (3) 铜制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锈,俗称铜绿,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长时间接触导致的。
    4. (4) 绘画所用绿色颜料来自孔雀石颜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了测定该颜料中碱式碳酸铜的含量,小明用如图甲装置实验(液体药品均足量),她取了10.00g该样品,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测得产生的C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

      I.若将图甲中的装置③去掉,则测得产生的CO2的质量将。(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II.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颜料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