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小鹏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总负责人,向同学们发出了“家之风”的活动邀请。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史铁生的母亲用(jué)别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莫怀戚从家庭的散步中让儿子懂得了咄逼人并不可取,解决分(qí)的最佳方法是体谅;泰戈尔感受着母亲毫不惜的爱,一定也会教育出充满爱的孩子……

    你从你的父母那里学到了什么呢?

    我校即将开展“寻访家文化”综合性活动,欢迎大家将自己的家风故事编撰成文,投稿到701班小鹏处,截止时间为11月8日。

    小鹏

    10月19日

    请帮助小鹏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jué)

    分(qí)

    咄逼人(A.duō  B.chuò)

    惜(A.1ì  B.lìn)

二、选择题
  • 2. 小鲲的父亲是著名的家学大师,学校本来想请他来为同学们开展讲座,但他正出差在外,无法参加。以下是小鲲的书面说明,请选择正确的选项进行完善。

    ____收到学校的邀请,不胜感激,但他因出差在外,无法参加,敬请谅解。

    A . 令尊 B . 家父 C . 家慈 D . 令郎
  • 3. 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句子(   )
    A . 父亲的演出现场人声鼎沸 , 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好像是怕打扰到他。 B . 我的父亲勤学好问,遇到难题总是不求甚解 , 非搞清楚不可。 C . 几日前便已获知今日父亲会回家,今天他的到来真令我喜出望外 D . 每个家庭都希望它的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 4. 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 ①④②③⑤ B . ①③④②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④②⑤③①
三、情景默写
  • 5. 以下是一篇关于“家之风”的来稿,请你帮忙完善。

    我们家是“诗歌之家”,父母从小教导我要从诗歌中汲取精神力量。我从诗歌中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我从曹操的“,若出其里”感受到他宽广的胸襟,从陆游的“,尚思为国戍轮台”感受到他的爱国之心,从谭嗣同的“,山入潼关不解平”感受到他的少年志气。我从诗歌中学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告诉我,学习和思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刘禹锡告诉我,不要因为秋天而悲伤,要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胸襟。我从诗歌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作者)的“乡书何处达?”,抒发了浓厚的之情。诗风、诗情的传承于我而言就是家风的传承。

四、选择题
  • 6. 701班决定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关于家风的对联,下列几副弘扬优秀家风的对联中,哪一副最合适?(   )
    A . 上联:喜迎新年春满人间  下联:百花吐艳福临小院 B . 上联:山经春雨清如洗  下联:柳坐东风翠欲流。 C . 上联:家传美德传家久  下联:世继家风继世长 D . 上联:读书少,便是低天分  下联: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五、现代文阅读
  • 7. 有亲情为家,有幸福感为庭,请你参加“家之情”活动,完成下面的现代文阅读。

    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 , 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合欢在哪里呢?

    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漓,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

    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⑧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注释】①史铁生的《合欢树》是其怀念母亲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的照顾、鼓励,直到三十岁成名以后,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缅怀。

    1. (1) 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关于亲情的作品,请选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
      A .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 .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C .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由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文言志人散文集。 D .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2. (2) 阅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思路,补全下面的表格。                                                                                                                                                                                   

      时间

      事件

      情感

      九岁

      欢喜

      又五年

      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

      在羊城遇见合欢花

      茫然

      “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

    3. (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朗读卡片                                        

      朗读卡1

      ①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

      朗读设计:读这句话的语速要慢,“雾一般”重读,“丝丝缕缕”、“清甜”可稍做停顿,突出合欢淡雅悠长的芬芳,读出作者欣喜陶醉的语气,表达了其对合欢的喜爱之情。

      朗读卡2

      ②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从语速、语气、停连和重音中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设计)

      朗读设计:

    4. (4) 小文中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划线处用了相同的笔墨写母亲的头发与脸颊,能否删去一处?请从文章内容、结构与作者情感的角度加以分析。
    5. (5) 小鹏推荐本文为七上第二单元的展阅读材,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单元导语与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单元目录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散步/莫怀戚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

六、名著阅读
  • 8. “寻访家文化”活动开展后,小鲲和小鹏有如下对话,请你完成。
    1. (1) 我发现唐僧师徒四人不同的性格正代表了四类不同的家长: A.任劳任怨 B.乐观开明 C.勇敢果断 D.温柔敦厚。沙僧在西行路上默默无闻地保护师父,照顾师兄,他正如型的家长。

      我懂你的意思了,像唐僧就属于型家长,猪八戒属于

    2. (2) 我还发现,孙悟空在与西游“大家庭”的相处中,慢慢实现了心灵的成长,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是的,在(A.索宝水晶宫——三借芭蕉扇  B.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就表现出了性格的成长变化:。(任选其一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 9.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家庭、家教和家风,多次在讲话中谈及家风,如:“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及子、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人民网

    材料二: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犹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个人和家庭层面说,家风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浸润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灵,对家庭中每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都有深刻影响;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国风的基础。

    ——《光明日报》

    材料三:

                                                                                                                                                    

    篇目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明白“我”对《山海经》的渴望后仍费心为我买来。阿长保护了“我”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正统读物”之外,儿童对广阔、丰富、生动的精神生活有强烈的渴求和无限的向往,儿童教育要遵从儿童这样的心理,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五猖会》

    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____

    《二十四孝图》

    ____

    1. (1) 请依据材料三的示例,在《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补全鲁迅所阐释的儿童教育观。
    2. (2) 阅读材料一、二,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试着给父母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家风”的想法与感悟。(100字左右)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好!

      身体健康!

      小鹏

      2022年11月9日

八、对比阅读
  • 10. 寻找家文化,做明理之人,请你完成“家之理”活动。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绳绳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释】①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②馆:房舍建筑的通称,这里指家。③绳绳(mǐn mǐn):绵延不绝。

    1. (1) 解释加点词。

      ①尊君在  

      日中  

      ③相而去  

    2. (2) 下列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安得此金——联系上下文田母说的话,可推测“安”是“怎么”的意思。 B . 非吾所欲也——联想到“随心所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可推断“欲”的意思为“想要,希望”。 C . 子其去之——回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舍去”,推知“去”意为“离开”。 D . 王贤其母,说其义——查词典后发现有以下几种意思:①“陈述,解说”②“同‘悦’,喜欢、高兴”③“劝说”等。判断“说”的解释为“同‘悦’,喜欢、高兴”。
    3. (3)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5. (5) “百善孝为先”。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九、作文
  • 11. 半命题作文

    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⑵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⑶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