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10-17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
  • 1. (2022·福建) 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蚯蚓是线形动物 B . 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C . 蚯蚓属于分解者 D . 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 2. (2018·广州)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 . 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 . 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 .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 3. 右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家兔    蝗虫    家鸽    蚯蚓 B . 家兔    家鸽    蝗虫    蚯蚓 C . 家鸽    蝗虫    蚯蚓    家兔 D . 蚯蚓    家鸽    蝗虫    家兔
  • 4. 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蜈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 . 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 . 蜈蚣属于昆虫 D . 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 5. (2022·江西) 2022年4月,23万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被放入长江。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的主要特征有(   )

    ①生活在水中

    ②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③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体温恒定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6. (2021八上·封开期末) 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 . 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 . 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 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 7. (2022·临沂)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B .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C .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 . 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 8.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9. 当你做一个动作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是( )
    A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 .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 11. (2022·赤峰) 下列图片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⑤⑥ D . ④⑤⑥
  • 12. (2022·营口) 某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入团仪式,共青团新团员进行入团宣誓。当新团员举起右手做屈肘动作宣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B . 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 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囊有关 D . 只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与关节参与
  • 13. (2022·葫芦岛) 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关节是由①和④两部分组成的 B . ②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 C . ③是关节囊,内有滑液 D . ⑤关节头,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14. 某草场为保护牛羊而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维持生态平衡
  • 15. (2018·广州) 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酿酒时要常开盖,以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 .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 .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给患者大量使用 D . 腌肉能保存较长时间,是由于腌肉上的盐分多,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 16.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作用是( )
    A . 参与物质循环 B .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 . 与动植物体共生 D . 前三项都对
  • 17. (2019·广州) 下列有关食物腐败和食物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B . 保存食物时超量添加食物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C . 冷藏食物能延长保质时间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 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18. (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 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 .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 . 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 . 某些病毒可被减毒后制成疫苗
  • 19. 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中没有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成形的细胞核
  • 20. (2019八上·垦利期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 . 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 B .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 C . 用黏蝇纸捕捉苍蝇 D . 瓢虫捕食蚜虫
  • 21. (2022·福建) 2022年5月1日起,我国多个海域全面进入休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洋鱼类与非生物部分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 B . 过度捕捞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 . 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D . 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
  • 22. (2022·邵阳) 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 哺乳纲 B . 犬科 C . 食肉目 D . 犬属
  • 23. (2018·广州)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全面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 . 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 . 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 24. (2017·威海) 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 .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 .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 25. (2017八·海淀会考)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⑤
  • 26. (2019八下·茂名期中)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  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 27. 通过人细胞中的DNA对比可以进行亲子鉴定,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 )
    A . 成熟的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 28. (2018·广州)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 . 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 .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 . 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 .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 29. (2023七上·黄埔期末) 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的做法是( )
    A . 骑自行车出行 B . 节约用电 C . 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D . 植树造林
  • 30. (2023七上·黄埔期末)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 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 . 植物←青虫←燕子 C . 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 . 植物→青虫→燕子
  • 31. (2023七上·黄埔期末) 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雨露滋润禾苗壮 B . 春来江水绿如蓝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32. (2023七上·黄埔期末) 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下层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环境的总和 D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 33. (2023七上·黄埔期末)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带的植物体有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B . 苔藓植物被称为开路先锋,所以苔藓的生长和繁殖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C . 蕨类有根、茎、叶三大器官,并且各器官有输导组织,所以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生活 D .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是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用种子繁殖后代
  • 34. (2018·广州) 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A . 侏儒症 B . 巨人症 C . 夜盲症 D . 糖尿病
  • 35. (2019·广州) 白云山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被称为广州的“市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 .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 C .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一天中任何时候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 36.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为病毒、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图甲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该生物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内才有生命活动。
    2. (2) 乙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变成(填“芽孢”或“荚膜”)来度过不良环境。
    3. (3) 图丙区别于图乙最显著的特征是有真正的。图甲、乙和丙三种生物的营养方式都属于(填“自养”或“异养”)
  • 37. 图示五种常见动物,请回答问题:

    1. (1) A身体分为头、胸、三部分,它的体表有,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 (2) 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和C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用来进行呼吸的鳃、肺和皮肤里都具有丰富的
    3. (3) E与D相比,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和
    4. (4) 依据动物有无脊柱,可将B、C、D、E归为一类。除这种归类方法外,你还可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图中五种动物中归为恒温动物。
  • 38. 阅读以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时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勉励大家做好长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资料三: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 (1) 长江流域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主,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2. (2) 大会会标元素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措施是
    3. (3) 我国生态系统多样,除资料中提到的淡水生态系统外还包括了哪些生态系统?(请同学们列举两种)。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
  • 39.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2. (2) 如果人们大量捕捉啄木鸟,则数量会大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3. (3) 大树等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图中②所示为动、植物的作用,其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 40. “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该药物对人体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组

    对照组

    健康小鼠

    10只

    10只

    喂饲次数及剂量

    每天喂药1次,0.3毫升

    每天喂蒸馏水1次,×毫升

    观察时间

    14天

    14天

    实验现象

    无不良反应

    无不良反应

    1. (1) 该实验的变量为    ,表格中的“x”应为毫升。
    2. (2)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3. (3) 长型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属于(填“细菌”或“真菌”)。这三种菌与人类的关系是(填“寄生”或“共生”)。
    4. (4) 为保证“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____。
      A . 抗生素 B . 钙片 C . 维生素 D . 抗病毒药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