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strong>&nbsp;<strong>最符合题目要求的。</strong>
  • 1. 相传,五帝之一的尧出于“方(违)命圮(同)族”的忧虑,本不同意让鲧去治水,但面对四岳(相 传为重臣羲和的四个儿子,分别在四方任职)、百姓的“强请”,尧也只能顺从。这说明,传说时 代末期的中国( )
    A . 君主权力尚未集中 B . 原始民主发挥功用 C . 尚贤观念深入人心 D . 神权干预部落决策
  • 2. 鲁隐公元年至九年(前722一前714年),周王三次派使臣聘问(表达遣使互通之意)鲁,而鲁 却一次也未参加天子朝聘;鲁桓公时期(前711一前694年),周王又三次聘鲁,而鲁君仍一次 也未去洛邑朝聘。这表明当时
    A . 宗法原则被抛弃 B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 分封制土崩瓦解 D . 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
  • 3. 表1为几个常见字的不同字体对照表。对其认识最合理的是,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重易

    中羊

    小篆

     

    隶书

    便

    楷书

     

    草书

       

    A . 兼顾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 B . 得益于统一 国家的政策激励 C . 承载民族记忆和理想人格 D . 寄托了文人学士的个性追求
  • 4. 南宋初年,衢州有地主在告诫后人时讲道,对待佃客应在其耕耘之际“有所假贷,少收其息”; 在水旱之年应“察其所亏,早为除减”;不可“有非时之役”,不可随意“增其岁入之租”。这反映 了当时
    A . 雇佣关系盛行 B . 土地兼并严重 C . 农业生产持续性受重视 D . 政府大量安置南迁移民
  • 5.  自嘉靖、万历起,社会开始出现赞扬商贾中之“儒者”的舆论,且日渐流行;“儒商”“儒贾”逐渐 成为以褒义为主的词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官场风气的恶化 B . 阳明心学的传播 C . 商人地位的提高 D . 商业发展的加快
  • 6.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地方官员将妈祖封号从“天妃”改为“天后”的奏请遭礼部否决; 乾隆初年,妈祖被正式加封为“天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天后”被列入国家祀典,地方 官须在春、秋两季致祭。乾隆帝的这些做法意在
    A . 防范地方性势力挟洋自重 B . 顺应海外贸易发展的潮流 C . 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D . 推动南北地域文化的融合
  • 7. 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并设立直属于巡警总厅的内城官医院,该医院既是统管 全国医疗机构的行政部门,同时也接诊北京内城的病患,并概不收费;1908年,清廷又参照西 方平民医院的模式增设外城官医院。这些做法有利于
    A . 全面引进西方的制度文明 B . 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C . 打消贫苦民众的就医顾虑 D . 促进中西医协调有序发展
  • 8. 下图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初,三类城市产业工人占比(左)和现代工业产值占比(右)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注:1代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六大沿海通商口岸,2代表南京、汉口、重庆三大沿江通商口岸,3 代表其他城市。

    A . 列强经济侵略开始向内地渗透 B . 国内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C . 中国的工人运动总体规模不大 D . 内地机器制造业进步明显
  • 9. 1945年3月,国民政府拟定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语普及计划”:中小学校 以国语为必修课,公职人员和教职人员应首先使用国语,限期逐步实施。这一计划
    A . 提高了国民党政治威望 B . 激励了台湾的抗日斗争 C . 旨在加快普及基础教育 D . 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 10. 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阶段年均净减少耕地规模(单位:万亩)。图中数据可用于解释当今中国(    )

     

    A . 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 B . 推广科学种田的成果 C . 城市化规模达到极限 D . 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
  • 11.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1世纪至15世纪,缅甸、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扶南(今 柬埔寨)、老挝、占婆(今越南)以及爪哇、巴厘、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的王国,大多曾以古印 度的《摩奴法典》为蓝本颁布过法律,或实施过该法典中的某些规定。这一现象反映了
    A . 印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 . 海外殖民运动的兴起 C . 东南亚进入奴隶社会 D . 中国朝贡贸易的衰落
  • 12. 1566年,荷兰等地(位于尼德兰北部)反对宗教压迫的群众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后,当地的渔 民、海员等自发依托近海的优势组建了一支游击军 ____ “海洋乞丐”。1572年,游击队成功 占领布里尔(重要港口城市);次年年底,荷兰等省召开联席会议,并自行推选出总督。这表明,尼德兰革命取得进展有赖于(    )
    A . 发达的海外贸易 B . 宗教改革的推行 C . 民主政治的建立 D . 群众的不懈斗争
  • 13.  有学者在论及19世纪初英国食品生产者广泛使用化学染料的问题时说:“一种食品或饮品 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人经手 ……在工业链条中,个人并不用直接面对消费者, 而原材料总是尽可能地被压到最低 …… ”这一论述(    )
    A . 体现了对科技进步的认同 B . 肯定了市场竞争的积极性 C . 揭示了社会分工的局限性 D . 剖析了餐饮业的暴利来源
  • 14. 下表所示为1962-1967年部分欧洲国家从美国购买(表中负数表示“对美国出售”)的黄金总量净值(单位:百万美元)。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年份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比利时

    63

    40

    83

     

    法国

    456

    518

    405

    884

    601

    意大利

       

    -200

    80

    60

    85

    西班牙

    146

    130

    32

    180

     

    黄金出售总量a

    446

    721

    654

    1472

    688

    152

    注;a表示美国对包括表中所列4国在内的全部国家出售黄金的总量。

    A . 美国经济霸权基础受到侵蚀 B . 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波动频繁 C .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名存实亡 D . 法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 15.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以来公共交通管理领域的若干史实。表中信息集中反映了近现代交通管理发展的(    )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率先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2014年2月起,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逐步推行车对车通信(V2V)技术和并制定相关法规

    A . 机械化 B . 智能化 C . 电气化 D . 法制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strong>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利(按现代义的“rights”)一词在西方是近代以后,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出现的。 中国古代没有权利的现代解,但就“得到法律认可并保护的利益”而言,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中 也是存在的,正如罗马法中没有权利一词,但古罗马人的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可以在罗马法 中表现出来。只不过,权利(现代义)在古代中华法系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司马迁历数各国各地、各行各业、各式各样追逐权利的情况后总结道:“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 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司马迁还说:“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尽椎埋去就, 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变化有概,故足术也。”其中 的“用文持之”的一种学术解释就是“用法律政令等文字方式维持下去”。

    ——摘编自方宇军《中国历史上的权利》

    材料二

    近代以降,民权一直被看作解决中国问题,打开中国枷锁的扣结。梁启超说:“君权日益 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政弱之根源”"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 权始”。孙中山创立了系统的民权理论,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民权主义”。新文化运动 后,民权观念日益强化,权利被当作一种新道德,人们甚至用道德的种种属性来评判权利。 但是,20世纪中国权利生长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总是处在矛 盾和反复之中”,难以落实。百年以来,国内民权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径: 一是传统文化中心主义,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对西方理论完全排斥;二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对 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三是文化改良主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材料三

    在现代国家,人们一般具有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公法权利指的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 的基本权利”。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以社会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为例:由于权利主体难以通过自由谈判、公平竞争和自我奋斗去实现,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日本学者大须贺明认为,社会权是与福利国家观相对应的基本人权,为此国家要积极干 预社会经济生活,保护和帮助弱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现代契约法已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某些权利从私法权利上升为公法权利的过 程,也是国家在私人领域积极作为的体现。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权利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华法系对“权利(现代义)"不够重视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权利观念的传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列举“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的 具体例证。
    4. (4) 《人权宣言》(1789年)宣称:“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 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权利观的认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对理性的信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运 作法则,更促使启蒙思想家去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爱德华 ·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被 称为启蒙运动的史学杰作。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这样评价吉本的研究:“从逐页的 注文可见,其征考的文献之广,辨析史事之勤,也就是讲求理性验证之严格,在19世纪西方 史学大兴史料研究之前,是难见其匹的。”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那种对史料的审慎批判态 度,直接影响了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并为其奠定了基础。启蒙思想家们对历史现象和历 史事件的理性批判态度,较为适当客观的评判原则,促进了历史学朝科学化迈进。

    ——摘编自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研究:以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中心》

    材料二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以“历史进步”的观念完全颠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循环论。然 而对“历史进步”的信仰在20世纪初受到了挑战,理性的历史研究并没能阻止非理性的世界 大战。二战后,人们愈发意识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科学 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生产力提升、强化了人对自然的控制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 题;冷战造成了人类生存危机、人文精神失落等问题;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促使精神文化的生 产进入普通的商品生产的轨道;世界范围内各种反叛的革命激情高涨。后现代主义史学从 历史著述的形式、概念和原理中来审视现代历史学。詹京斯在《历史的再思考》中把历史学 家的著作看成历史学家本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所包容的故事编集。

    ——摘编自刘华初《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理论与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史学理论革新的关系的认识。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7月)

    1960— 1969年

    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1968年年底)

    1970— 1979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

    1980— 1989年

    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法定教师节确立(1985年1月)

    1990— 1999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香港回归(1997年7月);1998年抗洪 抢险(1998年夏)

    2000—2009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10月);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05年8月)

    2010—2019年

    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2013年6月);“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2015年4月);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2017年5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10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上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任选一个阶段,围绕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或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阶段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 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