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大沥镇2023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strong>
  • 1. (2021·蜀山模拟) 下列各项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A . 甲醛 B . 汽油 C . 浓硫酸 D . 烧碱
  • 2. 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 大量烧煤,以解决能源问题 B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 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 3. (2018九上·安图期中) 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 .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 4. (2017·兴庆模拟) 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CO、CO2都具有还原性 B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 . 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D .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5. 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   ——钠离子 B . NaCl——1个氯化钠分子 C . 3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 D . H2——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 6. 中国梦·小康梦。下图是我县标志性道路“中都南门大街”共有双向4车道和两个宽两米的绿化带,行车道路总宽度36米,整个大街南5公里设有两排风能光能一体节能照明系统,十分宏伟壮观。关于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 B . 灯泡中填充氮气做保护气 C . 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 . 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 7. 下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镁的金属元素 B . 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 . 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变成Mg+2
  • 8. 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 .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 C .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左盘上 D . 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 9.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或冲厕所 B . 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因此我们都应爱惜水、保护水 C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绝对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D . 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通过红热的碳

             

             

    通入氧气点燃,烧掉

             

             溶液

    稀盐酸

    加入粉末,过滤

             

             

    碳粉

    高温加热,使碳粉转化为

    A . B . C . D .
  • 11. 茶叶里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酸,单宁酸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尤其对杀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所以患脚气的人,每晚将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日久便会不药而愈。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 ,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3个原子构成 B . 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C .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 . 它是一种氧化物
  • 12. (2019九上·思明期中) 下表是一些同学为完成某一任务采用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任务

    方案

    A

    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小

    用燃着的木条

    B

    除去密闭容器内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利用木炭的燃烧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观察它们的颜色

    D

    探究氢气的可燃性

    点燃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

      

    A . 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14. (2022·三门峡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D .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15.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 .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B .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C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D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二、填空题</strong>
  • 16.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图1中出现“蓝色火焰”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图2相互刻划,得出的结论是
    3. (3) 图3该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设计不合理之处是:
    4. (4) 图4中沼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17. 核电荷数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号与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 (2) 在第三周期横行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3. (3) 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阴离子
  • 18. 温州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 (1) 用下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的名称为

    2. (2) 海水晒盐过程中,还能得到氯化镁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获得镁和氯气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腌制咸鸭蛋需要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现要配制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水,需氯化钠千克.
三、综合应用题
  • 19. 小路同学欲探究实验室制CO2后某剩余废液的成分组成,其实验步骤及对应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图中的实验现象,可推知该剩余废液中的溶质组成为(填序号)。

      A 只有 CaCl2    B CaCl2 和 HCl    C CaCl2 和 CaCO3

    2. (2) 写出步骤中产生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操作的名称为
    4. (4) 操作③中,用 pH 试纸粗略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是
    5. (5)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该剩余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四、实验题
  • 20.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后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装置的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的缘故。

    4. (4)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这种收集方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 (5) 图是化学中的多功能瓶,可以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端进氧气。

      ②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端接氧气钢瓶。

    6. (6)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1.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1. (1) 【进行实验一】   

      实验组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绿色沉淀

      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 (2)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BaCl2溶液和含有SO42-的溶液反应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进行实验二】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解释与结论】

      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

    3. (3) 步骤④中的稀盐酸能否用稀硫酸代替?
    4. (4) 步骤⑤滴加的试剂是
    5. (5) 【反思与评价】

      甲组同学在本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下列实验:

      ①过滤,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

      ②滴加,沉淀颜色变为蓝绿色

      ③重复实验二中的步骤①~⑤

      经实验验证,氢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组同学认为在自己组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滴加,可以将碱式硫酸铜转变为氢氧化铜。通过实验,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6. (6) 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