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华益中学2023年化学中考一模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strong>
  •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云蒸霞蔚 B . 大浪淘沙 C . 星火燎原 D . 滴水成冰
  •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 .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CO2、可吸入颗粒物等 C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任何用处 D . 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 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 . 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D . 和氯原子相比,氯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
  • 5. 2023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存在淡水危机 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用明矾净水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 6.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C . CO难溶于水,CO2能溶于水 D . 不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CO和CO2
  • 7. 近年来“碳达蜂”“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或措施不符合这一行动理念的是(  )
    A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 开发氢能源汽车 C . 露天焚烧秸秆做肥料 D . 使用新技术捕集、利用二氧化碳
  • 8.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B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低 C .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 .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 9.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下列各量中不变的是(  )
    A . 溶质质量 B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 溶液质量 D . 溶剂质量
  •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烧碱溶液 B . 氢氧化钠可作炉具清洁剂 C . 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来消除痛痒 D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11. 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B . 化学性质:能与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反应 C .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D . 俗称:烧碱
  • 12. “汽锅鸡”是建水的一张美食名片,其鸡肉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油脂 D . 维生素
  • 13.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氧化铁、水 B . 混合物:铜、黄铜 C . 纯净物:空气、大理石 D . 酸:硫酸、硫酸铜
二、多选题</strong>
  •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用化学。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 B . 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C . 人体内缺乏碘元素可引起贫血 D . 室内使用木炭烧烤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 15. 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加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适量水溶解,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提纯含少量硝酸钾杂质的氯化钠

    溶解、降温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三、科普阅读题
  •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石灰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逐渐溶解,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溶洞。坚硬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水不会使它溶解,但溶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和它慢慢发生化学反应,把它转化为可以溶解的碳酸氢钙,溶解在地下水中。

    溶解有较多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分解,把“吃掉”的石灰岩重新“吐”出来,形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了钟乳石。检验碳酸钙的方法很简单,碳酸钙会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钟乳石非常漂亮,可以用来做人造假山,雕刻工艺品等。可是钟乳石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溶洞景观一旦破坏,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加强立法,保护钟乳石资源。

    1. (1) 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pH7(选填“>”、“<”或“=”)。
    2. (2) 钟乳石主要成分为
    3. (3) 下列有关钟乳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形成周期很长 B . 能和食醋反应 C . 破坏后容易恢复
四、填空题
  •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
    2. (2) 铁和稀硫酸反应
  • 18.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谛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磷酸二氢钾(KH2PO4)可用于脐橙根外追肥,在常见化肥分类中,磷酸二氢钾属于(选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2. (2) 爷爷爱喝茶,家里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作用。
  • 19. 如图①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 (1) 丙中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
    3. (3) 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②中的(选填“a”或“b”)相似。
五、流程题
  • 20. 国家对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有严格要求,而处理废弃物的关键是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氧化铁、锌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图实验:

    1. (1) 操作①②的名称是
    2. (2) 气体C为
    3. (3) 若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为9.85g,则参加反应的氯化钡为g。
    4. (4) 小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原废弃物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是否存在。于是他取少量溶液F,滴加几滴酚酞,发现溶液变红。综上所述,你认为原废弃物中一定含
六、推断题
  • 21. A、B、C、D、E、F六种物质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与D,C与E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F的化学式:
    2. (2) 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七、实验题
  • 22. 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D
    2. (2) 可以利用图中仪器组装一套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
    3. (3) 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为:
    4. (4) 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
  • 23. 小华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已知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 (1) 【实验现象】
      试管C中的现象是
    2. (2) 【实验结论与分析】

      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3. (3) 上述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试管编号)
    4. (4) 分析上述反应,说明硫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反应。
    5. (5) 【实验拓展】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D、E中的废液缓缓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沉淀增加了。

      小华认为反应后试管E中的溶质一定含Na2SO4、Na2CO3 , 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6. (6)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试管E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