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28</strong>小题,共<strong>56.0</strong>分)
  • 1. (2022七上·黄冈月考)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
    A . 会制作工具 B . 有爱美意识 C . 懂得人工取火 D . 掌握磨光技术
  • 2. (2020七上·德庆月考)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C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 3.  半坡遗址中,考古发掘出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和陶窑遗址6座。据此推断,半坡居民(  )
    A . 用打制石器 B . 能保存火种 C . 会种植水稻 D . 过定居生活
  • 4. (2023九上·云枫开学考)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 .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 5. (2019·厦门模拟) “全球华人,同根同源,不忘初祖,爱我中华”,这是2019年3月“中华民族万姓先祖报恩祭祖活动”的一段祭文。祭文中“初祖”是指(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炎帝、黄帝 D . 尧、舜、禹
  • 6. (2019·滨州)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7. (2021·齐齐哈尔)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 8.  在商朝,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到了西周,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据此判断,此时青铜器的功能是(  )
    A . 食器 B . 酒器 C . 礼器 D . 兵器
  • 9. (2021七上·湖北期中)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注:劓、刖均为古代的酷刑)

    A . 政治状况 B . 经济发展 C . 科技进步 D . 军队建设
  • 10.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西周 D . 商朝
  • 11.  一位同学收集到图1-3,它们共同反映的是(  )
    A .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争霸 B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C . 秦国变法后实现国富兵强 D . 战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12.  战国时期七雄纷争,观察战国形势图,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燕、齐、楚、秦
    B . 楚、燕、齐、秦
    C . 齐、秦、楚、燕
    D . 燕、齐、秦、楚
  • 13. (2020·聊城)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 . 颂扬汤武功德 B . 批评商朝暴政 C . 强调以礼治国 D . 宣扬变法图强
  • 14. (2019·泰安模拟)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
    A . 大运河 B . 郑国渠 C . 都江堰 D . 灵渠
  • 15.  如图是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寓意理解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它诠释的哲学观点出自的著作是(  )

    A . 《道德经》 B . 《论语》 C . 《孟子》 D . 《墨子》
  • 16.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的主要观点是(  )
    A . 兼爱、非攻 B . 仁者爱人 C . 民贵君轻 D . 以法治国
  • 17. (2022·北京)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 商靹变法的背景 C .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 秦朝统一的意义
  • 18.  公元前221年,李斯等人建议秦王“自称‘朕’,改‘令’为‘诏’”。其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首个王朝 B . 促进经济交流 C . 彰显皇权独尊 D . 实现文化一统
  • 19. (2022·包头) 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
    A .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 .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 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D . 统一六国的需要
  • 20.  如图的邮票内容取自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实物照片。两辆铜车马的等级、用途、规制不同,但它们的车轮结构、大小基本一致。其印证了秦朝推行的措施是(  )
    A . 统一思想 B . 统一货币 C . 统一度量衡 D . 统一车轨
  • 21.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一现象体现的秦朝暴政是(  )
    A . 赋税沉重 B . 社会治安混乱 C . 法律非常严苛 D . 法制观念淡薄
  • 22.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地点是(  )
    A . B . 大泽乡 C . 巨鹿 D . 荥阳
  • 23.  《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统理中国”指的是(  )
    A . 秦始皇统一全国 B . 汉高祖建立西汉 C . 汉景帝文景之治 D . 汉武帝巩固统一
  • 24.  “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  )
    A . 西汉的建立 B . 刘邦的统治 C . 文景之治 D . 汉武帝大一统
  • 25. (2020·广西)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 统一货币 B . 轻徭薄赋 C . 平抑物价 D . 盐铁专卖
  • 26.  《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儒家,虽不成一宗教,而其为中国人信崇,上自政府,下达民间,一致不异。”这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推恩令” D . 盐铁专卖
  • 27.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卫、霍二人相同的“立功”是(  )
    A . 独尊儒术 B . 平定叛乱 C . 北击匈奴 D . 修筑长城
  • 28. (2022·江西)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
    A . 废除了郡县制度 B . 增强了地方势力 C . 导致了西汉灭亡 D . 削弱了诸侯实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strong>4</strong>小题,共<strong>44.0</strong>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战国大国竞争中,秦国处于不利地位,迫使秦国发奋图强,迅速改革……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诸侯不尊重秦国),丑莫大焉”,决心承继父业,革新图强,选拔人才,下令招贤……商鞅在此情况下开始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改革运动。 
    ——摘编自艾光国《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1. (1)  根据材料指出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
    2. (2)  小历同学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因为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以及军事征服,从而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系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2002年6月,在湖南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属秦朝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涉及秦的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 
    ——摘编自《湖南里耶秦简》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如图所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统治地方的基本形式。
    2. (2)  史料类型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简属所属的史料类型,并说明材料反映的秦朝实行的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上述制度和措施的相同作用。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器腹内璧铸文“后母戊”。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需300多人同时工作,采用“泥范铸造法”。 
    ——余琦《中华青铜之最—司母戊鼎》
    材料二: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诗》《书》《乐》《易》《礼》《春秋》等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三:琅琊刻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刻石之一(见图),其刻于秦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出该青铜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判断琅琊刻石上文字字体,并说明秦朝将该字体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的意义。
    4.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 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秦朝建立的时间。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