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11-17 浏览次数:2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风景秀美,更因发掘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这一古人类是指(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蓝田人
  • 2. 历史课上正在进行“穿越之旅一一探访河姆渡人遗址”。他们招待客人的场所应该是( )
    A . 洞穴 B . 干栏式房屋 C . 搭草棚的水井 D . 半地穴式房屋
  • 3. 华夏族群是历经四、五千年的文化交融与汇集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实体。在这一过程中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蚩尤 C . 尧和舜 D . 大禹
  • 4. 《三字经》记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材料中,我们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 . 启建立了夏朝 B . 夏朝开创了世袭制 C . 商朝建立者是纣 D . 武王伐纣西周灭亡
  • 5. 在2022年央视春晚中亮相的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让人们领略了“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下列青铜工艺成就中,迄今出土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青铜面具 B . 四羊方尊 C . 青铜神树 D . 司母戊鼎
  • 6. (2019·扬州) 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7.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哪一制度( )
    A . 皇帝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 8.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其中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楚庄王 B . 晋文公 C . 齐桓公 D . 宋襄公
  • 9. 小明所在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参加成语故事大赛,他们带来的故事有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与“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有关的史实是( )
    A . 春秋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三家分晋 D . 七雄争霸
  • 10. 著名作家余秋雨称赞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这一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它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京杭大运河 D . 会通河
  • 11. 单元主题是对章节内容的核心概括。与下图目录相关的单元主题应该是( )                                 

    目录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 .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国家的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2.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秦始皇位列古代帝王之榜首。其上榜理由:他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格式。他开创的“文化统一的格式”是指( )
    A . 统一六国 B . 统一文字 C . 开凿灵渠 D . 修筑长城
  • 13.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领导者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领导者”是指( )
    A . 张角、黄巢 B . 陈胜、吴广 C . 项羽、刘邦 D . 苻坚、王猛
  • 14.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治霸陵(汉文帝陵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该材料说明汉文帝( )
    A . 注重农业生产 B . 重视以德化民 C . 主张减轻赋税 D . 提倡勤俭治国
  • 15. 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中央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如图)。这一机构最早出现于(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东汉 D . 西晋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新时期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纵观历史,西汉时期就有了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起点是( )
    A . 长安 B . 洛阳 C . 开封 D . 咸阳
  • 17.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轮回”等。这说明( )
    A . 佛教是从日本传入中国 B .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C . 佛教为统治阶级服务 D .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 18. 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到:“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 19. (2016·金平模拟)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20.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B . 统治者调整了统治政策 C .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 D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 21.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图片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 )

    A . 北方统一 B . 中外交流 C . 文化昌盛 D . 民族交融
  • 22. 司马迁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资料,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史记》。材料所述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 )
    A . 目的 B . 经过 C . 结果 D . 影响
  • 23. (2022·连云港) 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 24. 《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是因为( )
    A . 发明指南针 B . 发明火药 C . 改进印刷术 D . 改进造纸术
  • 25. (2021·云县一模) 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 . 圆周率的计算 B . 《大明历》的创制 C . 指南车的制造 D . 千里船的制造
二、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 (1) 材料一中图1、图2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两项技术发明,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这些改革措施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并依据材料回答改革的两项措施。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时,在经济方面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中国历史·第一册》

    1. (1) 根据图1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图2反映了汉武帝的哪一政治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 (3) 材料三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截然不同的态度。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这一措施确立了儒学怎样的历史地位。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老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请把材料一的表格①、②、③三处补充完整。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与治国主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积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