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11-06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 (2019·阜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需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下列属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   )

    ①社会调查

    ②制订学习计划

    ③志愿服务

    ④科学实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 (2016·潍坊) 新学期第一节课,魏敏同学“晒”起了自己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外出时,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我便连续几天到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  )

    ①能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避免产生厌学情绪            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④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3. (2019八上·吉水竞赛)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成长过程使人(    )
    A . 建立地缘关系 B . 增强个性化 C . 确立自我意识 D . 实现社会化
  • 4. (2023八上·南宁开学考)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 .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 C .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 .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 5.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节假日,北京许多博物馆的讲解员是中学生志愿者,虽然这些义务讲解活动占用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增加负担,但志愿者们乐此不疲,毫无怨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浪费宝贵时间,没有珍惜受教育权利  ②自觉服务奉献社会,做有益社会的人

    ③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行为  ④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不争抢荣誉利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19·大庆) 《我向总理说句话》是中国政府网的常设栏目,一些网民的好建议会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B .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 .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D . 网络是把双刃剑
  • 7.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网络流行语。在这个“脑洞大开”的网络时代,很多事情,的确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去想。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  )

    ①学习新知 ②求医问药 ③休闲娱乐 ④传播谣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8. (2020·东莞模拟) 很多人喜欢玩抖音,但在收获朋友们点赞同时,也会不经意泄露许多个人信息。近期抖音宣布启动“向日葵计划”,将对知识科普类、传统文化类视频加权推荐,鼓励更多适合青少年的优质内容涌现,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②有利于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体现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要增强法律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2019·苏州) 2019年5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我省学生总体近视率为69.9%,初中生近视率接近80%。玩电子产品时间过多,户外运动少,不良的用眼习惯等是造成近视的主要诱因。这启示青少年要( )

    ①杜绝电子产品

    ②增加锻炼时间

    ③学会自我控制

    ④保持良好习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19·南通) 某校学生张某在网上转发了一则恶搞英烈的笑话,遭到网友们的指责,后来张某受到了行政处罚。这提醒我们(   )

    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不能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

    ③提高媒介素养须增强法治意识         ④传统文化不需要进行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B . 自律、慎独是自我约束,也是遵守规则的表现 C . 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 D . 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12. (2019·荆门)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向往。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自由(    )

    ①自由不是不受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规则束缚自由,突破规则是享受 自由的前提

    ③自由离不开法律,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自由是相对的,享受自己的自由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170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当日起施行。这表明( )

    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②积极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不能再被修改

    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也日益增加,据中国医疗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发生医疗暴力事件42起,共导致65名人员死亡。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需要受到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唯一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交警正在路口冒雨执勤,一位市民在路边经过,发现交警没有打伞,便主动上前将手中的伞递给民警。执勤民警见这位热心市民只有一把伞,又将伞还回其手中。最后双方互相致敬道谢。浓浓警民情感动了众多网友。网友感动的原因是( )

    ①互相尊重,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②换位思考,杜绝矛盾发生

    ③关注重视,热心帮助他人

    ④平等待人,欣赏他人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
  • 16. (2019八上·普宁期末) 在下列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中,和与人交往无关的是(    )
    A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17. 广东中山家长在微信群辱骂老师被行政拘留10天;保时捷女司机深夜醉驾连撞两次,被判拘役3个月,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 . 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D .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18. (2019八上·普宁期末) 2019年10月25日,四川眉山。仁寿县通报“中学生打老师”事件,15岁学生颜某因不满老师日常管理,在教室用砖头击打老师黄某头部,致其重伤。目前黄某正在接受治疗,颜某已被刑事拘留,对此新闻,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 .   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B . 颜某的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C . 颜某触犯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 D . 民事法律是惩治犯罪的锐利武器
  • 19.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公众对校园欺凌的热议,遏制校园欺凌,青少年应该(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严格立法,用法律武器严惩校园欺凌

    ③面对校园欺凌,既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又要善于求助和依法维权

    ④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20. (2019八上·普宁期末) 2019年11月,因王思聪未按执行通知书要求履行还款义务,故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查封王思聪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惩戒各类违法失信行为,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信用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加强信用建设有利于增强公民诚信意识

    ③不讲诚信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④加强信用建设可以杜绝失信现象发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 21. 据统计,我国网民达8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下面是某中学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上网目的及占比

    查阅资料、看新闻15%

    玩游戏51%

    听歌、聊天、追剧34%

    收到虚假信息及占比

    经常收到70%

    偶尔收到26%

    未收到4%

    一周上网时间及占比

    10小时以上58%

    5至10小时40%

    5小时以下2%

    1. (1) 请你说说,从以上数据统计表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
    2. (2) 网络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有哪些消极影响?
    3. (3) 请你对青少年上网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 22. 材料:从广州飞往纽约的航班上,一老年旅客突然无法排尿,面临膀胱破裂危险。同在机上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生肖占祥自制穿刺吸尿装置,用嘴吸出尿液吐到杯中,帮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使其转危为安。事后肖医生表示,用嘴吸尿实属无奈之举,“其实吸第二口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想吐了,但现在我无怨无悔”。
    1. (1) 肖医生的行为值得全社会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 (2) 向肖医生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 23. 材料:从泰国曼谷飞往上海的某航班上,一位大妈因女儿逛街误机,坐在飞机舱门处不让飞机起飞。无独有偶,在哈尔滨113路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坐过站,中途拍车门要求司机停车未果,竟然上前拔走车钥匙,引起乘客恐慌。

    网友发声:大妈堵舱门,大叔拔钥匙,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有没有?

    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

    1. (1)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有何作用。
    2. (2)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 24. 材料: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有网友爆料称,在泰国的某个寺庙景点内,一名中国男子为了能够插队取到该寺庙的泉水,竟然直接跳进了寺庙的池子里,随后用一个塑料大瓶子在上方取水,整个过程十分不雅,其他中国游客都对男子的行为进行谴责并对这名男子投以愤怒的眼神。如此恶劣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一时间也引来不少网友吐槽。
    1. (1) 材料中男子为什么会引起“众怒”?
    2. (2) 作为中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25. 材料四:春节前夕,欠下乡亲们巨款、在外躲债18年的翟登富夫妇回到了湖北老家偿清旧债。“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过去的18年里,夫妇俩在福建、新疆等地,睡土槽、打零工,种植棉花、香梨,历尽艰辛终于还清欠乡亲们的17万多元债务。翟登富夫妇用18年完成自己的诚信救赎的故事,在当地和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很多网友认为,翟登富夫妇早年逃债有过,但18年艰辛补过,找回了诚信,令人动容。
    1. (1) 偿清旧债后,翟登富说:“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请从多角度谈谈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2) 我与诚信同行,故事启示我们如何践行诚信?
    3. (3)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违反《民法典》的是哪类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如何?后果如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