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0分)
  • 1. (2017·海南)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 B . 电脑病毒 C . 鹅卵石 D . 珊瑚虫
  • 2.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脍炙人口,诗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 )
    A . 春眠不觉晓 B . 处处闻啼鸟 C . 夜来风雨声 D . 花落知多少
  • 3. (2016七上·澧县期中)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 . 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 . 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 . 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D . 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 4. (2020八下·广西开学考) “六月荷花开,九月菊花放”,影响不同植物花儿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绽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水分 B . 温度 C . 光照 D . 空气
  • 5. (2017·海陵模拟) 下列选项中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一山不容二虎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6.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热带雨林降雨较多 B . 地衣能够使岩石形成土壤 C . 蚯蚓松土改良土壤 D . 竹节虫体态与竹枝叶相似
  • 7. 荣获“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先生的突出成就是( )
    A . 杂交水稻 B . 克隆技术 C . 试管婴儿 D . 转基因食品
  • 8.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数字字符“9>6”,看到的物像是( )
    A . 9>6 B . 9<6 C . 6>9 D . 6<9
  • 9. (2015七上·济宁月考)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目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 . 玻片上 B . 物镜上 C . 目镜上 D . 反光镜上
  • 10. (2015七上·腾冲期中) 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薄而透明的 B . 新鲜的 C . 完整的 D . 干燥的
  • 11. 下图为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镜头。若要在显微镜下看到尽可能多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 . ④和⑤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③和⑥
  • 12.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其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 微调⑤——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B .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图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C . 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 D .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
  • 13.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 .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 .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 .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 .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 14. 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B .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内中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D .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内中的①
  • 15. (2016·济宁模拟)

    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 3个 B . 5个 C . 7个 D . 9个
  • 16. (2021七上·揭东期中)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②①
  • 17.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在清洁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 )
    A . 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B . 杀菌 C . 保持细胞的原来的形态 D . 染色
  •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 . 蚯蚓数量 B . 光照条件 C . 温度 D . 土壤
  • 19. 植物细胞中,        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液泡
  •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B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 C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是圆形的 D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一分,共10.0分)
  • 21. 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写出指定细胞结构的名称:①;③
    2. (2) 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它来自(填字母)。
    3. (3) 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关的结构是(填字母)。
  • 22. 为探究水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青蛙受精卵,选取5个可加热保温培养皿,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各加入1000mL的清水

    加热至

    22℃

    保温

    加热至

    24℃

    保温

    加热至

    26℃

    保温

    加热至

    28℃

    保温

    加热至

    30℃

    保温

    各放入50枚青蛙受精卵

    记录

         
    1. (1) 小组成员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2. (2) 实验中除外,清水、受精卵数量每组都相同。
    3. (3) 每组选用50枚青蛙受精卵做实验,而不是1枚,原因是
    4. (4) 小组成员根据记录分析,绘制出如下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水温在℃之间。

    5. (5) 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该小组进行了重复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上述数据有差异,他们应该____。
      A . 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 . 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 . 立即参考如上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 .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确认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