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蛀牙时出现强烈的疼痛,说明此时牙齿已经损坏到了(    )
    A . 牙釉质 B . 牙本质 C . 牙根 D . 牙髓
  • 2. 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能溶于水 B . 水溶液能使鸡蛋清变性 C . 晶体加热颜色会变白 D . 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会产生沉淀
  • 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据此实验现象作出的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
    A . 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 . 可能氢氧化钠过量 C . 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D . 可能稀盐酸过量
  • 4. 盐酸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很多。下列用途中,利用盐酸能与碱反应的性质的是(    )
    A . 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B . 制革中,用盐酸除去皮革脱毛后剩余的熟石灰 C . 锅炉检修时,用盐酸清除锅炉水垢中的碳酸钙 D . 实验室中,用盐酸与锌粒反应制氢气
  • 5. 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以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 稀盐酸 B . CaCl2溶液 C . CO2气体 D . 澄清石灰水
  • 6.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越大 B . 使用机械做功时,功率越大,能量转化越快 C . 高空掉落的重物,把地面砸出一个坑,是因为它具有能 D . 手提重物站着不动,重物的能量没有增加,所以手对重物没有做功
  • 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起重为300牛的重物,若滑轮重为15牛,则实际使用时,所用拉力F的大小可能是(    )

    A . 315牛 B . 160牛 C . 157.5牛 D . 150牛
  • 8. 下列对CuO+H2Cu+H2O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置换反应 B . H2夺走了CuO中的氧,CuO被还原 C . H2是氧化剂 D . H2从CuO中夺取了氧,H2被氧化
  • 9. 为比较X、Y、Z和银四种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先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然后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X>Y>Ag>Z B . Z>Ag>Y>X C . X>Y>Z>Ag D . Z>Y>Ag>X
  • 10. 2013年10月7日,美国一家公司研发的“蚱蜢”火箭在垂直起飞升空到744米高度后,又按指令垂直降落到发射台上,该技术使火箭变得可重复使用。在火箭垂直升空而后又垂直降落到发射台上的过程中,火箭的(    )

    A .  动能一直在增大 B . 势能一直在增大 C . 势能升空时增大、降落时减小 D . 动能升空时增大、降落时减小
  • 11. 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入一块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快速压下,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 乙醚使棉花的着火点降低 B . 活塞压缩筒内气体,使乙醚汽化放热 C . 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时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 D . 活塞克服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
  • 12. 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胆汁由胆囊分泌,它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B . 小肠不仅长且内壁有绒毛,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 . 胃壁很厚的肌肉有助于它的蠕动,促进消化 D . 牙齿在口腔中将食物切碎、研磨,属于物理消化
  • 13. (2017九上·乐清月考) 为得到薄而均匀且不损伤血细胞的血膜,下图所示的几种推片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BaCl2、Na2CO3、NaNO3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 酚酞 B . 稀硫酸 C . 氯化镁溶液 D . 澄清石灰水
  • 15. 为验证鸡蛋壳的成分中含有碳酸盐,可以在鸡蛋壳碎片中(    )
    A . 加入水,若不能溶解,则有碳酸盐 B . 加入石灰水,若无现象,则有碳酸盐 C . 加入醋酸,若看到蛋壳表面有气泡,则有碳酸盐 D . 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碳酸盐
  • 16. 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

    药品

    硫磺

    镁条

    二氧化锰

    氧化铜

    硫酸铜

    碳酸钠

    该实验室新购了铜片和氯酸钾,应将它们分别放在药品柜(    )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④ C . ①和④ D . ①和②
  • 17. 下面是小明对“代谢与平衡”这一章知识点的整理,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活动 B . 各种动物捕食器官的结构与其食性和取食方式相适应 C . 血液具有输送氧气、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D . 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 18. 如图是一个指甲钳的示意图,其中的ABC可看作一根杠杆。在A点用力向下剪指甲时,对于杠杆ABC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把B点看作支点,则C点受到的力向下 B . 把C点看作支点,则B点受到的力向上 C . 把C点看作支点,杠杆是费力的 D . 把B或C点看作支点,杠杆都是省力的
  • 19. 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V40W”,乙标有“PZ220V25W”,比较它们工作时的亮度,正确的是(    )
    A . 甲一定比乙亮 B . 乙一定比甲亮 C . 都正常工作时,甲比乙亮 D . 都正常工作时,乙比甲亮
  • 20. 下面是制取ZnSO4的四种方法:

    ①Zn+H2SO4=ZnSO4+H2↑            ②ZnO+H2SO4=ZnSO4+H2O

    ③Zn(OH)2+H2SO4=ZnSO4+2H2O           

    ④ZnCO3+H2SO4=ZnSO4+H2O+CO2

    对这四个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中锌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B . 反应②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反应③能进行的条件是Zn(OH)2可溶于水 D . ③④都是复分解反应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 21. 下面是碳元素由“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盐”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CCO2H2CO3Na2CO3

    为了实现上述转化,①的化学式是 , ②的化学式可以是

  • 22. 人体的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总是沿着固定的方向流动,这是由于心脏中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 23. 用石灰乳[Ca(OH)2]粉刷墙壁后,若在室内烧一盆炭火,开始时墙面有出现,这个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几天后墙壁就变得又硬又白了。
  • 24. 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此时储存在肝脏内的糖原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25. 某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

    甲:CuCuSO4

    乙:CuCuOCuSO4

    丙:CuCu(NO3)2Cu(OH)2CuSO4

    请你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交流评价:

    1. (1) 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方案。
    2. (2)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但要从理论上考虑其可行性,在实际中还要考虑其合理性。最优的方案是 , 理由是
  • 26.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事实证据,再根据已知的物质性质,就可对某些未知物质做出推断。
    1. (1) 甲为紫黑色固体,若放入水中能溶解,水溶液呈紫红色;若加热该固体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甲物质是
    2. (2) 乙为钠盐,在其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乙物质是
  • 27. 某同学的家到学校本是一条平直的小路,爱思考的他作了这样的设想:要是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U”字形(如图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后,不用刹车也不用踩车,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请你简要说明:

    1. (1) 整个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为
    2. (2) 该同学的设想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理由是
  • 28.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F1所做的功W1和F2所做的功W2的关系是W1W2

  • 29. 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1) 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先用“×”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标示出来,再用笔画线帮助他改正过来。
    2. (2) 用正确的电路进行实验,在某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 30. (2017九上·乐清月考) 将一定量的稀HCl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为探究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以下实验:

    1. (1) 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2. (2) 他们选用了pH试纸、AgNO3溶液、Na2CO3溶液,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同学们得出猜想是正确。

    3. (3) 评价反思:反思发现在上表中的实验操作,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操作是;有同学对上表中的某一实验所得出结论也有异议,理由
  • 31. 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淀粉溶液15mL

    唾液4mL

    淀粉溶液15mL

    唾液4mL

    淀粉溶液15mL

    唾液4mL

    温度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 (1) 该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 (2) 小组同学从资料上看到,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酸性的影响会因人而异。为研究酸性对某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他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中加入15mL淀粉溶液、4mL唾液和2mL稀盐酸,在37℃的温度下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后发现溶液不变蓝。这一结果说明,在酸性环境下,该唾液淀粉酶
  • 32. 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在甲乙两只烧瓶内装满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细玻璃管,瓶内各装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后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1. (1) 装置中,烧瓶与玻璃管的组合,其作用相当于 , 由此可比较相同大小的电流通过阻值不同的两根电阻丝放热的多少。
    2. (2) 在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不需改变电路连接,只要在液面降回到原来高度后,减小变阻器的阻值,使前后两次实验的通电时间相等,通过观察比较就能作出定性的判断。
  • 33. 某同学为“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他把几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并使它们都能发光,各灯的规格及实验测得的电压、电流和观察到的灯泡亮度情况记录如下。(亮度情况:1表示最亮,6表示最暗)

    灯泡编号

    1

    2

    3

    4

    5

    6

    额定电压/V

    3

    3

    3

    2.5

    2.5

    2.5

    额定功率/W

    0.9

    1.2

    1.5

    0.6

    0.8

    1

    电压表示数/V

    3.2

    3

    2.5

    3

    2.5

    2

    电流表示数/A

    0.3

    0.4

    0.42

    0.28

    0.32

    0.32

    亮度情况

    3

    1

    2

    4

    5

    6

    1. (1) 根据实验结果,该同学认为灯泡发光时的亮度并不取决于额定功率的大小,请说出一条得出该判断的理由
    2. (2) 分析发现,编号5、6的灯泡实验时通过的电流相等但亮度不同;编号2、4及编号3、5的灯泡实验时的电压相等亮度也不同。因此,不能仅根据灯泡的实际电压或实际电流来判断灯泡发光时的亮度。通过计算发现,其越大,灯泡就越亮。
四、分析计算题(34题4分,35题8分,36题8分,共20分)
  • 34. 一些人为了保持好身材常通过节食来减肥。医学研究表明,过度节食,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1. (1) 某女孩长时间节食减肥,脸色苍白。下表是她验血报告的一部分数据: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值

      红细胞计数(RBC)

      3.9×1012个/升

      3.5×1012~5.5×1012个/升

      白细胞计数(WBC)

      9.5×109个/升

      5.0×109~10.0×109个/升

      血小板计数(PLT)

      1.7×1011个/升

      1.5×1011~3.5×1011个/升

      血红蛋白(Hb)

      65克/升

      110~160克/升

      验血发现,该女孩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症状。

    2. (2) 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除了通过呼吸作用供能外,还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后变成 , 吸收后,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物质。所以青少年过度节食会导致发育不良。
    3. (3) 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体内的等营养物质转化而来。肥胖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来控制能量的获得,通过增加来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 35.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所含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4g)

    组别编号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1. (1) 三位同学中,恰好完全反应是同学的实验,该实验中产生g氢气。
    2. (2)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6. 如图所示的重力灯可以把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使用时只需把重物举高到离地1.8米处,随着重物的缓缓下落,带动转子旋转,旋转产生的电能可供功率为0.1瓦的LED灯发光。(已知重物质量为20千克,g取10牛/千克)

    1. (1) 重物每被举高一次,人至少对重物做功多少焦?
    2. (2) 若重力做的功有50%转化为电能,要使该灯持续发光,则每隔多长时间要将重物从底部举高到顶部一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