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国共合作...

更新时间:2023-11-17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strong>
  • 1. 近年来国共两党交流增多、互信加深。历史上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A . 南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解放战争
  • 2.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里的“国民政府”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 北洋军阀政府 C . 南京国民政府 D . 伪满洲国
  • 3. 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 . 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 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 . 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 4. 我们说,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对于这个“初步胜利”理解准确的是:( )
    A .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 . 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C . 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由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D .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 5. (2019·珠海模拟) 与如图所示,属于发行公债支持的对象是(    )

    A . 秋收起义 B . 黄埔军校 C . 二次革命 D . 武昌起义
  • 6.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下列对近代中国政权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清政府②南京国民政府③南京临时政府④北洋政府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②①④
  • 7.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框中的内容是他们收集到的资源。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歌曲:国民革命军军歌

    照片:《北伐誓师大会》

    文献:《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A . 国共第一次合作 B . 国共十年内战 C . 全民族抗日战争 D . 人民解放战争
  • 8.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
    A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 . 皇姑屯事件 C . 张学良在东北”改易旗帜” D . 宁汉合流
  • 9. 继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大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但中国却又一次与实现政治民主擦肩而过。其原因是( )
    A . 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B . 共产党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C . 张作霖依然控制东北地区 D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10. 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 . 创建了同盟会 B . 领导辛交革命 C . 进行国共合作 D . 进行国内战争
  • 11. (2023八下·台江开学考)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最强音。1926年,时代的最强音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打倒军阀,除列强 C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D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2. 如下所示歌谣反映了( )                                 

    打倒军阀闹革命,目标吴孙张作霖。

    主攻湖南和湖北,转战江西和江苏。

    叶挺率领独立团,连克两桥传佳音。

    A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D .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宁
  • 13.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护国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4. (2017八下·邢台月考) 有人评价他:“黄埔任教,激扬文字培育革命英才;转战南北,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国际舞台,不卑不亢重塑大国形象;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愧人民公仆。”他是(    )

    A . 孙中山 B . 蒋介石 C . 毛泽东 D . 周恩来
  • 15. 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
    A .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 .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 . 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二、综合题</strong>
  • 16.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 17. 请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国民党一大是在何地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 (2) 图二所示陆军军官学校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学校?谁任该校政治部主任?谁是校长?
    3. (3) 两党合作后进行了什么战争?两党合作的国民革命最终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